姜秀莉

【摘 要】 目的:闡述心胸外科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輔以護理干預的過程,并探究對患者康復的作用。方法:2019年1月-12月抽取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經手術治療患者87歲,將其劃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強化護理干預,比較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血氧飽和度指標(96.78±2.15)%高于對照組,而拔管用時(3.96±1.12)d、住院總時長(8.98±2.06)d則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出現并發癥的總概率相較對照組更低(p<0.05)。結論:心胸外科患者經手術治療期間強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適宜應用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心胸外科手術;康復效果
心胸外科是醫院重要科室之一,其中手術是其較為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措施,然而因手術時長、創口等因素容易導致患者呼吸功能受損,引發術后肺不張、呼吸感染等并發癥,降低康復質量[1]。因此,做好患者護理工作至關重要。本文以2019.1-2019.12我院心胸外科收治87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為例,簡要闡述護理干預的相應方法及作用,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研究對象抽選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經手術治療患者87歲,將其劃分為兩組,對照組共計病患43例,其中男患28例,女患15例,年齡最低者23歲,最高者76歲,平均年齡(43.1±1.7)歲。觀察組總計病患44例,其中男患29例,女患15例,年齡最低者24歲,最高者77歲,平均年齡(43.3±1.6)歲。比對所示,兩組患者基本信息相似性較高(p>0.05),與研究所需相吻合。
1.2方法
對照組輔以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協助患者于術前做好準備工作,術后定時巡查其病情變化,處理好并發癥等。
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強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為:
首先,在患者入院后主動與其進行交流,在記錄基本信息、評估疾病狀態的同時需開展健康宣教工作,為其普及心胸外科手術相關知識,并糾正患者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叮囑其必須禁酒戒酒,嚴格遵照護理人員要求修養。其次,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經濟狀況,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說明術后疼痛的緩解方法,必要時可選擇手術成功案例現身說法,提高患者對心胸外科手術的信心。另外,對于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者可為其提供申請捐款的途徑,側面緩解心理壓力。第三,指導患者開展術后床上體位訓練,包括仰臥、半臥等體位,同時開展這些體位下的呼吸功能訓練。以腹式呼吸為主,將雙手置于上腹部,用鼻腔吸氣、口腔呼氣,吸氣時要注意雙手感到上腹部隆起,呼氣時則變為內斂,呼吸頻率要更加均勻,但呼氣的時長要為吸氣的2倍左右[2]。還可鍛煉縮唇呼吸法,即將口唇收縮只留一條縫隙,然后以鼻腔吸氣、口腔呼氣,并要求呼氣時可將距離20cm左右的火苗吹的傾斜為止,以快速提高其呼吸功能。第四,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在每次咳痰前均需深呼吸,并在緊閉聲門的前提下利用膈肌增加胸內壓強,雙肩肌肉快速收緊,快速咳嗽時瞬間打開聲門,要求咳嗽時短促且快。指導患者反復練習,直至其掌握正確竅門為止。第五,在手術結束后需嚴密監測患者的心肺功能,在人工給氧時必須注意濕化后吸入,在補充氧氣的同時也可起到化痰的作用。術后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各類不適癥狀的必然性和緩解方式,以增加其康復的自信心。同時根據術前學習的呼吸方式鍛煉肺部功能,根據術后恢復時間逐漸增加每天鍛煉的頻率時時間。鼓勵其正確進行排痰訓練,但咳嗽過程中需用同側或雙側手掌護住創口,且在咳嗽時指導家屬上當輕叩背部輔助。如自主咳痰無法有效開展,則需為其提供霧化吸入治療,以藥物加快痰液軟化。另外還需叮囑患者每日多飲用溫開水,提高化痰效率,同時注意飲食健康,禁止食用或飲用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飲料等,并指導其進行床上排便訓練,保持大便通暢性。
1.3觀察指標
記錄比對兩組患者術后相應臨床指標,涉及內容包括:血氧飽和度指標、拔管時間、住院總時長等。另外整理分析各組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類型,計算總發生概率。
1.4統計學分析
整合研究所得結果,以SPSS19.0軟件處理分析,以p<0.05形式表示數據差異問題。
2 結果
2.1臨床相關指標記錄比對
觀察組術后血樣飽和度監測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其拔管時間、住院總時長等相較對照組較短(p<0.05),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類型及概率比對
觀察組僅1例患者出現切口疼痛情況,發生率為2.27%,對照組患者術后4例患者主訴切口疼痛,3例患者出現呼吸感染情況,1例患者出現肺不張問題,總發生概率為18.60%,(x2=7.62,p<0.05)。
3 討論
心胸外科手術由于切口長度較長、深度較大,會對胸腔內組織造成明顯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是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導致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因此,在圍術期必須開展更加完善的護理干預工作,手術前以預防性護理和鍛煉為主,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預、呼吸功能鍛煉、咳痰鍛煉等[3]。術后護理則需進一步加強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同時指導患者根據術前練習的各類鍛煉方法實施肺部功能鍛煉,要求呼吸功能和咳痰鍛煉隨著其病情恢復逐漸增加,以加快恢復速度。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人工干預,例如患者呼吸不暢時給予濕化人工給氧,咳痰障礙時給予藥物霧化吸入護理等,以確?;颊咴诙虝r間內快速恢復。
參考文獻
[1] 徐遙.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評價[J].糖尿病天地,2018,15(10):218-219.
[2] 趙嵐.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7,23(4):37-38.
[3] 蘇曉燕,張俞,蔡巖.探討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康復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