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無縫隙護理在社區兒童計劃免疫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選觀察組(n=48)研究對象為2019年1月-9月來我院接種疫苗的兒童,對照組(n=48)觀察對象為2018年7月-12月來我院接種疫苗的兒童。對照組實施常規預防接種護理措施,觀察組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兒童接種疫苗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家長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兒童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17% VS 18.75%),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兒童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00% VS 83.33%),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無縫隙護理可以顯著降低社區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兒童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臨床大力推廣的價值較高。
【關鍵詞】無縫隙護理;社區;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滿意度
預防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預防接種是指依照相關疾病預防控制規劃以及疫苗使用情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為接種對象實施接種疫苗的操作,以提高人群總體免疫水平,減少傳染病的發生[1]。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護理服務的要求逐漸提高,因此,在兒童接種疫苗時應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及醫患糾紛的發生。本文觀察分析了無縫隙護理在社區兒童計劃免疫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現將本次研究的結果匯總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觀察組(n=48)研究對象為2019年1月-9月來我院接種疫苗的兒童,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年齡(3.18±0.54)歲。對照組(n=48)觀察對象為2018年7月-12月來我院接種疫苗的兒童,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年齡(3.09±0.59)歲。兩組兒童的基本資料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兩組之間的比較及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預防接種護理措施,具體包括:①兒童母親在產后復查時,由護理人員向其發放《預防接種告知通知書》,指導其仔細閱讀,簽字后收回。②來我院接種疫苗前,指導并協助接種兒童擺放好體位。③將觀察室按照游樂場的樣式布置,增加娛樂設施,張貼接種疫苗相關知識的海報。
觀察組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措施:①兒童母親在產后復查時,護理人員向其發放接種疫苗知識宣傳單及溫馨提示卡片,提高其相關知識認知度。告知其兒童在接種疫苗前7天內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時,不應接種疫苗,并向醫生預約接種時間。告知兒童家長,在兒童接種疫苗前30min內不能空腹。②在兒童來社區進行接種疫苗時,應對兒童進行登記,注射前仔細詢問有無預防接種的相關禁忌證,以減少接種疫苗異常反應的發生。③在注射室、觀察室醒目處張貼接種疫苗相關注意事項宣傳畫,在注射室內放置玩具,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以免其在接種時嚴重哭鬧。④告知兒童家長在兒童接種疫苗后密切觀察其情況,尤其是有無體溫升高現象,接種當天不要洗澡,以免接種部位發生感染。接種疫苗后出現38.5℃以下的發熱以及注射部位紅腫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需密切觀察,如兒童強烈哭鬧或是精神不振,應盡快就醫[2]。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主要包括腹瀉、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等。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分為以下3個等級:非常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以非常滿意與基本滿意所占比例之和計算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中的x2檢驗、t檢驗進行處理分析,檢驗水準采用0.05。
2 結果
2.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兒童出現發熱1例(2.08%),腹瀉1例(2.0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7%(2/48);對照組兒童出現發熱4例(8.33%),惡心嘔吐1例(2.08%),腹瀉4例(8.33%),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75%(9/48);觀察組兒童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兒童家長非常滿意33例(68.75%),基本滿意15例(31.25%),不滿意0例(0),滿意度為100.00%(48/48);對照組兒童家長非常滿意26例(54.17%),基本滿意14例(29.17%),不滿意8例(16.67%),滿意度為83.33%(40/48);觀察組兒童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預防接種是為了幫助健康人獲得特異性免疫,在接種人不會發病的前提下,將疫苗接種入其體內,使其獲得相應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由于兒童發育尚未完善,配合能力也較差,因此,在接種疫苗后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比如發熱、腹瀉、惡心嘔吐及局部紅腫硬結等,不僅可以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還可能發生醫患糾紛,影響疫苗接種率[3]。因此,在接種疫苗時,應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減少接種疫苗異常反應發生率。無縫隙護理是一種連續的、專業科學的護理模式,它將護理服務應用于整個疫苗接種的全過程,從而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兒童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17% VS 18.75%);觀察組兒童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00% VS 83.33%)。綜上所述,無縫隙護理可以顯著降低社區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兒童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臨床大力推廣的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王華巧.無縫隙護理管理在社區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1):78.
[2] 鄭少清.規范化接種護理管理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23):89-91.
[3] 馬國珍,成守珍,陳瑛,等.無縫隙護理管理在社區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76-78.
[4] 丁佳琳.無縫隙護理管理在社區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6):215-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