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巍



【摘 要】目的:探析罌粟堿聯合護理預防斷指再植術后血管痙攣的療效。方法:在我院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中選取64例,隨機均衡分為兩組,每組32例,將護理和治療常規方法給予對照組,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聯合罌粟堿、護理干預,對比干預的效果。結果:術后 1d、3d、7d疼痛程度、術后7d功能恢復、心理支持、生活質量評分、斷指再植成功的幾率、血管栓塞、血管痙攣發生的幾率對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結論:聯合罌粟堿、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斷指再植術后血管痙攣的發生,可緩解患者疼痛,提升手術成功幾率。
【關鍵詞】罌粟堿;護理干預;斷指再植術;血管痙攣
借助光學顯微鏡接合斷離指體的組織,即為斷指再植術。血管吻合術、皮膚、神經、骨的整復術需執行在徹底清創后。血管接通與否為斷指再植成功與否的關鍵。術后血管若發生痙攣,極易引發再植術失敗,因而預防血管痙攣尤為關鍵。本文在我院近兩年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中選取64例,將罌粟堿給予再植術后的患者,同時給予目的性明確的護理干預,經證實療效確切,現詳細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在我院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中選取64例,納入時間為2017年6月~2019年6月,隨機均衡分為兩組,每組32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23~53歲,平均(34.62±7.21)歲;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25~50歲,平均(35.23±5.27)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統計學無意義(P>0.05),
1.2方法
治療措施。將常規治療給予對照組,包括抗感染、抗炎治療等。
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罌粟堿(哈爾濱醫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262,規格:30mg),每次30mg,給藥方式為肌肉注射,8h注射一次。兩組患者均接受7d不間斷治療。
干預措施。將護理常規方法給予對照組,包括常規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觀察組選組護理干預,有效預防血管痙攣的發生,干預內容包括:將適宜的環境提供給患者,防止患者機能受不良刺激發生失調進而引發血管痙攣。針對性疏導其心理,使其疑惑消除,使患者心態積極、樂觀,對恢復十分有利。干預輸液,以患者身體實際變化為依據,干預其輸液,輸液溫度須與室溫接近。
1.3觀察指標
(1)以VAS(視覺模擬評分)評估術后1d、3d、7d患者疼痛情況,分數越低,疼痛越輕。
(2)評價滿意度。以調查問卷形式調查滿意度情況,5分滿,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對應分值為1分~5分,項目涵蓋了功能恢復、心理支持、生活質量[1]。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18.0對數據展開分析,以(-x±s)、(%)分別表示計量、計數,行t、X2檢驗,P<0.05統計學成立。
2 結果
2.1疼痛程度
兩組術后疼痛程度對比,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見表1.
2.2滿意度
兩組各項滿意度對比,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見表2.
2.3觀察指標
兩組各項觀察指標對比,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斷指再植術存在較大難度,時間較長,且手術操作極為精細,徹底對斷面實施消毒殺菌后,借助光學顯微鏡的視野,將斷離指體各組織重新接合,使局部血液循環得以恢復。血管再通為斷指再植術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罌粟堿為鴉片生物堿,屬解痙藥物的一種,可將平滑肌痙攣解除,尤其是血管的平滑肌,對心肌興奮性產生抑制,臨床現階段主要將其用于各類管道、心腦血管、內臟等痙攣的發生。據有關資料指出[2],聯合罌粟堿、低分子的右旋糖酐可解除血管的痙攣,療效較為顯著。本文聯合罌粟堿、針對性干預,目的在于預防血管痙攣的發生,使斷指再植成功幾率提升。另外,注射罌粟堿時不可與肝素鈉等藥物聯用,聯用會降低藥效,或出現副作用。
藥物治療外,將針對性干預給予患者同樣十分關鍵,需特別注意,環境舒適度應適宜,病房內空氣應清新,防止患者與刺激性氣體接觸,如煙味、油漆味等。患者血管對此類異味敏感度極高,尤其是煙味。室內溫度、濕度應保證在25 ℃、60%左右。為幫助患者恢復可以100W烤燈照射其局部,控制照射距離在50cm左右。患部以無菌巾覆蓋,防止灼傷,應給予連續一周的照射治療。再植術后患者內心難免緊張、擔憂、疑慮等情緒,負面情緒引發的心理壓力對恢復十分不利,因而,干預時,需將疾病有關知識詳細介紹給患者,使其心理壓力得以緩解,讓其心態樂觀的接受治療。干預輸液時,患部附近不可執行受血或輸液操作,防止損傷受損血管,局部出現壞死,補液溫度應與體溫接近[3]。
本次研究顯示,兩組疼痛程度、滿意度、各項觀察指標對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表明聯合罌粟堿與護理針對性干預取得的療效較為顯著,可降低血管痙攣的發生,避免血管栓塞,提升手術成功的幾率,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芳,徐慧,鄭大偉等.應用Flow-through靜脈皮瓣再植復雜性斷指的術后護理[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7,40(5):508-510.
[2] 張麗姣,施玲玲,陸征峰等.斷指再植術后病人再植指體功能的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9,33(5):891-893.
[3] 陳云,姚京輝.斷指再植康復護理干預促進斷指愈合臨床影響的體會[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7,33(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