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摘 要】目的:分析在妊高癥孕產婦臨床護理中開展護理干預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76例的妊高癥孕產婦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n=38)及觀察組(n=38),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的新生兒評分及不良妊娠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新生兒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良妊娠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干預在妊高癥孕產婦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護理干預;妊高癥;效果
妊高癥在臨床中指妊娠期婦女存在的全身性疾病,具有較高的患病率,臨床表現有血壓升高、昏迷、抽搐、血管痙攣等癥狀,疾病發作時發展迅速,如果未能及時治療,極易導致腦出血、心腎衰竭等并發癥,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極大的威脅了母嬰健康[1]。開展積極的有效護理干預可實現對妊高癥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改善,本文就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以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抽取時間段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于我院收治的妊高癥孕婦76例,以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兩組各38例。所有孕婦均滿足《婦產科學》(第8版)關于妊高癥相關診斷標準;均為單胎妊娠;血壓測試有三次以上檢測結果均高于145/95mmHg;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研究,排除了高齡孕婦、合并其他疾病及心肝腎重要器官功能障礙患者。其中對照組年齡為26-34歲,年齡均值為(30±2.68)歲,孕周為33-37周,孕周均值為(35±2.61)周;觀察組年齡為28-34歲,年齡均值為(31±2.77)歲,孕周為35-37周,孕周均值為(36±2.59)周,兩組共有初產婦39例,經產婦37例。孕婦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即患者入院后實施用藥、飲食及作息方面的指導,并對應開展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護理干預,詳細工作布展為下:①心理干預,在確診后,孕婦的心理變化較大,擔心疾病對腹中胎兒不利,極易存在焦慮、擔心情緒。護理人員可與孕婦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了解其疑慮,以面對面交流、講座、多媒體授課等方式,向其分發相關資料及書本,提高孕婦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充分認識到控制自身情緒,保持良好心態對治療及胎兒的重要性。注重對疾病及妊娠方面的相關知識宣教,提高其治療的自信心,引導其在住院期間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②生活干預,依據患者的喜好對日常生活習慣進行了解,根據營養膳食的標注及治療需求開展對飲食方面的指導建議,對每日攝入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比例進行調整,叮囑其減少油膩、高鹽高鈉等食物的攝入。用藥方面,基于對腹中胎兒的考慮,較多孕婦因憂慮藥物對胎兒的傷害而拒絕服藥,需要護理人員通過一對一指導,告知遵醫囑服藥的安全性及作用,督促孕婦按時按量服用降壓及利尿藥物。作息中,確保住院環境的舒適性和安靜,告知孕婦保持良好的睡眠,確保每日有10小時左右睡眠。同時為改善胎盤供血,告知孕婦在休息中保持左側臥位以維持胎兒供養及胎盤營養吸收[2]。③病情護理干預,密切關注孕婦病情變化及體征、胎兒情況,加強病房巡視,告知孕婦在有惡心、頭暈、胸悶等癥狀時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進行處理,保持臥床靜養,防止其發生墜床。同時在孕婦口內放置壓舌板預防窒息。協助孕婦調整頭低側臥體位。在其昏迷時叮囑家屬禁食以預防吸入性肺炎。在產褥期階段,定時按摩子宮避免腹腔內積血,提醒孕婦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和干燥[3]。
1.3 護理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血壓及新生兒評分、不良妊娠發生率。其中新生兒評分使用Apgar評分對新生兒的呼吸、反射、皮膚顏色、運動、心搏速率及肌張力進行評價,總分值為10分,分數越高表示新生兒健康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資料取SPSS19.0軟件開展數據處理分析,血壓及新生兒評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進行檢驗。不良妊娠發生率用率表示,以x2進行檢驗,并以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血壓及新生兒評分對比
觀察組的舒張壓及收縮壓降低與對照組相比有差異,且新生兒評分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2.2兩組不良妊娠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不良妊娠事件中有子癇1例、先兆子癇1例、難產0例,總發生率為5.3%;觀察組不良妊娠事件中有子癇5例、先兆子癇3例、難產2例,總發生率為26.3%,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易對孕產婦及新生兒帶來不利影響,降低了產婦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為此,需要加強對妊娠高血壓孕產婦的護理及治療。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壓及新生兒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妊娠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措施,彌補了傳統護理干預方法中對心理方面干預的忽視問題,現階段在臨床中有較廣泛的應用,在妊高癥孕產婦護理工作中,基于常規的基礎性護理工作開展中,圍繞心理、生活、病情等方面開展多項護理干預,不僅有效的將孕產婦負性心理狀態消除,更實現了在護理工作中對患者生理方面問題的針對性解決,進而降低了不良事件發生幾率[4]。
綜上,在妊高癥孕產婦護理中實施護理干預方法,降低了不良妊娠事件的發生幾率,在改善母嬰結局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應在臨床中提倡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韋韋.妊高癥產婦護理服務中加強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5):103.
[2] 林賀真.妊高癥孕產婦護理中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02):71-72.
[3] 段曉萍.探討護理干預在妊高癥孕產婦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02):140+142.
[4] 梁春寒,張夢嬌,王子琪.對妊高癥患者的臨床觀察和護理經驗進行總結[J].當代醫學,2018,24(1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