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鵬
【摘 要】 目的:討論急診危重患者在搶救中采用全程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間我院急診收納76例患者,按護理方式不同將其中38例納進常規護理組(按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實施),剩余38例納進全程護理組(按全程護理模式進行實施),比較2組護理價值。結果:全程護理組總滿意度為97.37%,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73.68%(P<0.05);全程護理組搶救成功率為97.37%,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65.79%(P<0.05)。結論:急診危重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效果顯著,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且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全程護理;急診危重;搶救;臨床效果
急診患者一般病情較為危急,且病情變化較快,因此在診斷過程中切勿疏忽,否則可產生嚴重的醫療后果與糾紛,主要原因由急診患者自身病情較為嚴重,從而導致情緒較不穩定,且破壞生理平衡,因此加重其病情惡化[1]。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逐漸上升,因此眾多人群對醫療服務行業的要求也在逐漸增高,為此臨床研究有效的護理方案具有重要意義,據有關研究顯示,急診危重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效果顯著,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該護理方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實施全面化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患者滿意,降低醫療糾紛以及不良事件發生,且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2]。因此,本文選取76例急診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間我院急診收納76例患者,按護理方式不同將其中38例納進常規護理組(按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實施),剩余38例納進全程護理組(按全程護理模式進行實施),2組男女比例分別為:18:20、19:19例;年齡分別為23—65歲、24—64歲,平均值分別為(41.72±2.13)歲、(43.23±2.13)歲,基礎信息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實施,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且行心電圖、吸氧等方面進行實施。全程護理組采用全程護理模式進行實施,具體如下:(1)建立5名經驗豐富護理人員成立全程護理小組,對急診危重患者在搶救過程中出現問題做出總結,并及時尋找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搶救質量。同時對全程護理小組人員進行定時培訓,使其掌握患者心理狀態,以患者為中心貫穿整個搶救過程,從而順利完成接診,并安全、順利轉交其他科室。(2)接診護理:120急診接診后,有相關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并囑咐家屬禁止推動患者,同時急救人員需第一時間趕在到現場,且及時進行診斷和評估患者病情變化,并給予相應的搶救護理,若傷口出血者需立即幫其止血,對于呼吸困難患者,需進行呼吸機通氣,幫助其維持生命體征。(3)急救護理:醫護人員需按照嚴格搶救流程進行實施,且護理人員應遵醫囑正確給藥,并對其進行檢測各項生命體征,且保持呼吸道通暢,搶救完畢后,需對搶救的器械、藥物做好記錄。(4)全程護理:搶救完畢后,待患者病情穩定需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在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全程陪同,并準備搶救設備,包括呼吸囊、氣筒、氧氣以及急救箱,防止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危急癥狀。最后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注意事項以及預后效果,并與相關科室做好交接工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滿意度,根據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兩組患者滿意度[3],85分以下為不滿意,85分以上為較滿意,非常滿分100分,滿意度為滿意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觀察2組搶救成功率。
1.4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百分比表達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其中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全程護理組滿意21例,較滿意16例,不滿意1例,護理總滿意度是97.37%(37/38);常規護理組滿意17例,較滿意11例,不滿意10例,護理總滿意度是73.68%(28/38),差異顯著(χ2=22.667,P<0.05)。
2.2搶救成功率比較
全程護理組搶救成功率為97.37%(37/38),常規護理組搶救成功率為65.79%(25/38),2組比較差異顯著(t=31.940,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進展,且交通、建筑等行業也在不斷進步,致使危重患者數量趨勢增加,因此導致急診危重患者也在逐漸增加,且在搶救過程中的效率、時間與患者生命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在搶救過程中,實施有效、科學以及合理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4]。
目前急診科室主要以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實施,該護理方式缺乏針對性,未對患者病情進行深入了解,因此導致搶救成功率急劇下降。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不斷上升,全程護理理念逐漸步入臨床,且被眾多學者應用于急診危重患者當中,臨床已證實應用效果顯著,該護理模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貫穿于整個搶救護理,且主要通過預警、迅速、提前等方面進行實施,以最大可能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從而降低病情惡化,同時該護理方式可有效維持搶救工作中的穩定、有序等方面,從而減少醫療糾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本文研究顯示,全程護理組總滿意度為97.37%,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73.68%(P<0.05);全程護理組搶救成功率為97.37%,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65.79%(P<0.05),可說明急診危重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效果顯著,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且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綜合所述,急診危重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效果顯著,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醫療糾紛,且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值得臨床應用及發展。
參考文獻
[1] 仇歲娟,韋宛如,杜妍妍,等.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136-137.
[2] 格根蘇布達.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4):120.
[3] 張茵.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8):148,150.
[4] 黃沖,吳蓮紅,楊毅華,等.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3):177-179.
[5] 王蓉.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5):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