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華
摘要:播音主持是一種語言行為,廣播電視臺節目是通過主持人的聲音來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從事廣播電視工作的播音主持人是黨和政府的發聲者,承擔著特殊的使命。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聲音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導向,代表著一個社會、一個媒體的方向。主持人的整體形象和語言面貌直接決定著觀眾的觀看感受,他們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節目的受眾和傳播效果。
關鍵詞:廣電;播音主持;素養
主持人雖然是做聲音工作的,但是聲音也是思想的表達。廣播電視主持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要有較高的思想水準,在工作中以及在內心深處都要保持定力。
(一)政治素質
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礎。因此主持人在政治上要立場堅定,思想上必須與黨和人民保持高度一致,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思想水準,樹立大局觀念,把對本單位負責與對國家、對職工負責統一起來。
(二)精神素質
播音主持人要對節目和觀眾認真負責,態度上要精益求精。作為主持人,要熱愛廣播電視事業,熱愛生活和觀眾,對事業執著追求,積極進取,思想健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語言能力
語言是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武器”,沒有武器就不能投入戰斗,武器不過硬,戰斗也打不好。所以主持人應該有好的語言能力。
首先,普通話要標準。掌握好普通話的正確發音,做到字正腔圓,提高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堅實的功夫是以日積月累的刻苦練功作基礎的,播音界有一句行話‘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可見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是靠時間積累的,沒有捷徑,誰都一樣,不苦練是不行的。
其次,語言表達要通順流暢。除了普通話要標準,主持人還需要口齒伶俐,語言表述清楚,說話一氣呵成。如果說話磕磕巴巴,吞吞吐吐,除了不能完整表述語義外,也無法讓觀眾有更好的觀看體驗。
(二)思維能力
要有較好的思維能力,播音主持人是把眼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聲音傳遞給觀眾,這需要把一些場景和詞語按照一定邏輯思維表達出來展現給觀眾。如果邏輯混亂、表意不清楚,或者東拼西湊、不知所云,觀眾就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想表述的意思也就模糊不清。特別是現場主持、訪談和直播節目,更需要主持人有較好的思維能力,并善于在交流中努力思考,思維活躍,根據采訪對象的交談話語,不斷地進行深入、細致、多方位、多角度的采訪,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
(三)臨場應變能力
主持人往往會有現場主持的節目,面對現場觀眾和一些不可預料的特殊情況,主持人就要有應變能力,從容應對突發事件。比如一個晚會,如果有演員臨時遲到,觀眾都在等這個演員,那么這個時候主持人就得出來救場不能讓觀眾干巴巴地等待演員,可以與觀眾聊一下有關晚會的情況,可以介紹演員的情況,也可以出個腦筋急轉彎,再或者根據觀眾要求自己臨時表演一個小節目等。
臨場應變要抓住關鍵點,游刃有余、不露痕跡地轉危為安,同時也要符合人情常理,順理成章。
語言是內容的體現,是一個人文化素養的綜合體現。就語言的本身而言,是對句子的表達,只有理解句子的含義,弄懂語義,才能更好地去表達意思。這就需要播音員不僅要有一定的語言功底和理解能力,而且要廣學博才,不斷地汲取更多方面的營養,不斷掃除工作上的絆腳石。
隨著現在工作的多元化,播音主持人也不能只會讀讀稿子,很多時候需要自己去寫導語、出外景采訪,甚至寫一些稿件,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一定的文字寫作能力,培養個人多元化的業務素質。
另外,主持人面對的是方方面面的事件,涉及領域廣泛,在工作的時候,面對的是各行各業里充斥的各種信息,如果不了解所寫的事物就不能很好地解讀新聞事件,這需要主持人博學多才,工作之余多學習,多了解各方面的事物。
要解放思想,不能固步自封。目前社會發展很快,廣播電視事業也是步步前進,不斷有新的事物出現。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挑戰,播音主持人要想不掉隊,就得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新的空間。
隨著當前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也要適應融媒體需要,學習手機短視頻的主持和作品的剪輯發送。隨著手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公眾號、快手、抖音等新興媒體的出現搶占了電視廣播的流量,電視臺中的主持人也要逐漸轉型到新媒體中,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主持人,就得順應發展,緊跟時代步伐,抓住群眾的眼球,成為新時代的堅強宣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