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玲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選擇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入院治療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根據醫生的指導和用藥指導進行常規用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了早期康復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詢、飲食和運動指導。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后,比較并觀察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SF-36量表用于比較兩組之間生活質量的差異。結果: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相比,觀察組的合理用藥、飲食安排、心理狀況、運動狀況和情緒控制均優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的SF-36量表平均得分為(68.36±10.23)分,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得分為(54.63±13.51)分。觀察組生活質量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老年心血管病;療效
老年患者身體各種功能都處于退行性階段,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種基礎疾病會引起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嚴重時也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通常需要長期治療和康復。在此階段,應為老年患者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以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機能。為了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響,我院對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了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探究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老年心血管病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時間的奇偶性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37例,女性患者為33例;年齡在54-76歲之間,平均為(70.29±4.69)歲,平均病程為(2.35±0.36)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39例,女性患者為21例;年齡在58-79歲之間,平均為(72.53±5.26)歲,平均病程為(2.37±0.33)年;兩組一般資料間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根據醫生的要求對患者的用藥,飲食等方面進行干預,并定期給患者靜脈注射。
觀察組患者均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第一,運動指導。運動指導可增強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運動耐量,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改善冠狀動脈疾病的預后,其機制如下:①改善血管內皮功能;②促進抗炎;③延緩動脈硬化;④減少心肌重塑;⑤降低血栓栓塞風險;⑥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風險。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適合進行有氧運動,例如呼吸訓練和室內外散步,有氧運動可明顯提高最大攝氧能力,并使心肺功能康復;第二,健康教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向患者說明及時的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并且還需要向患者家屬說明病人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患者家屬就可以及時做出反應。患者家屬可以在監測患者用藥方面發揮一定作用;第三,心理護理。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現象,由于長期病癥,容易產生緊張、煩躁等,因此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防止患者出現抑郁傾向,并積極鼓勵病人,增加病人的治療決心;第四,飲食護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患者應多吃低膽固醇,低脂食物,減少患者出現血塊的可能性,患者應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方式后的健康行為,包括合理用藥、飲食安排、心理狀況、運動情況、情緒控制等。
采用SF-36量表,對比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差異,包括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計數(±s)以及計量資料分別應用x2以及t檢測,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健康行為、SF-36量表平均評分相比,觀察組患者合理用藥、飲食安排、心理狀況、運動情況、情緒控制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情況較好,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死亡率和致殘率很高。就中國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尚未發現用于治療老年病的特定藥物和療法。根據相關數據,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5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肺心病和高血壓。因此,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和身體狀態,但是它們不能恢復和改善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運動能力和活力的缺乏,這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因此,有效的早期康復護理方法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尤為重要。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訓練,體育鍛煉和自我保健能力,促進患者鍛煉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糾正患者的不健康心理狀況,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具有重要意義。這種護理應在臨床實踐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劉月娥.早期康復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89(11):1465-1466,1467.
[2]王晶.淺析早期康復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139-141.
[3]盧佳仕.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26(1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