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領域的改革,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進行轉型發展,是我國對高等教育結構的有效調整,也是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要求。而在新建的本科院校中,將教師隊伍進行有效的轉型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實現教師隊伍的轉型,才可以使新建本科高校得到更好的發展。本文就當前轉型的大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進行了分析,并對青年教師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轉型發展背景;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
前言: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改變,為了更好的適應國家發展要求,為國家發展提供大量高素質的人才,我國的高等院校就必須對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高等院校可以更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并使自身得到發展,因此對高等院校來說,進行結構調整與轉型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隨著教育領域的改革,開始注重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在對高等院校進行轉型時,進行特色發展,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是高校轉型的重要方向。在高校轉型過程中,青年教師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在高校中存在著大量的青年教師,因此在轉型中,青年教師是轉型發展的主力軍,在轉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壓力。因此,高校想要實現轉型發展,首先就需要對高校中的青年教師做好職業發展規劃,使青年教師實現轉型,只有在轉型以后的青年教師的推動下,才可以使高校得到更好的轉型發展。
一、立足學校定位與現實問題,引導青年教師做好職業發展規劃
(一)在學校定位中引導青年教師做好職業發展定位
通常在高校中引進新教師時,都是直接從學校中引進碩士、博士畢業生,而且有些引進的教師并不是從專業的師范類院校畢業,甚至所學專業不是師范類專業,并且引進的教師自身可以還缺乏相關的工作經歷。因此,導致教師雖然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但是時間能力偏弱,對新形勢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標準存在著一些差距。并且引進的教師都有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不能滿足高校培養應用性人才的要求。因此對于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來講,應該針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當地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并在教學過程中滿足教學課程的實際需求,不但對理論知識進行教學,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開設相關的實踐教學課程。并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重點分析,從而制定發展規劃。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將校內外的實踐教學平臺進行充分利用,從而讓青年教師可以更好的進行教學,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使青年教師成為應用型教師,使青年教師自身得到轉型,并在高校中對自身的定位足夠明確,從而推動高校進行轉型。
(二)引導青年教師克服思維定勢與惰性思維
在高校轉型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青年教師的思想認識進行轉變,讓青年教師了解高校轉型的重要性,并且還應該使青年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將自身的教學方式與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結合,從而使自身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并且通過對自身教學模式的轉變使自身成為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復合型教師。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將自身與高校的轉型發展相結合,并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二、創新工作機制與載體,使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擁有強力依托
(一)建立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門工作機構
地方高校需要對工作機制等進行創新,并針對青年教師的發展情況建立專門的教學發展中心,使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并且在教學發展中心的指導下,使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學發展中心可以開展與教師相關的培訓活動,或者制定專業的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還可以在學校中將不同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為青年教師提供可以進行良好交流的平臺。隨著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建立,可以對青年教師的職業規劃進行指導,并且在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還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使青年教師更加熱愛教學事業,從而使教學工作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二)開展有針對性系列的青年教師培訓
高校可以對青年教師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可以在培訓工作中,將高校的未來發展目標以及高校現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并通過高校的發展方向對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進行指導,從而使青年教師可以更好的滿足高校發展需求。其次還需要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常規培訓,使青年教師對學校內的規章制度進行充分了解,從而使青年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更加規范。并且在培訓過程中,還應該鼓勵青年教師積極進行教育改革,鼓勵青年教師進行教學創新,使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的發揮出來。另外在培訓工作中,還應該注重對青年教師進行科研工作的培訓,讓青年教師對高校內的科研工作進行關注,并且在關注過程中,可以將自身的專業應用到實際的問題中,從而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使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得到更好的開展。
(三)激勵措施是青年教師轉型發展保障
新建本科院校想要使青年教師隊伍得到更好的建設,使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就需要對青年教師進行有效的激勵,并在教學工作中,通過相關激勵措施的使用,使青年教師的教學方式,自身職業規劃能與高校保持一致,可以與社會發展要求保持一致,從而使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激發。高校在對激勵方式進行使用時,可以根據不同青年教師開展不同的激勵方式,但是總體來說,主要需要從兩個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激勵,分別是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以及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并在激勵的同時在針對青年教師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激勵。從而使青年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將青年教師的教學活力展現出來。
結語:綜上所述,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對青年教師進行職業規劃,主要還需要依靠學校的力量進行引導,通過學校對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采取的相關政策等,使青年教師的發展目標得到確定,從而使青年教師在對自身進行職業規劃時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并推動新建本科院校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前新,劉欣.新建本科院校運行機常6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房慧,張九洲.實踐邏輯視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專業課程轉型發展研究[J].學術探索,2018(08):150-156.
[3]徐海生.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4(05):148-15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