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一、作文寫前指導課教學思考
(一)教學現狀
1、教師方面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作文寫前指導課教學缺乏專家指導,大部分教師對學生作文寫前指導意識薄弱,導致作文寫前指導課“形同虛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寫前指導不成體系、隨機性很大,教師的寫前指導缺乏針對性和系列性。
2、學生方面
目前絕大多數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甚至對寫作存在畏懼心理。學生缺少對生活的留心觀察和深刻體悟,從而缺乏構建寫作的材料,寫作時常說大話、假話,甚至出現編情節空抒情的現象。加之,學生缺少有效的、系統性的方法指導,寫作能力難以提升,導致缺乏寫作的快樂感覺。
3、作文寫前指導的重要性
寫前指導、寫后的批改及講評是中學作文教學的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相互作用、緊密相聯的。從目前教師的作文教學現狀和學生的作文寫作狀況看,我們認為更重要的環節是寫前指導。因為寫前指導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寫作環境和積極向上的寫作態度,以寫作技法為著力點,幫助學生進行內在的心智運作。然而現實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重視了批改和講評,忽視了寫前指導。我們多數的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普遍的做法是給學生一個題目讓學生自由寫作,然后教師批改作文,最后教師概括評述此次作文的優缺點,朗讀學生范文并簡單評議,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這種對寫前指導的忽視,讓我們的學生很容易產生厭惡寫作的情緒,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阻礙極大。這種作文教學目標大而空,或根本沒有教學目標的作文訓練是一種大而化之,看似全面實際上低效的訓練。鑒于以上種種情況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作文寫前指導進行研究,探索出科學、有效的寫前指導課課型模式。
(二)寫前指導課的理論支撐
1、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環境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等四大要素。其中“協作”與“會話”就是要求學生在作文過程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會話是協作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環節。
2、人本主義一方面強調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但也重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而這個主導作用在于怎樣發掘學生的潛能。寫前指導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煉總結方法技巧,成為知識的再創造者,而不是知識的消極接受者。
3、從語文學科特點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看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在課程結構中歷來處于主導地位,起著骨干支撐作用。
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閱讀——思考——表達,而要凸顯這一本質,就應讓每個學生學會讀書、學會作文,準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學生會讀書、會作文就是語文教學的雙翼。
語文教學著重培養中學生的四項基本技能,即”“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寫作是其中重要的能力之一。
有課程專家從三個層面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語言層次、文章與文學層次、文化與哲學層次。其中語文學習核心是語言層次,是語言的構建及運用。因此,遵循語文學科的特點,培養語文核心素養就應從閱讀、寫作出發。
4、課標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要求的核心元素描述是:“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再創造的能力,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寫前指導課的教學環節契合語文課程標注的要求。
二、作文寫前指導“引探練”課型模式的界定
作文寫前指導課“引—探—練”模式是在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理論的支撐下,通過“引—探—練”三個環節以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目的,突出學生為主體,突出合作探究的一種課堂教學程序。
三、 作文寫前指導“引探練”課型模式的流程說明
作文寫前指導“引-探-練”教學模式是通過“三環”“六步”來構建的。“三環”是指“引”“探”“練”三個環節?!傲健笔侵冈凇叭h”的每一環下具體的操作步驟。
“引”具體為:引目標、引材料;(5分鐘左右)
“探”具體為:探方法、學技巧;(20分鐘左右)
“練”具體為:巧練筆、展習作。(15分鐘左右)
“六步”是“三環”的實現支撐和活動形式,是教學目標最終得已達成的有效條件和保障?!傲健笔墙⒃?“三環”下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記不可交換順序。
四、作文寫前指導“引探練”課型模式分步介紹
(一)引(引目標? 引材料)(5分鐘左右)
在這個步驟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引出教學材料,根據學生預習的反饋情況,和學生平時寫作存在的問題以及課標要求,精選出契合教學目標的材料,如:課本范文、課外佳作、學生習作等。本環節體現了以學定教的學科素養,培養了學生觀察事物,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探方法 學技巧)(20分鐘左右)
學生結合所給材料,小組合作探究寫作妙法及技巧,學習小組選代表展示學習成果,教師根據學生展示點撥提升。這個環節突出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體現了學科素養和新課標中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
(三)練(練方法 展習作)(15分鐘左右)
教師明確寫作要求,學生結合探究的方法技巧,進行自主練筆,完成后小組分享并推選習作,最后全班展示,師生結合本堂學習方法進行點評。練筆的內容根據當堂教學任務進行形式多樣的設計(如片段練習、擬寫提綱、大作文等)。此環節體現了學生活動的多元性和教學相長的基本原則,訓練了學生的表達創作能力,體現了實踐創新的學科素養。
五、“作文寫前指導“引探練”課型模式的亮點
(一)本模式保證了作文寫前指導的有效性。
本作文寫前指導課模式是在“建構主義”、“人本主義”以及初中語文新課標的指導下形成的,在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前提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針對學生在寫作上的短板,進行寫前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目標直指學生的弱項,教學方法既保證學生的充分參與,也保證了寫前指導課的有效性。
(二)本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本模式是通過“三環”“六步”來構建的,每一大環下都具體到了每一小步,并且時間分配上都作了具體的說明。教師只需要將豐富的內容填充進去就是一堂完整的作文寫前指導課,所以我們認為本模式具有可操作性。
六、作文寫前指導“引探練”課型模式使用注意事項
(1)教師在選擇材料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寫作情況,結合課標要求精心選擇材料,材料要有典型性和指導性,篇幅一到兩篇為佳(最好選用教材中的文章,充分用好教材,實現用教材教;可以結合東區讀寫一體教材,努力做到讀寫一體;還可以選用名著佳作,實現課內外教學的結合)。
(2)在探、練的環節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元化思考,并能認真傾聽學生的展示,肯定學生智慧的火花,鼓勵創新創造,實現教學相長。練習的形式多樣化,如:片段練習、擬寫提綱、大作文等。
(3)為了保證作文課前指導的有效性,建議教師進行連堂作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