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棟
摘 要:本文以320國道輔道建設項目為工程實例,從體制機制、建設模式、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闡述交通項目建設期間,如何加快破解管線遷改及征地拆遷難題。
關鍵詞:建設;管線;征遷
320國道嘉善段是連接上海和嘉興的主要通道,是嘉善東西交通大動脈。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不斷發展,320國道車流量急劇增加,道路窄、路況差、行車速度慢、交通擁堵、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凸顯。為了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提高道路交通保障水平,320國道嘉善段的輔道建設迫在眉睫。
一、工程推進的重點和難點
工程自2019年3月份開工建設以來,面臨著一系列的矛盾和難題:一是320國道沿線各類管線錯綜復雜,共有14家管線單位的管線對輔道施工造成直接影響,怎樣安排各管線位置、怎樣協調好各管線施工單位彼此之間的關系、怎樣推進管線遷移工作,成了項目推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二是320國道沿線涉及商鋪、加油站、廠房、居民房、兩側綠化、苗圃及借用土地等政策處理工作;三是項目干擾因素多、工期緊、任務重、工作面不連續,對施工單位合理組織施工提出更高要求。
二、主要工作做法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副書記的關心支持下,縣交通局全力以赴,不畏艱難,勇立潮頭。盡管項目業主為兩個街道,在困難面前我們從不推托,局黨委書記親自掛帥,委派分管建設的副局長常駐魏塘街道協調工程全面推進,委派分管規劃的副局長專門抓好管線遷移工作。局長組織多次工程協調會,解決工程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多次組織現場踏勘、了解實際情況;多次組織召開項目推進會,及時發現問題、直面矛盾、解決問題。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做好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成立縣級推進小組。征地拆遷工作點多、面廣、工作量大,而且面臨的征遷對象形形色色、錯綜復雜,有店鋪、加油站、工廠、農戶以及一些歷史遺留的政策難點,如路邊飯店等,僅僅依靠一個部門,收效甚微。為了更快更好的收到成效,使項目順利、快速地得以推進,縣政府在魏塘街道成立推進專班,常駐魏塘街道幫助推進。征遷工作得到實質性進展,為管線遷移提供了工作面,突破了征遷工作制約工程推進的被動局面。
2、建立會議協調機制。由于管線遷改涉及單位眾多、新布設的管道位置空間有限,怎樣讓各管線既快速又合理有序的遷出施工范圍,為輔道施工提供工作面,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兩辦副主任召集推進會4次,縣交通局共牽頭召集沿線14家管線單位的專題協調推進會10余次,耐心聽取各管線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再有針對性的逐條予以落實、解決;并在會議上明確制定各管線遷改的時間節點,各單位根據制定的目標,有針對性的去落實。目前管線遷改工作已接近尾聲。在關鍵時間節點縣級層面對三家軍用光纜單位進行了約談,確保了去年10月底完成干線光纜的遷改。
3、引進新模式。本項目首次采用“代建+監理”和“EPC”模式。由浙江公路水運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交科公路水運監理有限公司組建的“代建+監理”指揮部,是省內一支專業的交通項目管理團隊,在管線遷移、政策處理、工程推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EPC總承包模式,有利于整個項目的統籌規劃和協同運作,有效解決了設計和施工的銜接問題、減少采購與施工的中間環節,順利解決了施工方案中的實用性、技術性、安全性之間的矛盾。兩種創新模式的引進,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項目管理各方的優勢,為工程的順利推進創造了條件。
4、推進信息化工作,引進BIM技術。
信息化是公路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BIM的可視化、信息化以及數字化特點,建立3D可視化模型,可以借助信息化的集成來輔助工程中參與各方面的溝通與管理,還可以通過模型的可視化幫助項目中參與人員進行整體認識與了解,有效輔助多方決策、方案比選和技術討論等。
浙江省對BIM技術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本項目中的具體舉措:對14家單位管線,用BIM的展示及施工的流程中更能直觀的體現出先要遷移什么管位,遷移管位的合理位置;對于320國道全線更能直觀的了解到某一個層面上的信息,工程完成后能對14家管線集成到一個3D圖形上,方便調取應用,能直觀了解錯綜復雜的地下管線布置情況。
三、經驗啟示
通過各方的努力付出,目前320國道輔道項目建設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除局部受疫情影響外,全線14家管線單位遷改和征遷工作已基本完成,為項目的全面推進,鋪平了道路。通過創新機制和管理模式,更快更好地推進了道路的建設進程,給了我們以下幾點工作啟示:
1、健全組織機構,合力攻堅破解難題。為了使整個工作指揮有度,加強頂層設計,縣府辦印發了成立工作推進組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分工的文件。隨后成立了魏塘街道政策處理專項工作組,在縣級層面形成合力,共同破解管線和征遷工作的難題。
2、統籌協調機制,全力加快建設進度。縣交通局干部職工深入一線開展工作,了解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定期召開管線協調會、項目推進會,及時掌握工作情況和進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對下步工作進行詳細部署,為加快輔道項目建設掃清一切障礙。
3、創新項目管理模式,切實強化施工管理。充分發揮“代建+監理”和“EPC”模式的各自優點,在工程設計、決策、施工以及審核方面合理分配,綜合管理,減少資源的浪費,實現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和效果,切實提高了專業化水平。該模式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建設單位的壓力,通過管理質量的提高來確保工程建設合理有序推進。
4、推進信息化工作,引進BIM技術,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隨著科技的進步,BIM信息化工作必然會在工程管理上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我局在本項目中進行了嘗試,在以后的工程項目管理亦將及時跟進深化,提升我縣公路工程建設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城市管線工程建設管理的探究性思考》,王銳,《審計月刊》,2019年09期
[2]《基于BIM的可視化協同設計應用研究》,楊騏麟,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