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婷 王慧玉
摘 要:2020年開年,新冠肺炎病毒的大考,給我國的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看似“危機”,實則“機遇”,被19屆四中全會作為要素拿到臺面上的數字經濟,在疫情期間表現卓越。什么是數字經濟,它在疫情期間發展狀況如何,是否有相關政策出臺,本文將從數字經濟現狀、疫情帶來的新發展機遇、未來態勢等方面進行剖析。
關鍵詞:數字經濟;疫情沖擊;線上發展;產業數字化
一、所謂“數字經濟”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p>
1996年Don Tapscott在其撰寫的《數字經濟:智力互聯網時代的希望與風險》中首次提出數字經濟的概念: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形態——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沖擊下,人們通過大數據,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數字經濟是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被稱作“智能經濟”的數字經濟廣泛使用數字技術創造了一個信息與商務活動都數字化的全新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社會交易成本極大地降低,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提高,網絡成為了企業、消費者和政府交易的新興平臺,依賴數字技術生產、分銷和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由此衍生,同時創建了企業和消費者雙贏的環境。
近幾年,數字經濟已成為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根據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占GDP32.9%,同比增長超過17.5%;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1.3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4.8%,占比同比提升1.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成為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二、疫情下”數字經濟”的蓬勃生機
2020年開年,新冠肺炎病毒的大考,給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v觀疫情對經濟各領域不同程度的影響,數字經濟在面對疫情時顯現出超長韌性,使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得到全面提升。[1]
(一)促進經濟社會深度線上化發展
CNNIC主任曾宇表示,在疫情期間,數字經濟在保障消費和就業、推動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出了強大增長潛力。
由于新冠狀肺炎傳染性極強,我國政府采取了包括限制居民出行、延長假期時長等在內的嚴格防控措施,這導致14億人口的消費需求轉移至線上——在線購物、辦公、醫療、教學、娛樂等大大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地域性連鎖超市、果蔬藥品實體店搭建線上服務平臺,延遲復工的企業將工作辦公向線上遷移以減少對收入的影響,疫情促進了社會生活線上發展。
(二)城市治理更加依賴數據
為了防范疫情再次蔓延,各地區開發應用軟件對疫情實施監測、追蹤、管理,如騰訊健康碼一類疫情數據采集和防控工具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成本,有效輔助了政府政策。智能化技術不斷發展,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場景均可轉化為一串串數字信息。數據具有精確可靠、方便快捷、易于分析等特點,其潛在價值遠高于能源和物質,是21世紀重要的資源。如何有效合理收集信息,如何對數據加以利用,如何將指令精確匹配到個人——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會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加分點。
(三)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
疫情剛爆發時對短期宏觀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產生了巨大影響,線上線下聯動受到限制,阻礙了產業數字化進程;但隨著大量線下需求轉移到線上,龐大的網民、蓬勃發展的網絡消費市場,給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和機遇。
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報告顯示,截至3月份,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為實現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我國線上教育平臺數量激增,線上就業、辦公模式靈活多樣,實現創新發展,便利人們生活。手游、直播、網購等數字化行業出現新增長,新零售行業出現新的變化,網絡購物、實體店自助結算、大數據、云計算的有效運用極大地促進了各產業數字化進程[2]。
(四)數字經濟被傾注以“厚望”
此次疫情數字經濟的突出表現使其愈加被重視,各部門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我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已經在蘇州相城區內測;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5月7日發布《關于為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指導意見》,司法服務創新發展的同時,保障了數字的產業化發展和升級;福建省數字福建領導小組也開始申報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于物聯網、5G產業、人工智能、數字絲路等專項項目。作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抗住了沖擊,成為了政府戰略性發展的“青睞”對象。
目前,各國際組織也把數字經濟列為創新藍圖上增長的重要議題。
三、展望未來
通常一季度消費對全年經濟貢獻最大,但今年受疫情影響遠不及往年,服務性消費更是創傷較大。疫情被徹底控制之前,病毒在,經濟活動就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站在長期角度,數字經濟的發展創新將持續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更多企業會通過網絡將原材料進購、生產研發、加工處理、上市銷售等每個過程串聯起來,形成數據流管理,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升級,各個行業間將突破傳統模式的局限性,融合發展。數字經濟的投資也將繼續擴大,穩中向前。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回?!币咔槠陂g,數字經濟的卓越表現更證實了利用好網絡和信息這個強有力的工具,加快數字經濟的延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數字時代,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抓好數字革命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可以充分利用數字經濟中的后發性優勢,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數字鴻溝[3]。未來經濟的拉動,數字經濟仍是優選項。
參考文獻:
[1] 王偉玲.新冠肺炎疫情驅動數字經濟逆勢爆發[N].中國計算機報,2020-04-27(012).
[2] 張馳.淺析數字經濟對社會經濟的影響[J].赤子,2019,(7):114. DOI:10.3969/j.issn.1671-6035.2019.07.097.
[3] 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N].徐恒.中國電子報.2020-04-14 (001)
作者簡介:
姓名:王慧婷(2000.01),女,漢族,河南省新鄉市人,學生,本科;
姓名:王慧玉(2000.01),女,漢族,河南省新鄉市人,學生,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