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智
(新疆瑪納斯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瑪納斯河為自治區級河流,是一條跨兵、地(州)的界河,發源于天山北麓依連哈比爾尕山43號冰川,流向由南向北。河流途徑瑪納斯縣、沙灣縣、石河子市、兵團第八師部分團場、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及白堿灘區,最終流入塔城和布克賽爾縣內瑪納斯湖,河流全長504.3km(河源至瑪納斯湖)。瑪納斯河源頭現代冰川發育良好,3600m高程以上大部分面積為冰雪所覆蓋,平均雪線高程為3970m。據《中國冰川目錄》分析,瑪納斯河上游共有冰川800條,冰川總面積608.25km2,冰川總儲量39.06km3,平均覆蓋層厚度64m。流域山區部分水系發育,支流眾多,有花牛溝、韭菜薩依、吉蘭德、回回溝、希喀特薩依、哈熊溝、蘆草溝、大(小)白楊溝、清水河等支流分布。
瑪河流域清水河支流地理位置在E85°58'49.3"-85°59'46.76,N43°29'30.2"-43°56'09.09"。清水河支流轄新疆瑪納斯縣清水河鄉、瑪納斯縣哈薩克民族鄉、瑪納斯縣旱卡子灘哈薩克民族鄉。清水河支流流出肯斯瓦特樞紐后(圖1),地勢變緩,泥沙大量堆積,形成坡降平緩的洪積沖積扇區,徑流在此被分解。洪積扇以下為廣闊的山前傾斜平原區,與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接壤。表層覆蓋有幾十厘米至數米的亞沙土、亞黏土,而且越向下游地勢越平坦,土層也越厚,這一區域是清水河支流主要的農業生產區。清水河支流泥沙含量較高,泥沙主要來源于降雨融雪匯流對流域面的侵蝕和水流對河道的沖刷。其特點為泥沙的年季變化很大,年內分配集中,主要集中在6月-8月,含沙量集中,多年平均輸沙量384.5萬t,其中懸移質336.7萬t,推移質47.81萬t。近年來清水河支流不斷面臨日益嚴峻的水環境、水污染及水生態問題。

圖1 清水河支流流域圖
在清水河支流肯斯瓦特出庫斷面、團結干渠渠首斷面、煤窯溝水庫斷面等均需設置水質監測斷面,支流河段各監測斷面應根據相關要求完善水質監測。
清水河支流各監測斷面按月進行監測,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要求進行水質監測項目設置,具體監測項目及指標包括溶解氧、總磷、總氮、氨氮、化學需氧量、氟化物、氰化物、揮發酚、砷、汞、鉛、硫化物、大腸菌群等。肯斯瓦特出庫斷面、團結干渠渠首斷面、煤窯溝水庫斷面水質均按GB3838-2002標準中Ⅲ類標準執行。
2018年和2019年進行了清水河支流肯斯瓦特出庫斷面、團結干渠渠首斷面、煤窯溝水庫斷面的12次監測,根據月監測統計數據,三個斷面水質監測結果中總磷為主要污染指標,詳見表1。通過總磷監測結果可以看出,瑪納斯河流域清水河支流三個斷面2018年和2019年水質監測結果均未達到GB3838-2002所規定的Ⅲ類水質標準,總磷是地表水水質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標,而且總磷含量及超標倍數呈逐年上升趨勢[1]。肯斯瓦特出庫斷面、團結干渠渠首斷面、煤窯溝水庫斷面2019年水質標準分別為Ⅳ類、Ⅴ類、Ⅴ類,總磷超標倍數分別達到0.42、0.55、0.54倍。

表1 清水河支流各監測斷面水質監測結果
瑪納斯河流域清水河支流2018年和2019年監測斷面總磷濃度變動趨勢詳見圖2、圖3所示。通過比較兩個相鄰年度監測斷面總磷濃度變化趨勢可以看出,2018年各監測斷面總磷濃度呈波動性下降變化趨勢,2019年總磷濃度按月呈總體下降趨勢。其中,肯斯瓦特出庫斷面在2018-2019年間總磷濃度明顯減少,但仍屬于GB3838-2002標準中的Ⅳ類;團結干渠渠首斷面、煤窯溝水庫斷面的總磷濃度在2018-2019年間增加,就總磷濃度及超標倍數來看,降級為GB3838-2002標準中的Ⅴ類。

圖2 2018年監測斷面總磷濃度取值

圖3 2019年監測斷面總磷濃度取值
目前清水河支流并無完整入河排污口信息臺賬。根據項目組現場調查,清水河河道現狀有排污口6處,年排污總量4747.48t,污水主要來源包括番茄醬廠、纖維素廠、水產養殖、污水處理廠、旅游餐飲及煤礦洞滲水。污水排放現狀情況詳見表2。現狀清水河沿線各鄉村、團場的生活污水多數未進行集中回收處理,一般采用簡單的滲坑處理或者就地灑潑,不進入河道。根據現狀調查,當前除賽里木湖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處理,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肯斯瓦特水庫上游紅坑村、清水河子水庫西北側5km臨河處污水進行簡單的沉淀處理后排放,剩余現狀調查的排污口在排放前均未進行任何的處理,直接排入河道。需對該范圍內的排污口進行清除。

表2 清水河支流污水排放現狀
礦洞水及粉塵未采取處理措施,可能對河道水質及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根據調查,對河道可能產生污染的煤礦有新疆天棚煤化工有限公司、恒昌蘭煤場及天興巨源煤場3處,其中恒昌蘭煤場及天興巨源煤場2處未采取防塵、礦井水處理相關環保措施,會對河道水質及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瑪納斯河干流清水河支流已建骨干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是團結干渠渠首樞紐、肯斯瓦特水利樞紐及上游的煤窯溝水庫和清水河子水庫。當前清水河支流已建的主要水利水電工程,存在生態基流方面的問題主要有:
原有生態基流不能滿足現行的環保新要求。主要是團結干渠渠首樞紐、肯斯瓦特水利樞紐審批時預留的生態基流均為設計斷面年均流量的10%,不能滿足現行環保要求的枯水期(10%)、豐水期(20%)。
生態基流無法正常保障。主要是瑪煤窯溝水庫引水工程、清水河子水庫;這些工程建成年份早,首尾相接,運行過程中引水渠首沒有開閘下放必要的生態基流,也沒有建設獨立的生態流量控制措施來保證下泄河道,造成部分河段減水,甚至斷流。
下游已建的肯斯瓦特水庫,影響生態基流的下泄。肯斯瓦特水庫自建成運行以來,一般只有在洪水期調洪運行期間及豐水年份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時,才有水量下泄至下游河道,泄水主要集中在7、8月及部分年份的冬季,不符合生態基流常年不間斷下泄的要求,需通過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進行解決。
通過文章對瑪納斯河流域清水河支流水生態、水環境及水質監測結果的分析可以發現,瑪河流域清水河支流水質污染主要由污水直排,入河前未進行相關處理,支流沿線河岸煤礦分布不合理,河道斷流、生態基流不足等原因引起。為加強支流水生態環境管理,促進流域水質改善,必須加強水質監測,在準確掌握水污染情況的基礎上,從瑪納斯河干流、清水河支流、沿途點面污染等方面全面出擊,基于政策高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流域水質治理方案,聯合新疆瑪納斯縣清水河鄉、瑪納斯縣哈薩克民族鄉、瑪納斯縣旱卡子灘哈薩克民族鄉等行政區域水利主管部門,統一標準,統籌治理,推進支流干流水污染治理工作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