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

年青帥氣的郭銳是縣住建局職工。2015年7月,他被盧氏縣委組織部選派到范里鎮柳泉村擔任第一書記;2016年4月,因工作需要,到柏坡村擔任第一書記;2017年12月,到南莊村擔任第一書記;2018年10月至今,在范里村擔任第一書記。5年來,他用腳步丈量著范里這一方山水,無論在哪個村工作,他都把一顆心緊緊貼著老百姓。黨建工作,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金融扶貧,道路升級改造、美化村容、幫貧困戶申請公益性崗位……無論是大框架,具體事,只要是他干的,就盡心竭力干好。駐范里村一年多來,他為組織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除兜底戶外,全村實現整體脫貧,提前摘掉了貧困帽。
自從他來到范里村后,與他在其他村子一樣,首先抓黨建,以促脫貧,協助村委的工作。他說:“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支書。”范里村的黨建工作比較完善,他與祁玉平書記齊心協力,在鎮黨委的領導下,按照“五星爭創”的支部建設要求,把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建設一個溫暖而上進的“黨員之家”,有效增強了村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鼓勵符合條件的村民積極入黨,目前,全村共有黨員74人,其中村、組干部黨員11人。全村黨員的基本信息、人員動態他都了如指掌。他隨口說出:年老體弱黨員4人,長年外出的流動黨員35人,在家普通黨員24人。對年老體弱的黨員,他關心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與疾病作斗爭,樂觀生活;對于長年外出務工的35位黨員,他建立了微信群,鼓勵他們在外多帶領村民通過務工脫貧致富,凡是黨員,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要為村民起好帶頭作用,在家的黨員要發揚先人后己、關心鄰里的精神。無論大事小事,凡是牽涉到各自利益的,都要顧全大局,要彰顯一個黨員的品質。他對各組的黨員做到了及時聯絡,及時溝通交流以促進工作。
平時,為了抓好黨建工作,一方面抓班子強化自身建設,加強村兩委班子的團結合作,充分調動村兩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抓隊伍,提高黨員素質,堅持三會一課,使學習成為常態化。制定了“支部成員學習計劃”和“黨員干部抄黨章100日活動計劃”來加強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每月5號黨員活動日,利用村里的遠程教育站點,組織黨員干部收看講座和習主席的系列講話精神,學習黨章、黨規并做好學習筆記。
村里的黨員每季度要考評一次。讓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并進行民主評議,促使廣大黨員在工作和生活中積極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村黨支部樹立了以黨建促發展,抓好黨建促脫貧的指導思想,多方爭取資金,通過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助推脫貧攻堅戰的最后勝利。
為貧困戶著想,他以愛心改善他們的生活。
11組的貧困戶范虎珍,是1人戶。平時在鎮上擺了個配鑰匙的攤子,勉強生活。2018年后半年患了尿毒癥,生活頓時陷入困境。郭銳得知后,協助村里為他辦理了五保戶和低保,并與醫院溝通,申請醫療補助。范虎珍開始需一周去醫院做一次透析,后來成了3天一次。見他每次都是開著自己的小三輪車去醫院,郭銳又給他申請了油補。一年來,范虎珍得到了5040元的低保金、2400元的護理補貼、住院二次報銷后,報銷率達到95%以上,為他解決了實際困難。他的鄰居每次看到郭銳后都說,虎珍真幸運,遇到你這么個好心人,沒有兒女比有兒女還享福。3組的杜元章也是1人戶,現已81歲,因腿疾走路很艱難,雖然生活能勉強自理,但很少到街上買東西,郭銳常常給他買水果、雞蛋,有一次他到他家里已經下午2點多,可老人還沒吃飯,老人艱難起身要去做飯,郭銳說:你不用做了,我出去給你買點。這些小事很多,有時從城里去范里,就給他買點餃子,讓老人改善一下生活。作為幫扶人,他說這樣做使老人孤單的生活有一種幸福感,讓老人感到溫暖。才開始,每當走到老人家門口,鄰居就問:“你是他啥親戚?老給他送東西。”他說:“也不是啥親戚”。后來鄰居知道了他是第一書記,都對他說:“你與他的孩子一樣,雖然他無兒無女。”郭銳根據扶貧政策,給老人辦了低保、五保,以及電價、物價、種糧補貼和醫療補助,使老人衣食無憂,安度晚年。
他清楚地記得,在南莊時,他的一個貧困戶呂占朝,媳婦多年前因為家貧出走再沒回來。有兩個智障女兒,稍不留神就跑了。他種了10 多畝玉米,每次去地前,就用繩子把兩個女兒綁在門上或院子的樹干上,非常可憐。看到他種玉米也賣不了幾個錢,就建議他種行行田,幾行玉米,幾行桔梗。這種間作套種可以使玉米產量不會下降多少,又能收獲中藥材,從而增加總收入。后來又給他聯系了東恒農業有限公司,讓公司對接扶貧,免費為他提供能種5畝左右的藥材種子,收獲的藥材他拿到市場上賣也行,若賣不了,公司回收。同時又在他的其他田里發展連翹、大櫻桃等經濟作物,力爭使他從渠道創收。
雖然郭銳家在縣城,但他很少回家,忙時一周回家一次,兩個多月沒有過周末了。來時孩子才半歲,兩個星期不見就不認識他,見他就認生,哭鬧不讓抱。常常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早上離開時孩子還沒醒來。妻子曾埋怨,“看你這爸爸當的,連孩子都不認識”,說得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扶貧任務大,既然來了,就不能半途而廢。在范里村一年多來,他經常與祁玉平一起到村里給村民進行各種政策的宣傳講解,戶戶都跑有10多次。隔三差五跑一遍,了解還有什么困難沒有解決,只要發現問題就解決,解決不了的與上級部門對接,直到徹底解決為止。
來到范里村,他感觸最深的就是:祁玉平是一位有膽有識、有魄力的支部書記;村委會干部都有一顆赤誠的心,有一腔為民的情懷;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沖鋒陷陣,在脫貧攻堅戰中奮力拼搏。他說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作為一名黨組織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自己來這里就要做好一個服務員,同時要向大家學習,把各方面的工作協調好。要想方設法激發群眾的脫貧積極性,由“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除了兜底戶外全部脫貧,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鞏固這個村的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戶有穩定收入,防止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