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文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施工管理方法在現代房建施工管理中的弊端逐漸顯現。為提高房建施工管理水平,本文基于BIM技術的視角,結合某工程的實際情況,提出基于BIM技術房建施工管理對策。
【關鍵詞】房建施工管理;BIM;創新
房建施工管理是一項包含技術管理、財務資源管理、質量、安全、合同交付安排等內容的綜合性管理活動。綜合運用房建施工管理管理理論與現代信息技術來創新房建施工管理,對于促進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設用地面積53146.9㎡,工程總建筑面積155634.04㎡,地上建筑面積110134.39㎡,地下建筑面積45499.65㎡,容積率2.0。該地塊規劃11幢17層住宅,其中有一棟3層配套商業,一棟2層配套商業,1個K型站,5個P型站,居住區1個生活垃圾房、建筑垃圾堆放點及綠化垃圾堆放點,商業區一個生活垃圾房及一處建筑垃圾堆放點,2個門衛,地下非機動車庫夾層及地下機動車庫。
其中,1#~11#住宅主要預制構件為二或三層以上全部外墻部件、四層以上局部內墻部件及標準層樓板。預制率達到40%以上。
由于在設計、施工和運維各階段均有BIM應用需求。通過建立基于BIM的信息模型,在設計、施工和運維的數據共享和集成管理,從而實現可視化,為項目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應用BIM技術的建筑面積為155634.04㎡,各部門均有相應人員對BIM技術較為熟悉。
由于本工程屬于裝配式保障性住房,相較于傳統現澆結構建筑的建設流程,預制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工作主要有幾個特征:流程精細化、設計模數化、配合一體化、成本精準化和技術信息化。這類住房在施工時容易受技術水平、生產工藝、管理水平、生產能力、運輸條件、建設周期等因素影響,所以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建設、設計、生產和施工等單位精心配合,協同工作[1]。
上述一系列的特點,也是本工程的難點,建筑施工工程目前已引入BIM技術可以幫助解決一系列問題,工程難點對應的BIM技術應用點如下表:
2、BIM在現代房建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要點分析
基于BIM的現代房建施工管理是一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表現,也是實現管理創新的主要渠道。以下筆者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就BIM在現代房建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要點展開分析。
2.1 BIM技術特征
一是可視化,BIM技術可以改變用施工圖紙平面,展示建筑設計的情況,讓專業人員通過BIM技術構建復雜施工結構。BIM技術可通過三維模型實現對建筑實施的立體展示,有利于工作人員對建筑信息作出準確的反饋,建筑信息準確也有利于進行工程的各個階段的溝通和決策。
二是協同化,協同設計不僅包含各參與方的協同,還有各個專業間的協同。項目全程應用BIM技術可以保證建筑信息的完整性,有利于工程成本管理。BIM的協同需要堅持同平臺、同模型、同數據構架,從而形成全生命周期數據信心的數據庫模型,為成本管理打下良好基礎。
三是模擬性,BIM不僅可模擬出所設計建筑的3D效果模型,還能按照輸入數據和所定的規則來模擬和操作在實際中還沒有發生或不容易操作的事物,提前發現問題并修改完善。例如,規劃設計時做日照和建筑節能模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虛擬施工。
四是可協調性,BIM模型可以提前模擬出工程實際情況,進而及早發現各專業和工種之間的沖突、碰撞和存在的其他問題。根據這些問題,BIM模型可以提供出協調數據,既可解決建筑及設備間的布局協調問題,又能解決施工方各自為政而導致的矛盾和返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變更。
五是可輸出性,BIM的數據庫內的所有數據都是參數化的,因此這些數據能用各種方式從數據庫中導出,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角度各異的各種建筑物二維圖形,設備材料表、工程量清單等Excel表格和各種電子文檔等[2]。
2.2 BIM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優勢分析
2.2.1應用可視化
BIM可以模擬出建筑效果圖、日照采光可視化模擬圖、“置身其間”的虛擬動畫等,方便業主、設計與施工等各方的溝通和交流。
2.2.2提高建筑分析能力
BIM模型模擬“真實世界”的能力,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建筑的舒適度分析、節能模擬分析、空水流等流體性能分析、環境溫度分析、可視度和噪聲分析實驗、不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建筑消防的性能化評估及應急狀態下的緊急疏散等,幫助相關工作人員設計出更科學合理及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
2.2.3碰撞檢查
將工程各專業分別構建的BIM模型整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工程統一的BIM模型,利用BIM的整體模型可以檢測出所有碰撞沖突的類型和位置,并輸出報告。有了碰撞報告,工程各方就可以在施工前協調解決存在的沖突,從而避免出現返工和損失。
2.2.4施工階段應用
施工階段是BIM展示其價值與優勢的關鍵階段。通過集成與整合進度、成本及管理系統信息,BIM模型在施工組織與資源優化、工程進度、質量和成本管理、可視化指導施工和生產及材料設備和物資的管理等方面得到了極其廣泛地應用。
2.2.5設施運維管理
工程交付時的BIM竣工模型包含了設施的空間數據、技術性能報告等所有信息,這些信息可有效幫助設施管理機構在運營階段進行設施維護和故障處置,并建立運維期的性能報告系統,從而實現高水準地設施運維管理,降低設施運行維護的成本[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某工程實踐,基于BIM技術,論述了房建施工管理創新中對BIM技術的應用思路,以更好地促進房建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最終促進整個工程在BIM技術的支持下實現管理的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興寶,劉宗輝,龔玉波,劉慶華.淺談現代房建施工管理中的創新管理[J].居舍,2020(08):157.
[2]陸志杰.淺析現代房建施工管理中的創新管理[J].居舍,2020(08):160+166.
[3]楊濤.現代房建施工管理中的創新管理[J].門窗,2019(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