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程程
【摘要】隨著工業等級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當下各類產業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對于城市發展的要求也逐漸從傳統的模式中脫離出來,不再以單一的經濟增長為本位,而是更加強調綜合要素的統籌規劃。這種變化就要求相應的城市發展也應當從傳統的模式中尋求改革與創新,要順應當下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而城市規劃設計作為指導城市開展各項活動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規劃這一環節而言,要尤為強調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將以城市規劃設計為出發點,重點就城市規劃管理對這一領域的影響進行闡述。
【關鍵詞】規劃設計;規劃管理;主要影響
現階段,我國城市發展的規模正在逐漸擴張,因此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相關主體所需要考慮的主客觀因素也就更加復雜,會面臨更為多樣的挑戰和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保證城市的開發能夠有序進行,提高城市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就必須加強對各類要素的規劃管理,及時更新城市發展的理念和思路,探尋出更為科學的發展途徑。因此,理清城市規劃管理同城市規劃設計之間的關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相關主體要重點探究規劃管理對規劃設計所產生的影響,并加以充分利用。
1、立足整體,分析原則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保證城市發展有效性的重要條件,因此無論是城市的管理還是城市的設計,都必須要以城市規劃的原則為準則,具體的原則大致可以列為以下幾個方面:
1.1相融性
城市規劃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提高城市建設的等級和水平,實現城市開發的現代化,還需要著重考慮城市居民的實際情況,要將城市的發展同居民的生活品質緊密相連。因此城市的規劃必須要具有相容性,要充分考慮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將各類不同的發展要素結合到一起,進而打造成經濟發展,有保障人文環境有基礎的智慧城市。
1.2協調性
正如上文所說,城市的發展應當綜合考慮多種方面,那么相關主體也應當認識到城市的規劃建設同城市的環境保護,在某種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既互相排斥,但也緊密相連。城市的規劃設計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然環境的本來面貌,同時也可以為自然環境的存續打造合適的空間。因此城市的規劃建設應當具有協調性,要充分考慮到各類經濟活動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并將兩者加以統籌協調,盡可能將環境破壞的程度降到最低,促進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共同進步[1]。
1.3統籌性
城市規劃建設的主體應當從傳統的思維理念中轉變出來,不能一味的要求以經濟效益的提升為核心,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對其他方面的建設。人文,自然,社會,文化,產業多樣性等等方面,都是相關主體應當全面考慮的發展途徑。因此,城市規劃建設應當具有統籌性,要綜合考慮城市長遠發展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同時應當加強對問題的審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提高城市的潛在價值。
2、探究內涵,論述關系
城市規劃管理和城市規劃設計都是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它們相輔相成,聯系緊密且不可分割。城市規劃管理是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基礎,只有完成管理的工作才能為設計任務的開展提供更為清晰的理念和思路,才能夠推動相關主體更為有序地落實設計階段的各項工作。同時,城市規劃設計也是城市管理升級的保障,設計工作的有效性能夠鮮明體現出管理的水準和質量,能夠推動管理向著更為先進的方向發展,進而推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優化[2]。也正是因為如此,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才不能將這兩者忽視,應當著重考慮兩者之間的正比例關系,若是在規劃的過程中忽略了管理,或者是在管理的基礎上忽略了規劃,那么城市建設的效益就會大打折扣。
3、縱觀整體,分析影響
根據上文中所論述的幾方面要點,可以大致將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影響列為以下幾個方面:
3.1支撐作用
正是因為城市規劃管理的貫徹落實,才能夠將城市規劃設計的價值進一步發揮出來,后者是前者的重要支撐和載體。由于城市規劃管理具有十分明顯的相對獨立性,因此其具體工作的開展也應當有別于其他方面的活動,規劃設計工作的落實能夠為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據,能夠充實管理的內容[3]。現階段,我國城市發展的主流趨勢是向著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因此相應的規劃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也必然會引進更為先進的理念和系統,建立新一輪的體系和制度。而這些基本框架的構建,也能夠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和支撐。
3.2優化素質
城市規劃設計貫穿于城市規劃管理的全過程,因此城市規劃管理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選擇和分配相應的設計隊伍來保證后續操作的順利進行。在這樣管理人員到位,并且設計任務分配完畢的基礎上,設計主體就應當以規劃管理為出發點,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以此作為設計工作完善的基礎和主要動力,推動城市規劃設計能夠向有序且和諧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在規劃管理的過程中會受到傳統模式和思維的影響,因此在工作中也會積累一些弊端和不足,所以思維的更新和理念的改革也勢在必行。管理模式的創新也可以直接促進設計模式的進步,能夠推動設計主體以更為先進的思想來看待城市的發展,更為客觀地考察城市的基本情況。因此,城市規劃管理工作能夠從思想和行動上共同優化設計主體的素質[4]。
3.3方向引導
正如上文所說,城市規劃設計需要遵循綜合性和協調性的原則,這就要求設計主體要重點考慮城市當下的主要問題,并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找出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以環境保護為例,如果城市的規劃設計是以環境的保護和開發為主,那么就需要設計主體同管理主體之間進行交流,特別是前期交流,進而保障規劃設計可操作,可落地,以此來推動環境管理的進一步強化,只有在管理到位的基礎上,才能落實設計的思想,推動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因此,規劃能夠為管理提供指引和依據。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管理和城市規劃設計是同一層次內容的兩個方面,兩者都鮮明體現出城市發展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加強這兩方面的協調與合作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這不僅是提高城市建設水平的應有之策,也是推動城市多樣性開發的有效措施。在實際規劃的過程中,相關主體要從主觀和客觀上共同落實管理與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探索出能夠適合城市發展特點的基本路徑。城市的長遠發展任重且道遠,要堅持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李鑒儒.分析當前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J].建筑與裝飾,2019(11):116-116.
[2]錢蔚.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分析[J].藝術品鑒,2018(10X):83-84.
[3]王馳.淺析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
[4]姚斌.基于城市規劃管理實踐的“貼線率”指標探討[J].城市地理,2018(4X):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