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
【摘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已不單純的滿足于吃飽穿暖的生活,開始對生活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居住環境方面,對小區內建筑的規劃和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在選擇住宅時已不僅僅是考慮到室內的環境,更多的是考慮小區的整體環境,一個自然、和諧、環境優美的小區能為居住的人創造一個宜居的空間。所以在現代住宅小區的建設規劃中,更注重于對城市現有資源的利用,同時又使住宅建設與城市整體環境能夠達到協調,融為一體。
【關鍵詞】現代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
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化小區建設規劃設計中的總體規劃不僅要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建筑及其景觀的合理設計也不容忽視。隨著當前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舒適性、環保性、便捷性等要求越來越高,在現代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要加大規劃建筑設計的力度,更注重整體協調性和細節,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做出更好的規劃設計方案。本文就現代住宅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理念展開了分析。
1、現代住宅小區建筑的規劃
對于現代住宅小區而言,為了做好規劃工作需要全面了解住戶的實際需求。對住宅小區建筑進行規劃之前,需要全面展開市場調研工作,立足于市場需求變化等設計出合理的方案,確保規劃方案的實用性。為了建設出高質量住宅,設計是關鍵,所以,要對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給予高度重視。不僅如此,住宅小區建筑還要具有良好的經濟性、環境性,除了可以讓住戶向受到優質的居住環境,還可以體現現代化理念。對住宅小區進行規劃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基礎設施完善以及功能多樣化。為了合理擴大交往空間,應該對住宅群體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院落功能。在住宅布局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現階段比較常見的就是組團圍合式,該種方式能夠有效節省住宅的用地面積,也可以優化園林設計,對小區環境也可以改進,基礎設施能夠實現集中化,為住戶的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體現現代人本思想理念,應該設計鄰里互動交流的空間,這樣可以促進小區住戶的情感交流,營造了良好的小區氛圍。在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還需要從建設場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除了要考慮地形、氣候以及水文等諸多影響因素,還應該考慮到人們的需求,盡可能提升住宅的舒適性,實現住宅建筑的最大化社會效益。
2、住宅建筑規劃布局
2.1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間組合
住宅小區的平面布局要充分的考慮到節能的需要,增加太陽光的利用,所以在朝向選擇上多以南及東南的朝向為主,由于東西向不利于接受到日照,所以在選擇上盡量避免。由于南方夏季較為炎熱而且時間較長,所以在朝向選擇上盡量以夏季主導風向為宜。在平面布局上,重點進行朝向和間距的考慮,避免住宅接受日照時有遮擋的情況出現,使太陽光能夠充足的照射在建筑物的南墻上,確保對太陽能的有效利用。建筑物的布局和組合還要充分的考慮到地形及地貌的特點,對建筑物的高度、長度和深度進行確定,減少旋渦區所帶來的影響。注意小區內部的通風。通常情況下需要建筑物的長度不能太大,進深可以適當深入一些,在空間組合上需要高低建筑物錯綜分布,而且在夏季主層風的迎風面布置為低建筑物,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小渦流區的范圍,確保空氣的質量和夏季熱量的迅速流通,使后排建筑處于良好的通風和熱環境條件下。
2.2步行系統
在本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道路系統采用人車分流的形式。人行道及車行道的布置形式為環形,業主在進入居民樓前先通過藤蔓纏繞的小區景觀步道,然后再從全開放空間中逐步進入到半開放的空間中。半開放空間當中的景觀呈現出相互依存關系,既能各自為一體,又能充分利用中心水景綠地而融為一體。因此,景觀與建筑物之間又可以隨著居住者的移動相互轉換,進而創造出效果極好的室外空間。
2.3建筑色彩
建筑的色彩不僅給人視覺上效果,而且與節能息息相關,深色的外立面有利于更好的吸收熱量,儲備熱能,而淺色的外立面墻體則可以更好的反射熱能,不利于冬季的蓄熱需求。所以建筑的色彩在選取上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來進行合理的選擇,確保實現節能的目的。
3、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
為了建設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的高檔住宅區,住宅區的布局應合理、科學規劃。
3.1注重以人為本
從“以人為本”開始,建筑與環境并重,現實與適當超前相結合,一般來說,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應做到近20到30年內不落后,如有必要,可以對其進行改革和改進。住宅的內部功能應主要從改革開放前的在較低經濟水平背景下,解決人們“獲得生存空間”的基本生存問題,發展到現在,滿足人們追求舒適生活的需求,使其作為生活和定居點的功能不斷發展。除了小戶型、安置房和廉租房等類型的住宅,如今的住宅應該讓人享受更加舒適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大更多的房間,如學習室、健身室等,以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健康(運動、保健)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溝通需求、休閑需求等。當然,所有這一切都應該在經濟可承受的條件下實現。
3.2合理的功能布局
定居點的功能區域應具有豐富的層次結構和獨特的布局結構,妥善進行安排。住宅區主要以住宅為主,但教育、醫療、文化娛樂、體育、交通、景觀等功能區也要圍繞住宅中心,并根據需要合理安排。住宅樓投影面積所占面積的比例(密度)應控制在30%以下,綠化土地一般應超過35%,并應盡可能擴大,一些優質住宅區已達到50%以上。綠地應按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分布。
4、商業配套設計
住宅小區公共建筑設施需要充分滿足社區居民的日常需求,同時必須輔之以休閑文化設施,作為城市的縮影,設計覆蓋各種店鋪,并在設計上,充分體現現代建筑的特點,如使用大面積的玻璃窗,以增加商店的關注度,促使居民形成健康時尚現代生活方式,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社區中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相對較好。道路周圍有許多低層店面,可以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務。社區內部設有棋牌室、健身房、兒童設施和物業管理中心,為居民提供非常便利的服務,方便生活和娛樂。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現代住宅小區來說,在設計規劃中需要體現時代性特點,設計理念應該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對小區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豐富小區住宅功能,在整體上提升建筑物的美感。此外,在盡量滿足住戶的合理需求的基礎上,還應該體現小區住宅的特色風格,與周圍環境保持和諧,從而提高現代住宅小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峰.淺談現代居住小區規劃建筑設計的新理念[J].居舍,2018(3).
[2]趙海波.淺談現代化小區中的建筑規劃設計[J].科學與財富,2017(16).
[3]黃靖雅.現代居住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理念探索[J].住宅與房地產,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