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
【摘要】近年來,伴隨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公路工程規模持續擴大,社會對公路工程招投標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招投標作為科學合理的工程承發包方式,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推行實施,逐漸規范我國工程招投標市場,有助于形成依法招標的意識。與此同時,受市場競爭激烈、資金密集及建設投資龐大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公路工程招投標環節出現各種問題。因此, 本文以公路工程招投標為切入點,分析其常見問題,然后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以期提高公路工程招投標的工作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公路工程;招投標;常見問題;預防措施
自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公路工程數量漸漸增多,社會對公路工程招投標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標準。公路工程作為交通運輸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質量直接決定交通運輸系統的運轉有序性,而招投標是最為合理的工程承發包方式,往往被視為工程施工建設的首要環節。一旦忽略招投標環節則無法選擇出施工經驗豐富且資源優質的施工單位,難以保證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1]。同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公路工程招投標環節仍存在著較多問題亟待解決,造成不具備技術資質的施工單位取得中標資格,埋下工程施工安全隱患。鑒于此,本文針對“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1、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常見問題分析
1.1資格條件問題
公路工程招投標文件內容規范性不足或招投標代理機構人員法律意識、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過于低下均存在造成招投標人資格條件設定不夠規范問題的可能性。同時,招投標人資格條件以信譽及資質為集中體現,一旦招投標期間出現信譽或資質設置過高的問題則極易引發潛在投標人的質疑,甚至引發各種爭議性問題,導致潛在投標人借用過高資質進行投標,大大增加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難度[2]。此外,招投標期間極易出現投標人設置資格過低的情況,導致參與投標的低資質建設企業數量大幅度增多,無法保障設備、管理水平、人員及工程建設資金等物質投入基礎。
1.2評標辦法問題
交通部門相繼頒布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公路工程施工招標評標以合理低價法或技術評分最低法為依據進行評定”,而對于技術復雜且工程規模龐大的特大型公路工程則建議其采取綜合評分法,技術簡單且規模小的公路工程則建議其采取最低投標評價法。具體實踐期間常規施工難度的工程項目選擇綜合評價法進行招標評標,極大程度上提升合理低價法或技術評分最低標價法的評定難度及推行難度,極大程度上增加招標人設定評標因素的主觀性,反而促使評標辦法喪失原本的合理性及公正性。此外,除對比評標辦法外,全面了解其應有優缺點,立足于具體法律法規及工程特點能選擇出合理的評標方法。
1.3違規投標問題
受公路工程項目數量漸漸增多的影響,越來越多施工單位廣泛參與投標環節,造成工程投標市場處于混亂狀態,存在引發投標人間相互串標圍標或借機串通抬高標價情況的可能性。同時,公路工程招投標期間,招標人與投標人間出現相互串通的行為則促使工程招投標過程喪失原本的公正性及公開性,大大加劇腐敗風險,并且串通抬高標價時部分投標單位可能出現故意壓低條件反襯其它中標單位的行為,例如:經營業績及技術資質等,反而嚴重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的工作秩序[3]。此外,工程違規招投標現象的形式相對豐富多樣,嚴重損害擁有公正競爭權力的投標者利益,甚至擾亂市場的合法性及嚴肅性。
2、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常見問題的預防措施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需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這樣才能夠提高公路工程招投標工作的效率及質量。總結起來,具體預防措施如下:
2.1加強市場秩序維護
合理運用有效的法律手段能創設良好的公路工程招投標環境,而強化監督管理的工作力度無法脫離制定規范健全法律法規及制度規定的支持,方可實現保證工程招投標工程規范有序完成的目標。同時,利用法制化的管理手段,能極大程度上擴大招投標監管的工作強度,真正意義上做到全過程監督管理工程招投標過程,并且加大對事后監督的重視程度,嚴格規范工程招投標備案的操作流程,提前備好評標工作報告、招標書面報告及招標文件等信息,及時向具備招投標行政監督職責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予以備案處理[4]。此外,不得脫離國家或省級交通運輸單位所發布的招投標文件,盡量做到符合具體規定標準。
2.2推行全程監督機制
公路工程招投標環節中評標專家不止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更需要具有較強的業務水平及職業道德標準。因此在實際招投標期間,相關企業必須秉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將技術型專家人才納入評標專家庫之中,持續更新專家庫的人員構成,貫徹落實優勝劣汰的工作原則,及時淘汰專業素質低下且技術水平不足的專家評標人員,吸納更多的高素質綜合專家進入評標專家庫之中,促使評標專家庫趨向健全完善,完全符合公路工程招投標的人才納入要求。同時,工程招投標期間評標專家肩負起自身工作職責及崗位責任感,以科學擇優及公正公平的工作理念為參照依據,不得出現徇私舞弊的個人行為。
2.3創設優良外在環境
公路工程招投標期間以營造公正公平招投標大環境為前提條件,促使其全過程趨向公開化及透明化。由此可見,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手段,搭建覆蓋全國的招投標管理系統及信用評級體系,將招標項目由立項、備案、專家抽取、開標、評標及公式等招投標環節向電子化方向轉移,真正意義上做到全程監督及全程管理。同時,為了改善公路工程招投標外在環境,必須及時公示招投標全過程的信息數據,積極主動接受大眾監督及管理,便于及時發現各種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此外,大力推行崗位責任機制,一旦出現各種問題則及時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再根據法律法規進行懲處,以此使崗位責任機制的作用效力得到有效體現。
結語: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招投標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首要環節,而忽略招投標環節則可能埋下工程質量安全隱患,造成不可預估性損失。因此,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全面分析公路工程招投標環節的現存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方案,側重于維護招投標市場秩序,大力推行全過程監管評標模式,為建設企業及工程招投標市場營造出風清氣正的外在環境,對于保證工程招投標市場運行秩序及穩定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梅赟超.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J].交通世界,2019(33):130-131.
[2]劉旭佳.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J].科技風,2019(24):128.
[3]陳冬梅.公路工程招投標中的常見問題及預防對策[J].交通世界,2019(23):169-170.
[4]張曉萍.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常見問題及預防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