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建筑結構出現縫隙的狀況,這些都是后澆帶在施工過程中受到溫度、沉降差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在施工過程中作為建筑施工很重要的后澆帶施工技術而言,要充分保證其施工技術的合理性,明確施工技術要點,發現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問題的關鍵點,從而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本文就房建施工過程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房建;后澆帶;施工技術
后澆帶施工是房建施工人員根據工程的施工需要用混凝土澆筑的一種結構體,在房建施工中是一項重要的技術,它不僅僅能有效改善建筑主體結構的沉降問題,還能預防和解決建筑施工中出現的裂縫問題,這樣能有效保證房屋施工質量,還能為施工帶來方便,是現代房建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技術。
1、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概述
后澆帶技術是指在房建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現澆混凝土因為收縮不均勻、溫差等原因產生裂縫,而產生這些裂縫對混凝土施工不利,按照施工要求和施工技術規范來看,在基礎底板、墻體和梁的相應位置會設置很多臨時的施工縫,通過這些施工縫的劃分將建筑結構劃分為多個部分,然后在內部構建的外力作用下,內部結構實現收縮,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在澆搗施工縫的混凝土,這樣就使得整個建筑不同結構連接為一個整體。
2、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作用
在現實施工環境中來看,后澆帶技術的主要功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解決沉降差的問題,沉降差主要是在高層建筑中表現較為明顯,而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主體與裙樓的結構和基礎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考慮到在施工過程中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受力情況出現,就會引起建筑主體的沉降。一旦出現沉降差的問題,就可以利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將基礎和結構二者分開,分別計算沉降量,這樣能夠減少甚至可以避免沉降對建筑結構的影響。
(2)減小溫度收縮帶來的影響。對于混凝土澆筑而言,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的一到兩個月內,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性,硬結收縮的問題就會出現,并且會在混凝土結構內部產生溫度差,一旦外部溫度超過了混凝土本身的承受能力極限,就會產生裂縫,而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給混凝土提供充足的空間來預防混凝土結構的收縮,使得溫度產生的效應對結構的影響減少,從而實現混凝土結構對溫度的抵抗,保持結構本身的狀態。
3、后澆帶技術的設計要點
后澆帶技術在房建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合理設計,把握設計要點,找到關鍵點,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后澆帶施工在設計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應力釋放;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設計要點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釋放對應力,在施工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將釋放應力作為主要的設計要點,在結合抵抗應力的前提下,將應力作為主要考慮因素,從而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這樣能夠有效確保建筑工程的強度,提升房屋的質量。
(2)圖紙預留;在房建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工程設計的可靠性,只有可靠的設計才能被施工采用,只有可靠的設計才是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的依據,按照相關技術參數的設置設計,這樣才能滿足施工設計要求,才能設計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圖紙。而結合建筑設計的要求,做好后澆帶施工預留圖紙時施工的一部分,它能為實際施工提供有效的參考指導,實現指導作用。
(3)間距控制;在后澆帶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合理設置間距的問題,在一般情況下,矩形建筑的后澆帶不能超過40cm,并且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筑設計本身的要求,從而才能控制其間距的合理。
(4)地點選取;在對后澆帶進行布置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確保其處于混凝土構件所受力量最小的位置,唯有如此才可以確保建筑主體的穩固,通常狀況下,會在梁與板反彎處附近設立后澆帶。
(5)斷面形式;要想保證混凝土的建筑結構主體的質量,在設置后澆帶斷面形式時就必須要保證混凝土結構斷面形式一致,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受力集中造成結構變形,從而避免后澆帶完成后出現的直縫,影響混凝土主體質量。
4、后澆帶施工技術要求
4.1材料選擇
要想保證混凝土材料不會出現收縮的狀況導致出現沉降差,就必須要選擇好后澆帶的材料。在材料選擇前首先要將裂縫清洗干凈,將多余的積水全部清理之后,保證后澆帶施工位置超過一天以上的保濕處理,在選擇材料時盡可能選擇收縮情況小或者不會出現收縮情況的材料。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后澆帶的強度,可以在選擇好的后澆帶的施工材料中添加一些減水劑,按照科學的配比來配置進行合理的振搗,這樣能有效降低縮水現象出現。其次,不僅僅要對減水劑進行合理配置,還需要對混凝土的比例進行合理配置,保證施工混凝土比例合格,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混凝土不會出現裂縫。
4.2位置選擇
施工期間后澆帶的地點選取十分關鍵,一般在選取過程中首選混凝土架構所受力量最小的地點,對于剪力墻架構施工期間,一般不可在中心地點設置后澆帶,應當在模板架構受力最小的地點進行施工,如此可以防止由于剪力太大而影響到混凝土架構的整體受力,進而確保后澆帶作業的順暢進行。
4.3寬度和間距
在建筑施工中的后澆帶技術中,為了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結構的完整性,盡可能保證不要將建筑結構切割為單獨的個體,不要將建筑結構的整體分割為沒有聯系的模塊,而如果有切割的必要需要在合理的計算情況之下進行。一旦建筑物后澆帶跨度較大,必須要將鋼筋切斷然后等后澆帶澆筑以后實施焊接處理,這樣能夠有效的對樓板結構進行加固處理,使其不會出現結構下垂彎曲的狀況。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確保建筑結構的完整性,要選擇好后澆帶的寬度,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建筑物體的切割。關于建筑作業后澆帶的間隔距離,應當將施工圖紙作為設置標準,當施工圖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預留狀況的時候,需要依照施工圖紙的要求進行實際作業,如此可以確保建筑架構剛度達標,然而比較來說,施工間距如果需要調整,可不依照施工圖的留設調整,但是需要按照實際情況而定,但不能隨意改變。
4.4斷面和時間選擇
選擇斷面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選擇斷面的時候,要參考混凝土結構斷面,要確保二者保持一致,防止應力集中導致整個建筑結構變形,也使得澆筑后澆帶直縫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避免,這也是避免澆筑帶出現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其次在施工時間也要注意,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進行施工,而是有相應要求的施工時間,這是因為混凝土結構構建的時間大約需要兩個月左右,而對于低于二十二層的高層建筑來說,裙樓建筑和基礎結構要在完成沉降以后后澆帶的施工才能繼續,而這些樓層的裙樓和主體結構的建筑是同時施工,而裙樓施工的總量要明顯比高層建筑的主體結構施工量小,所以這時候后會出現裙樓比主體提前竣工的情況,這樣裙樓的沉降就會比主體沉降時間提前,而最后沉降量裙樓也會少于主體結構的沉降量,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施工時間要格外注意。
4.5預設模板和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澆灌之前,應當預設鋼絲網型的模板,如此可以讓模板構成勻稱統一的鋼絲網格架構,如此還可以確保預設模板的剛度狀況、穩固性達到有關要求,強度符合設計標準,防止由于高層建筑物主體架構和裙樓連接跨度太大致使地下室梁所負擔的負載高于支撐件,進而導致支撐扣件損壞。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灌過程中,應當依照設計圖實施澆筑作業,一旦擅自改變施工圖紙就會影響建筑質量,甚至導致整個建筑的不穩定性。例如在鋼絲網模板施工時的側面壓力,要嚴格控制其側面壓力,保證其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波動,在后來的混凝土施工程序中,需要將混凝土振搗,避免過震的情況發生,以免損壞模板內的鋼絲網結構。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一點的是,要注意模板與施工機械之間的距離,避免發生水泥漿液流失的情況發生,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5、后澆帶質量控制要點及養護
后澆帶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對其質量進行把控,主要需要把控以下幾點:1.施工縫,在混凝土滿足初凝條件的基礎上,針對鋼絲網垂直的施工縫,通常會在結構中帶有雜物,所以需要用壓力水進行沖洗,在混凝土凝固以后把鋼絲網卸載下來,并重復用高壓水重復清洗外部結構。硬化部分混凝土的外部要實行鑿毛處理,針對完整度不好的蜂窩和孔洞,要根據相應的要求處理。2.鋼筋尺寸;鋼筋尺寸形狀也是需要控制的,要保證使用鋼絲網片與鋼筋兩者之間是否連接緊密扎實,這樣能提高后澆帶的防水能力,但在實行這個操作過程中要根據采購鋼筋的質量來確保,保證其折彎程度在承受范圍之內,不合格的鋼筋要及時更換,防止影響澆筑效果。3.支模順序,后澆帶澆筑混凝土不是直接倒置就能達到設計要求的,需要進行支模,并且要保證支模與拆模的過程中避免經常擠壓支模系統,避免其穩定性和承受能力受損,要保證在沒有達到混凝土強度之間不能拆模。最后,后澆帶施工完成之后要多加以養護,避免雜物或者水在縫隙中停留時間過長,避免后澆帶縫兩端或者兩側位置的擋水磚,要將防水砂漿涂刷在內壁上,這樣才能起到養護的作用,在養護過長中一定要對工作復雜,要按照技術施工規范,避免影響工程質量。
結語:
后澆帶施工技術是房建施工中必要的一環,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保證完善施工設計,按照施工圖紙施工,并且要注意后澆帶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進行改善。在后澆帶施工完成之后多加以養護,避免出現裂縫或者沉降的現象,從而由此來確保房建施工的質量,以確保施工滿足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馬嫻.復合地基高層結構沉降及后澆帶設置問題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04).
[2]邱真真.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17).
[3]王東苗.關于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6(08).
作者簡介:
曾偉,男,漢族,1983年11月生,湖南長沙人,本科,主要從事房建施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