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濤
【摘要】隨著我國國家實力與經濟水平等各方面的顯著提升,各行各業的工藝與技術也加快了進步的步伐,尤其我國的建筑工程領域中各類的設計技術與施工手段開始迅猛發展與進步。如今在全國上下各個城市中都存在著高層建筑物,但在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中還是存在著一些設計與施工手段的不足之處,比如高層建筑物出現的開裂與滲漏現象,這也是我國建筑工程行業出現的普遍通病,這種開裂和滲漏現象的出現,給很多人的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的同時,還造成了經濟上的直接損失。為此,本文將對高層建筑工程中的防水增強層的設計與施工技術展開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防水增強層;設計與施工技術;探究實踐
在高層建筑中由于應力過于集中,從而導致了部分位置的防水層經常出現變形,或因雨水的沖刷過早出現局部損壞等現象的發生,所以施工人員常常需要對沒有到達使用期限的防水層進行整體的返修,這種現象不僅對于建筑物造成了安全隱患,還造成了人力財力的浪費。針對此現象,當對防水層在進行設計和施工的過程的時候,可以對防水層容易出現損壞的局部位置設置增強層,從而起到對防水層加強和保護的效果,這樣也使得防水層的使用期限出現了質的提升。但是針對于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現狀來看,在實際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時,因為許多施工單位都缺乏對防水增強層這一方面的重視與關注,所以很多防水層出現損壞和變形這些現象依然沒有改變[1]。
1、防水層與增強防水層含義
1.1防水層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防水層來說,并不是所有具有防水能力的材料設置在其中就被稱之為防水層,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層不但應該根據防水主體的要求與特征進行選擇,還需要具備抗壓性、抗腐蝕性、抗物體穿刺性、抗高低溫度和抵抗高低溫度下的產生各種變化等各類的特性,但是這么多的性能不可能只出現在一種材料中,所以就需要用多種具備各種特性的材料合在一起,從而滿足防水功能和其他各項要求。
1.2防水增強層
防水增強層是指在對于防水較薄弱的位置來設置一處增強點來增強薄弱位置的防御性能。在高層建筑中需要增強的位置有很多,比如板端縫、屋面天溝、檐口、水落口、地漏、壓頂和防水層收頭等位置,而增強層中的設計有卷材增強層和涂膜增強層等技術[2]。
2、防水增強層的主要位置
2.1板端縫
板端縫是處于樓板支撐段端和屋面間板縫的之間,對于板端縫的防水層設計,無論裝配或是現澆結構板,都會在重力下使板端負彎矩的現象出現,還會在版面的下端產生裂縫。如果在砂漿或者混凝土等裝飾材料中,最終也會因為溫差的原因產生變形和更加大的裂縫,并且這種現象也會出現在裝配式板中。通過具體推算后得出,如果在6m的屋面板中,會有11mm的裂縫出現,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出現7mm的裂縫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如果使用現澆的結構板的話,也會因為鋼筋的連續性從而產生裂縫。因此在設計防水層時,增強層一定要具備良好變形性能,我們可以使用卷材增強層與涂膜增強層這兩個方面進行。
在卷材增強層的方法中。增強層的主要材料采用卷材來進行,同時在板端處設置高分子的卷材和厚改性的瀝青,或利用壓敏性,粘貼在防水層中并進行大范圍的鋪設處理。
涂膜增強層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涂料,通過在涂料中加入胎體,然后選擇具體良好兼容性的聚合物改性瀝青涂料或者高分子的涂料,然后在250mm寬度的板端縫位置先涂抹隔離層,而后待隔離層干燥,在對板端縫采用一布三涂的方法進行涂抹防水材料,最后在對其進行大范圍的防水層施工工作[3]。
2.2屋面天溝及檐口
在屋面天溝和檐口處,也是需要施工人員特別關注的位置。這些位置的防水層不僅在平時就容易產生變形現象,當經過雨水的沖刷后,也會造成變形現象的發生,而且因為環境及天氣氣候的變化,都會影響建筑的防水性,所以在很多工程的防水層出現滲漏情況,都是因為在溝中的防水層提前失去作用而出現此情況的。所以施工人員要在天溝這些位置,進行防水增強層的處理,但是因為天溝各個平面都有所不同,并且面積較小,使用卷材增強層技術會出現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可以使用涂膜增強層來進行防水性能的強化。
2.3水落口及地漏
通常在水落口和地漏中,其交接處會是采用兩種不同的材料,比如像砂漿和混凝土這兩種材料結合在交接處時,因為砂漿和混凝土的特性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就會出現裂縫現象。并且這個位置的施工程序較多、施工的面積又較小,還會經常出現積水現象,所以就會使其質量大打折扣。遵循節點設防的原則,可以在節點處進行密封技術和其他多個技術進行設防,并在水落口和地漏位置預留合適的距離來改變此位置出現裂縫。
2.4防水層收頭
因為防水層在不同環境和氣溫下會容易產生變化的差異性存在,比如在強風下或者雨水沖刷的天氣影響下,對于柔性防水層的末尾處會很容易出現脫層和翹邊的問題,所以造成了滲漏現象。因此,針對此現象的出現,我國相關規范標準中特別說明了在卷材收頭位置,先利用壓條將其固定,然后再使用密封的材質與施工的技術,將其封住,并且同時還要對此位置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對于混凝土也需要做好泛水處理的技術,對其使用卷材或者其他金屬進行防護。
2.5壓頂
在屋面中,最頂端的位置是壓頂處,因為壓頂是直接暴露在室外環境中的,即便使用配筋混凝土在壓頂處,也會使得此位置因為溫度和環境等因素引發變形與裂縫問題的出現。經調查統計,大約五年之內就會顯現出明顯的裂縫或其他問題。從而導致下雨時雨水流進建筑當中。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工程設計人員選擇材料作為增強層時,需要采用柔性一點并且正確適合的材料進行使用,如沒有選擇合適的材料,就會出現壓頂或者女兒墻分層狀況的發生。所以說對于現在的建筑工程狀況來看,可以在壓頂處使用聚合物水泥基涂料進行涂刷,也可以在壓頂上面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漿來當作防水層,然后在使用卷材或者涂料,來解決壓頂出現變形、裂縫或其他問題的出現[4]。
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單位一定要加強對于防水增強層的重視程度,并且還要對于這些技術加以認識與學習,從而真正將此項技術落到實處,以此來改善現如今頻繁出現的防水層損壞和變形現狀,不但使高層建筑具有強力的防水功能性,還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萬甜甜.高層建筑工程中防水增強層的設計與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3):219-219.
[2]湯軍偉,徐軍陽,陳紅英.高層建筑工程中防水增強層的設計與施工[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2,19(5):48.
[3]葛長軍,于洋.建筑防水工程附加增強層施工的研究和探討[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7):225.
[4]趙燦.論建筑防水工程增強層施工技術[J].環球市場,2018,(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