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鐵平
【摘要】環境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話題。中國的“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了開發資源以節約生態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在我國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文明”的概念。根據經濟發展目標,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必須互相兼容,兩者的相互結合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然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經常出現在市場經濟中經常出現沖突問題,需要我們引起足夠關注。
【關鍵詞】環境保護;經濟發展;雙贏;績效實證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中國2019年的GDP總量為99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時,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體現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趨嚴重,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出現的環境問題,現在已經集中出現在中國。根據世界環境署的最新數據,中國每年的空氣和水污染處理費用占GDP的8%。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經濟增長遠還未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
1、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規制績效實證分析
我們認為,1998年在中國實施的“兩區管制”政策旨在監測環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實驗,可以引起關注。而且在政策實施前后,為了有效區分“兩個控制區”,我們有必要確定何時實施該策略。同時根據以下策略,將樣本分成4組,每組兩次,以確定在更換對照組和更換對照組之前,是否在政策之前是否受到影響。實驗的回歸方程的形式為:
Yit=γ×TCZi×Postt+wlocX*+X'itβ+μi+λt+εit (1)
在模型(1)中,Yit這是一個變量描述,表示人均GDP。而TCZi描述TCZ城市是否引用該城市的屬性。如果我們所在的城市屬于“2主導地區”以外的城市,那么計算的TCZi=0。,則TCZi=1。Postt則指示策略發布前后的時間是否為T。如果在發布政策之前時間為T,則t小于1998年,Postt=0;如果在時間t引入該政策,則t高于1998年,Postt=1。μi為城市影響城市發展的固定效果,可以衡量不隨時間變化的城市的所有特征,例如土地、氣候和景觀等。而λt則時間代表用于控制長期因素的影響,例如有關城市發展的商業周期、財政政策和宏觀經濟波動等。εit是基于對隨機誤差項Bertrand、Dahhwaro和Murena的具體研究,分析的參數的標準誤差沒有得到明顯的減少,但是政治“兩個控件的影響力”的統計顯著性降低了,因為存在剩余序列內源性和自回歸的可能性。我們在中國的城市中進行修復了標準的城市級錯誤,并采用了多個區域性政策實施指南,接下來我們對城市發展進行了更改,使wlocX*用于管理城市之間不會隨時間變化的復雜元素。
我們調查的參數可以用來衡量“第2段控制”政策對保護環境的影響,使用人均GDP的兩個回歸方程。從人均和國內生產總值來看,使用“兩區控制”政策可以有效消除低質量的生產、技術和機械設備等的影響。這意味著明顯禁止使用劣質煤,并在城市安裝常規燃煤以及排水設備等業務。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公司技術升級和創新技術。盡管預防污染成本的稅率正在增加,但是我們認為這種經濟影響可以抵消隨著業務變化而提高的競爭力。在此過程中,公司利潤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本文研究主要使用的數據是1992年至2009年的年度調查數據,但由于今年計算出的城市數量不同,因此學者們沒有平衡的環境保護數據模型。數據不平衡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結果的計算,此外不平衡實驗數據的性質難以接近經濟分析的真實模型。所以我們需要仔細檢查回歸方程式中使用的固定效應。通常形狀固定的模型效果是
通過在上述假設下進行了嚴格的測試,我們使用“兩個優勢地區”政策進行幾乎自然的實驗來調查環境監管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個優勢地區”城市的替代方案通常是在GDP中表現出來但不可見。因此,嚴格的測試已經針對“兩控”城市的各種特征進行了測試,以解決其他地理特征(如果與山區村莊相關),城市之間的空間特征和政治因素及其他差異等。
2、政策建議
當前,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例如氣候變化、霧霾、酸雨和水污染引起的生態侵蝕問題,所以現有的工業發展模式中化石能源的使用,這需要引起整個社會的各種關注和思考,從而引入更嚴格的環境法規來改善工業生產。但是工業化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促進環境監管和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從歷史上看,環境經濟學家的理論是混雜的,如果這些差異代表了環境監管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難以有效管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1998年“兩區管制”政策生效后,大約20年后“兩個主導”城市的污染極小,很少聽到較大的污染事件,每個地區的經濟均不受限制。控區政策對經濟推動的作用在高研發密集度、高污染行業、政策執行力較強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更顯著,自從實施政策以來,我們不單單從統計學角度看環境監管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更是講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在適合當地情況時,建立準確和相關的環境政策有助于實現中國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共同發展的局面。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污染的解決方案不能在單獨使用,要實現既有利于環境保護又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形勢,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通過政府環保政策引導和公司內部變革來解決。環境政策與技術創新能夠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兩者之間又能相互影響,環保投資的增加能夠帶動技術創新,對技術創新投入的加強也能促使環境政策更加完善,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
參考文獻:
[1]吳明琴,周詩敏,陳家昌.環境規制與經濟增長可以雙贏嗎——基于我國“兩控區”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6,38(06):44-54+124.
[2]萬建香.環境政策規制對江西重點調查產業的雙贏績效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1,31(10):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