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蘇蘇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進程的迅速推進,以及新理念、新思維、新方法的不斷涌現,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信息技術教師該如何利用學生的興趣、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去組織教學,又該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呢?
【關鍵詞】 小學生 ?計算機 ?教學方法
在這一階段,學生能否形成獨立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萌芽關系到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小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外,還要讓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其善于用計算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所以,小學計算機教學的落腳點就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計算機教育的現狀
1. 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突出。計算機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積極性不高,這就導致教學的效果不佳。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計算機教師除了日常的計算機教學工作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角色,例如計算機修理工,打印員等等,這些工作往往也是計算機教師年終考評的項目,這就使得計算機老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無法專心授課。另外小學的計算機教師大多數是非計算機專業,這就導致教師的資源匱乏,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效果不突出。再加上學校對計算機教師的培訓少,計算機教師缺乏學習提高的平臺,很難提升自身的專業和教學素質。
2. 教材改版快,沒有統一的授課標準。當今的小學計算機教材是換了又換,到現在為止都換了五套教材,這些教材有的是省教版的,有的是市教版的,但是始終未見一本國教版的,這對于計算機的教學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缺憾,也是影響計算機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對計算機老師的教學也是一種挑戰。筆者認為國家教委教材審定委員會應該審查一本全國通用的計算機授課書,讓計算機老師的授課可以確定下來。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學生欲學
興趣能激發和引導人們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種事物的真相,是學習和創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導,是學習自覺性的起點。小學生只有對信息技術產生深厚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一旦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主動探究和求知欲望。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藝術魅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活潑、新奇、新穎的刺激情境,讓學生能更直觀地看、感覺,通過直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產生學習動機,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我在教學《收發電子郵件》這課時,首先播放《新年快樂》的flash動畫,引入:“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為我們身在遠方的父母、師長、朋友們獻上我們最真摯的祝福,你們認為采用什么方法最好?”接著讓學生討論并提供各種各樣解決的方法,然后老師指出他們所提供方法的弊端,讓他們認識到他們所說的各種途徑顯得耗時費力費錢。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他們那一雙雙眼眸中流露著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時機提出任務:通過發電子郵件既能夠方便快捷地傳輸文件,而且花費低廉,容量不限,又可以延時交互,與書信、電話、傳真等相比,具有其無比的優越性。同學們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急切地說:“老師,電子郵件怎么發送?快點教給我們吧!”此時,老師趁熱打鐵可進入正題,讓學生在熾熱的求知欲中進入學習過程。這時學生滿懷興趣地、輕松地進入了“角色”,教師的教學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方法
1. 培養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輕松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正是處于求知欲旺盛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一切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都有著無法阻擋的熱情。小學生的最大特點就是“愛玩”,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他們在剛開始學習電腦知識的時候也是他們剛開始接觸計算機的時候,每個孩子在新事物面前都抱有很大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教學內容要從計算機技術的變化無窮性上出發,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同時也要結合小學生多動的特性,引導小學生對計算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2. 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學習的目的是認識科學本質,培養學習能力,鍛煉自身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素質,而不是僅僅記住知識。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常常處于一個權威的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許多學生沒有自己思考、分析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只會死記和不求甚解的學習已有知識,不會舉一反三,更不用說進一步的發散、創造。如此學生思維的弱點必將更加突出,形成單一刻板的思維,缺乏創造性。因此,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突破已有思維定勢,大膽提問,引導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來解決問題,近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創造能力。
四、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上課效率。
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日常工作量大,很多事情都需要教師來做,因此就要求學校減輕計算機老師的工作量,把工作重心放到教學上。另外學校應該注重教師的交流和培訓,多舉辦一些計算機教師的培訓會和請一些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講座,促進計算機老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此外學校應該聘請一些計算機專業的人才來從事教學工作,這樣可以促進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學校要在教學安排中保證學習時間、重視學生實踐操作。有些學校的計算機課程不是主科,在日常的上課過程中,很多上課時間被其它主課所占用,這就大大縮短了學生的上機操作時間,這對學生的操作能力有著不良的影響。在上課的時候計算機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操作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基礎知識后進行上機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操作為主,老師多鼓勵學生自己操作,等遇到困難再給學生指導,這樣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操作能力。
總之,結合計算機技術軟件的特征,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掌握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可以熟練地掌握這門學科技術。
參考文獻
[1] 李威.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