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
摘 要 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內部架構及人力資源配合出現脫節以及摩擦的情況,高效的溝通手段及管理方式,對于企業能否平穩邁向下一階段至關重要。對此,本文就如何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溝通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策略:增強溝通意識、完善管理制度、營造企業氛圍以及拓展溝通渠道,以期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溝通有效性,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 企業 管理溝通 管理機制
一、引言
企業內部的管理既要有在整體方向上的宏觀調控,也要有涉及到個人的細節管理。為了確保企業中各個部門能夠以高效平滑的方式相互配合,并完成共同期望的目標,管理者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及員工之間有效的溝通策略。
二、影響企業內部管理溝通有效性的因素
(一)缺乏溝通意識
根據資料調查顯示,基層人員關注上級主管評價的比例較高,達到了67.3%,經過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影響,等級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管理者對下屬溝通時常常會處于居高臨下的狀態,而下屬對管理人員較為敬畏,更加提不起勇氣交流,對溝通產生嚴重影響。一方面,管理層作為企業的領軍人物,其管理溝通意識對于員工具有一定影響。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領導缺乏一定的溝通意識,企業運營管理處于領導下達指令,員工服從命令,執行命令的模式。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前缺乏高效的溝通,尤其體現在與利益相關的重疊性業務上,在交接和溝通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部門不主動、不積極甚至不配合的情況,企業內部溝通存在一定困難。
(二)溝通機制
在信息溝通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部分人員礙于人情而隱瞞事實,導致傳遞虛假信息,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對于企業而言,只是獲得了暫時的平和,為日后的管理埋下安全隱患。當企業規模逐漸擴大,企業結構逐漸完善的情況下,企業的組織結構層級會逐漸增加,各個部門數量也逐漸增多,在領導向下傳遞信息或者員工向上反饋信息的過程中,經過各個層級主觀性的過濾與甄別,信息內容層層傳達,可能會導致溝通失真,或者信息傳遞有誤的情況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員工執行效率,阻礙企業發展。
(三)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內部管理溝通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存在差異,其員工溝通的方式一定也是不一樣的。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溝通環境和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企業員工之間會樂于溝通和交流,也會主動向領導提出合理的建議,形成良性循環。有助于領導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四)溝通渠道
很多企業內部的溝通渠道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導致企業內部溝通混亂。一方面,企業內部沒有規范正式的溝通渠道。另一方面,大多數的溝通渠道都是從高級向低級的單向溝通渠道。缺乏橫向的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導致企業內部的凝聚力較弱[1]。
三、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溝通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強溝通意識
在企業中,普遍存在員工缺乏溝通意識的現象,因此,需要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企業制定的目標進行控制,明確考核的標準與目標,對員工更加客觀的獎勵與評價,以及提高企業內部管理共同的質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企業內部員工的溝通意識。具有溝通意識是保證企業內部能夠進行溝通的前提。增強企業管理層領導的溝通意識,領導是企業員工的榜樣,只有領導具備溝通意識,才能夠引導員工進行溝通。支付寶在泰國的早期推廣中采取渠道推廣和線下商戶拓展,為了避免遭到上級的指責,推廣人員往往“報喜不報憂”在匯報工作中只提及項目進展的順勢。對于項目的痛點以及障礙,導致了領導層也忽視了項目發展中的問題。問題的存在勢必會成為導火索,在項目推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事態的嚴重性就會展現出來。等屆時再采取補救措施已為時已晚。所以企業領導需要具備正確的溝通理念和溝通意識,企業需要對管理者進行管理溝通的培訓,培訓的第一個目標是增強管理層對于管理溝通的重視,第二個目標是使管理人員具備科學的溝通技巧,有助于在企業內建設良好的溝通氛圍,引導企業員工進行溝通,對于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具有一定作用。同時,在企業內部,需要建立社會團體,更加員工的溝通意識,可以按照籍貫劃分、興趣愛好劃分、工作崗位劃分,通過大量的社交活動,使員工在聚會中輕松愉快的交流,增加其溝通的技巧。
(二)完善管理制度
在某個知名企業中,實行2/8原則,即基層人員負20%責任,而管理人員負80%責任,使管理者與下屬的利益相關聯,充分調動溝通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體現了企業管理的特色之處。企業的管理制度是確保內部管理溝通順利進行的基礎,也是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需要企業具備合理的組織架構和科學的管理制度。第一,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對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進行梳理,明確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將崗位職責規范化。根據企業內部組織架構建立科學合理的溝通機制以及溝通制度,改善企業內部溝通效率低下的問題,確保員工溝通的高效和順利。第二,完善各個部門以及崗位的考核制度,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夠為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的管理溝通保駕護航,而且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夠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有效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例如,針對線下商戶拓展員工(一線員工)采取獎懲措施。以每日匯報原則匯報當日商拓的進展,同時提出項目存在的問題。針對有問題不及時提出的人員采取懲罰措施。同時針對積極提出問題的員工,企業按照提出問題的數量給予相應的獎勵,再針對問題召集團隊參與討論,及時解決問題,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由此可見,企業需要建立合理的人事制度,其中包括考評制度、工資制度、獎懲制度、用人制度。只有管理制度具備公平合理性,才會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在工作中處于良好的狀態,積極為企業做出貢獻,充分發揮出溝通的重要性。
(三)營造企業氛圍
在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是價值、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組織的溝通方式是形成企業文化的首要條件,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良好的企業溝通氛圍,能夠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促進員工主動溝通、主動交流,在增加員工溝通頻率(下轉第頁)(上接第頁)的同時有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首先,要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助于員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受到員工認可的企業文化,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溝通效率。其次,企業需要在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層級,有助于降低員工之間的溝通成本,進而提高溝通的效率和員工執行力。最后,管理人員是企業的方向指引,需要具有開放的思想,在平等溝通的基礎上,需要使溝通具有開放性與公正性,傾聽下屬有益的建議,重視溝通的方式。企業管理人員還需要加強與下級員工之間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應該持有尊重、平等的態度,另外,領導需要學會換位思考,在與員工溝通的過程中使用員工喜歡的方式,運用合適的溝通技巧,積極聽取員工的意見,縮短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提高溝通的效率,以此培養員工主動溝通的習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不管是任何問題的改進,都是從企業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與陳述方案的理論內容相比,其傳遞的信息更加具有說服力與影響力,在員工的觀念里,將會逐漸形成平等的溝通,從而確保企業內部的穩定和諧。
(四)拓展溝通渠道
一方面,企業可以建立內部的溝通平臺,建立完整的溝通機制,例如:頭腦風暴法等正式溝通渠道,或者是周末旅游等非正式溝通渠道,以此拓寬企業溝通的方式,使員工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在企業內部的網絡平臺上與公司管理層領導進行溝通,提升了溝通的效率和有效性,縮短了領導與員工之間的距離,目前很多大企業正在使用自己企業的信息溝通應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非正式的溝通渠道,雖然非正式的溝通渠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具有覆蓋范圍較廣、渠道較多的特點,所以,企業需要正確的引導員工使用非正式渠道,合理的對正式溝通渠道進行補充,完善企業內部溝通的方式[2]。
四、結語
運用有針對性的溝通策略不僅能夠解決企業內部的摩擦和矛盾,更能營造出和諧的工作氛圍并大大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整體凝聚力。與此同時,管理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也能夠發現并解決企業內部架構所存在的問題。企業對內部溝通管理的不斷優化和更新,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支付寶泰國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雷鑫.關于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溝通有效性的分析[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01):84-85.
[2] 畢玉海.淺析如何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溝通的有效性[J].商訊,2019(1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