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家悅 謝雨沐 張馮樂 劉佳慧
摘 要 本文從大數據背景下的區塊鏈技術著手,介紹了該技術的概念,解釋了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透明性、開放性等重要特性,引申出在此新形勢下分布式賬本的優勢會對傳統會計行業造成沖擊以及對審計行業的顛覆。
關鍵詞 區塊鏈 分布式賬本 會計行業重塑
區塊鏈技術繼比特幣后開始進入會計領域,以其分布式賬本的本質,實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審計實時監控,從而顯著提高了業務效率,降低了業務成本。雖然該項技術在會計行業的應用還未大范圍實施,但其優點已經打動了一眾會計師事務所和監管部門,德勤以此為發展基礎構建了全球分布式賬本Deloittes Perma Rec,其他會計師事務所也在進行戰略布局及團隊研發,旨在發展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結構化會計和審計服務體系。本文就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其對會計行業的重塑進行剖析思考,由此引發對會計教育和從業人員適應大數據背景的思考及建議。
一、區塊鏈的特點
區塊鏈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分布式共享賬本,它涵括了密碼學的知識,在區塊鏈中,會有多方的參加,形成很多個“點”,由這些點再連接形成所謂的“區塊鏈”。在分布式共享賬本中,共享賬本中的每一個賬頁就是一個區塊,每一個區塊寫滿了共享內容,即交易記錄,區塊緊密相連,首尾銜接,形成鏈狀結構。區塊鏈特點如下:
去中心化:區塊鏈有一個基本特征——去中心化,該特征意味著實現了分布式記賬,脫離了對中央處理系統的依賴,在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的記錄、更新以及存儲。在實現區塊鏈控制的這個過程中,由于去中心化的特點,只破壞某個節點并不能引起對整個區塊鏈的破壞,只有取得了對節點超過51%的控制,才可以掌握控制權。
透明性:在區塊鏈系統中,各個節點數據都是透明可視化的,能夠公開公正地展開,在實現區塊鏈數據的記錄、更新以及存儲過程中,在全網節點也是透明的,這都是區塊鏈系統能夠被信任的前提。
開放性:除了一些私人數據被私密化以外,區塊鏈的所有數據都對外公開,只要是對區塊鏈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查到關于任何區塊鏈的相關數據,這驗證了區塊鏈“開放性”的特點。
信息不可篡改:區塊鏈中凡是通過了系統驗證并保存下來的信息,就不會失效,且不能對其更改。除非是控制了超過51%的節點,否則僅僅更改一個節點,在區塊鏈的系統中無法產生效應。因此區塊鏈也具備著穩定性和可靠性。
匿名性:區塊鏈減少了節點間的信任危機,每個節點都可以在以匿名的身份進行各項交易。由于節點的數據交換以及交易都按照固定且預知的算法,所以數據之間的交互不需要信任,可以根據地址來進行而不用公開驗證個人身份來讓對方產生信任。
分布式賬簿:區塊鏈技術采用技術代碼、分類賬方式來進行交易數據記錄,交易之間可以通過代碼自由匹配完成。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持續更新以及滿足代碼的自動匹配,當加入一些額外信息時,可以做到延伸鏈條而不破壞已有的區塊鏈結構。
時序性:區塊鏈技術在記錄交易的過程中,加入了時間戳的結構來存儲數據,每一筆數據都被記載發生的時間,能夠得到追溯并且得到驗證,使得分布式賬簿具有時間維度。
二、區塊鏈對會計的重塑
(一)重塑會計的糾錯方式
傳統會計運用復式記賬法,出現錯賬時通常采用復核該筆經濟業務對應的會計憑證、賬簿記錄進行糾錯,通過幾種錯賬更正方法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不僅可以在時間軸上連續追溯歷史交易信息,還可以無限延展未來交易,因此在區塊鏈中每個交易發生到截止節點上,都保留著完整的交易數據,從而使現代會計具有完善的自我糾錯能力。每發生一筆交易,其確認都需要得到區塊鏈中所有節點的認可,這節約了大量人工對賬時間,提高了會計信息記錄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會計信息記錄的質量,保障了會計要素確認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二)重塑會計的計量屬性
區塊鏈技術中每筆交易的數據信息在記錄、處理、保存的過程中都經過系統上各個節點的審核,只有通過審核才可以被有效獨立保存,這使得影響會計計量屬性的因素和會計變更信息公開透明化。因此,區塊鏈透明化的特點使得會計價值計量中的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可變現凈值和現值等計量屬性更加全面、客觀、公允。
(三)重塑會計的記賬方式
區塊鏈技術因為脫離了對中央處理系統的依賴,因而可以有效解決“雙重支付”問題。“雙重支付”問題即互聯網世界在沒有中心機構的情況下,不能確認交易是否真實發生或重復確認的問題,傳統會計一般采用設立總賬科目來解決。而區塊鏈中,每記錄一個會計信息都會標志相應的時間數值,并按照時間順序在區塊鏈結構中排列,以建立完整的數據庫,而這些數據庫的數據則保存在不同的節點中,并對外公開。因此,傳統財務系統中的“雙重支付”問題得以解決,這也使得會計記賬更加不容易被篡改,降低核查成本,減少會計差錯或舞弊的風險。
(四)重塑會計的存儲方式
傳統會計信息的存儲是結構化的數據庫式存儲,而區塊鏈技術則參照會計信息標志的時間數值來存儲。由于這樣存儲的會計交易信息數據不用在固定的數據庫處理中心獲取和處理,去除了交易第三方的介入,因此具有防篡改的特點,保障財務信息的不可變更性,以利于數據的安全可靠使用。
(五)重塑會計人員的職能
傳統會計人員具備的基本職能是核算與監督,核算職能是指對經濟活動進行計量與報告,監督職能指審核企業經濟活動的合規性。而區塊鏈技術將重點要求從會計人員的基本職能轉向戰略管理能力。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將從基礎工作的記賬、報賬變成管理工作的分析與決策。因此,區塊鏈技術將對會計人員產生不小的沖擊,會計人員分析、管理和決策的能力將成為迫切要求。
三、區塊鏈對審計的重塑
(一)重塑審計效率和審計成本
隨著各個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區塊鏈采用的共識機制使得各個節點會獨立存儲通過第一時間共同確認的交易數據,同時通過計算機數據傳送接口將區塊鏈技術與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系統連接起來,完成連接之后企業的每一筆交易都會實時傳送到區塊鏈網絡中,審計人員通過該網絡可以獲取被審計單位內外部所有的相關信息,使得審計工作人員獲取被審計單位財務信息更方便,提高了數據采集環節的效率。
此外,基于區塊鏈不可篡改性的特點以及時間戳特性,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被錄入到區塊鏈網絡后難以被篡改,且數據修改要求多個參與者達成共識,單個人的操作無法改變數據。因此,審計人員避免了對企業財務數據真實性和可靠性的高度警惕性,花費大量精力和審計程序來對其進行驗證,且省略了函證這一費時又效率低下的審計方式。從而使審計人員將重點置于經濟活動本身,提高審計核查環節的效率。
(二)重塑審計模式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實時審計能夠讓審計單位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過程全流程、資金流的實時流向、經營環境變化因素等進行實時的、動態的、全流程的審計,即實時審計。實施審計模式的架構,不僅具備實時監控和預警機制,可以快速定位異常節點和風險節點,對于審計線索和審計證據的發現十分有益,能夠有效克服傳統審計方法中抽樣技術帶來的審計風險。并且進行事中監督以及事前預測,展開全面審計,實時掌握會計信息,內審和外審人員共同實時監督檢查企業賬目,從效率性和總體性方面滿足了現代審計的要求,大大縮短了審計時間、節省審計成本,保證了信息的真實完整和高質高效。
(三)重塑會計師事務所商業模式
基于區塊鏈的自動審計系統解放了傳統的人工審計,審計人員無需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進行驗證,減少了大量重復性、機械性工作,弱化了審計師傳統的監督職能,而提高高級專業能力。這種“自審計”模式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傳統的盈利模式也造成了巨大影響,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熱點,并且在“自審計”應用的研究開發上取得一定成果,可見區塊鏈不僅僅為會計師事務所帶來創新和機遇,也是對自身業務和戰略的一大挑戰。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向咨詢業務轉型,由事后審計轉為事前審計,為被審計單位提供經濟業務方面的咨詢。
四、結語
縱使區塊鏈前景廣闊,若失去人員管控以及技術的突破,以其去中心化、可追溯、匿名性的特點,也將對會計的監管技術和模式帶來不可忽視的挑戰,故而針對其存在而進行維護管控的人員仍需存在;而區塊鏈技術的興起也代表了信息數據儲存與交互的重要方向及趨勢,其分布式賬本結構化的特性將會替代傳統會計人員。如若會計人員本身的屬性被完全包含于區塊鏈會計應用中,則將逐漸地被其更為高效更為低成本的新技術所替代。所以得啟于正從概念走向應用的區塊鏈技術,會計教育與正學習從事會計的人員需要以辯證的角度,與時俱進地擴展個人更多維的學習面,重塑會計行業的普通知識范疇。本文不認為區塊鏈技術能完全地實現取代傳統會計人員,但會計人員應該去面對新技術的沖擊,適應大數據的時代背景。
(作者單位為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
[作者簡介:賀家悅(1999—),女,湖南益陽人,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信息與披露。]
參考文獻
[1] 司淑嫻.大數據時代對會計行業的重塑——基于區塊鏈視角的分析[J].財會研究,2017(09):24-28.
[2] 沈惟維.區塊鏈技術對金融會計發展的影響研究[J].金融會計,2019(08):68-72.
[3] 王焯,汪川.區塊鏈技術:內涵、應用及其對金融業的重塑[J].新金融,2016(10):57-62.
[4] 涂成.區塊鏈重塑審計[J].新理財,2016(10):28-29.
[5] 鐘瑋,賈英姿.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展望[J].會計之友,2016(17):122-125.
[6] 李一碩.區塊鏈:或將引發會計行業的顛覆性變革[N].中國會計報,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