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慶玉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大部分學生都在提早發育;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生接受到的知識越來越成人化。這些原因導致現在的學生四年級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但他們又區別于初中時期的青春期。五、六年級學生青春期剛剛萌芽,他們還愿聽從父母老師的教導,不會做出過激行為,叛逆行為也沒初中生那么明顯。但如何不能正確引導,學生很容易厭學、叛逆甚至學壞,如何才能幫助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呢?作為班主任,筆者每接一屆高年級的學生都做到以下四點:
一、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更加信任老師
現五、六年級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他們認識能力的發展及網絡的影響,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想嘗試自己做主但是又因為他們年紀太小,自控能力薄弱、做事沖動又不能正確分清是非,很容易做錯事。他們對老師尤其班主任有種恐懼,怕被我們抓到把柄。他們在老師面前都是隱藏自己的內心,行事都是背著老師的。所以我們想要了解學生的動態,知道他們的心理活動,就必須由以前傳統相處模式變成朋友式相處模式,讓學生對我們放松警惕,慢慢地信任我們,愿意將內心真正的想法告訴我們,從而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
記得剛接手502班時,有個叫小全的學生,對老師很尊敬,見到老師都會說聲“老師好”,成績不好但上課不會搗亂,就是渾身上下臟兮兮的。但一到下課或放學后就會接到他打架的投訴。筆者找他來談話他就低頭認錯,保證下次不再犯,可一轉過頭又被學生投訴。為了弄清楚原因,筆者找到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況,得知他從小沒有母親,父親又在外務工,沒時間管他,只有奶奶在家,可是奶奶的孫子孫女五六個,他又是最大的,他還得幫忙照看弟弟妹妹。去家訪時奶奶對他贊不絕口,說他聰明懂事。到底問題出在哪了呢?找他談心他只是說:“沒什么,老師,下次我不會再犯。”為了真正走進他的內心,筆者得知他下午都會在新廣場打籃球,于是,筆者每天下午抱著球去找他,剛開始他不怎么理會,甚至躲避。經過筆者的堅持,他慢慢習慣了筆者的存在。通過共同的愛好,我們成為了朋友。當筆者再問他打架的原因時,他沒有像以前那樣敷衍了事,而是說出了他的心理話:“我沒有媽媽,奶奶又老又需要照顧那么多兄弟姐妹,家里經濟條件不好自己又頑皮,衣服都是自己洗的但洗得不干凈,遭受到別人的嘲笑,不服氣所以就打架。”知道了事情的原由,筆者對全班進行了勞動教育。別看這群五年級的學生,真正會掃地、洗衣、做飯的沒幾個。筆者教他們如何快速地洗干凈衣服,如何煮飯,并要求每個星期最少自己洗衣兩次,并表揚小全,學生得知原由后都對他刮目相看,不再嘲笑他,他也慢慢地和同學融為一體。
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老師消除恐懼心理,遇到事情愿意與老師商量。老師也可以更清楚知道他們的想法,可以更快更好地幫他們指出并改正錯誤,讓他們少走彎路。
二、里應外合,隨時了解學生的動態
學生越大越獨立,越有秘密,這是他們逐漸成熟的標志。但是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做錯事。這就需要老師隨時掌握他們的動態,及時幫助他們糾正錯誤的心理或做法以免釀成大禍,同時又可以幫他們順利度過青春萌芽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想隨時了解學生的動態,這就需要在班上培養幾個得力的班干部或心腹,隨時可以了解班級動態。筆者在培養“眼線”同時一定會保護好他們,讓他們不受到傷害。因為五、六年級的學生容易沖動,容易排己,如果他們知道有學生向老師打小報告,會對這些學生提高警惕,甚至會拉幫結派排斥他們,給這些學生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筆者在從這些學生口中獲取信息的同時要保護好他們,讓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充滿歡樂。
現在這屆學生是筆者從四年級帶上來的,男孩子比較多,精力旺盛,又受到網絡游戲或家庭教育的影響不愿吃虧。別人不小心碰到他們他們就會獨自武力解決,這樣打鬧就變成了打架。筆者必須在打鬧之前就要了解班級動態解決問題。但是作為班主任同時兼兩個班數學課,不可能每時每刻守在教室,這就需要培養幾個心腹隨時報告班級的動態。剛開始沒有人愿意,覺得這是打“小報告”的行為,甚至有人說是“叛徒”。首先,筆者幫他們糾正這種思想,讓他們知道發生打鬧事件及時通知老師的好處,知道這樣做是在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思想糾正過來后,班級一旦有風吹草動學生都會通知筆者。如果是小問題,筆者并不急于處理而是利用數學課或下課時間對全班同學進行旁敲側擊,讓學生自行處理自己的問題,這樣可以逐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是嚴重問題,在處理的時候筆者從來不會說是“某某告訴我的”,而是說查看攝像、監控得到這些消息,再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團結友愛的教育。通過筆者和幾個心腹的里應外合,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打架事件,提高班級凝聚力,班級越來越團結合作,班風也越來越好。
三、大方講解,揭示青春期這一神秘面紗
由于營養過剩,學生在身高、體重增長的同時,還會出現第二性征。四年級下半年15%的女生已有了月經初潮,乳房已經進行了發育;五年級上半年已有少數男生變聲,滿臉青春痘。身體的變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現,會使部分學生產生好奇感。網絡及電視愛情劇會使男女生對異性充滿好感,甚至出一些幻想。也在一部分的學生因為以育的原因產生自卑的心理,如,不敢挺胸坐端正,不敢回答老師問題,這不但嚴重影響了成績,嚴重地會使學生出現人格缺陷。
對于這一現象,筆者利于班會課,制作好課件,大方地向學生講述這幾年來他們的身體變化,比如,女生會比男生高,男生會變聲,會長胡子,會長青春痘等情況,并告訴他們長青春痘如何護理,如何愛護自己的嗓子等,讓他們不要怕,知道這是青春期每個人必經的時期。但是女生、男生身體私密處的變化并不在班會上講解,因為他們還太小,講太多會引發他們更大的好奇心。對于自身變化會利用體育課讓男生女生分開來講,解除他們心理的疑問,正視自己身體的變化,并懂得以后如何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通過光明正大的講解,學生正視自己的身體變化,不會再胡思亂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在學習上。
四、家校聯合齊抓共管,幫學生度過青春萌芽期
家庭教育是學生的第一課堂,但作為一個偏遠的山區,大部分家長為了生計都會出外打工,無暇關注子女的心理健康,認為只要給錢不要讓他們餓著就好。有的家長為了補償學生所缺的陪伴,用錢來滿足學生的要求,但從不知道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筆者每接一屆學生都會利用班會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了解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現實,理解父母。并及時家訪,見不到家長就進行電訪,跟他們講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五、六年級學生已開始進入青春期,重視與子女的溝通,如,察覺子女變化及時與老師聯系。農村家長讀書不多,所以在電訪時要讓家長清楚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注意自身素養,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家長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相處。有空要多打電話與孩子聊天,知道他們所做所想。通過家校聯合齊抓共管,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活動和平時行為,把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和思想趁早扼殺,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萌芽期。
五、六年級的小學生正在進入青春萌芽期,這是每個人必經之路,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障礙和問題,我們要及時、正確、科學地對待,引導他們認真學習,積極面對生活,提高心理健康的穩定性和對各種有害影響的抵抗力,順利度過青春萌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