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中圖分類號】R181.3+2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23-01
脊柱脊髓損傷是損害脊柱脊髓正常功能的一種疾病,在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患者終身殘疾。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脊柱脊髓損傷術來治療該疾病。但是為了達成理想的治療效果,我們通常會在手術過后對患者進行骨科康復訓練。臨床研究表明,骨科康復訓練中設定的護理措施對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什么是骨科康復訓練,我們將對相關內容一一進行闡述。
一、脊柱脊髓損傷術后的早期護理
在該階段內,患者為了維持自身脊柱的穩定性,通常需要進行臥床治療。而護理人員則應該在該治療原則的基礎上使用矯形器幫助患者實施脊柱保護,同時還要評估患者能夠下床活動的時間。
其次,患者的呼吸穩定性一定要得以維持。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況,對于呼吸道內產生的各類分泌物應做到及時清理,避免呼吸進程受到阻礙。此外,在患者可以接受的力度下幫助患者翻身,可以降低呼吸系統發生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患者屬于高位脊柱損傷,那么在合適情況下可以采取特殊手段,即把患者的氣管切開進行氧氣輸送,避免出現呼吸梗塞和肺部炎癥。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術后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為此,應該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測量,例如血壓和心率等,同時還有尿管的出入量。
從飲食的角度來看,手術后兩天內,患者都不應該進食,直到出現腸鳴后方可喂給患者一些口味清淡的流食。
在該階段可以進行一些早期活動。如果患者在經歷脊柱脊髓損傷術后沒有造成其他部位的損傷,就可以展開康復運動:可以每天由護理人員幫助患者活動手部和腳關節,在提升關節靈活度的同時,也能避免患者發生肌肉攣縮或者是手足下垂。
二、脊柱脊髓損傷術后的恢復期護理
首先是對神經性膀胱的護理。醫護人員應當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定期導尿清潔的具體方法,不僅要教導患者家屬如何進行導尿操作,同時還要關注尿路感染的相關癥狀,通過及時清潔患者的尿路來避免膀胱受到細菌感染。此外,患者的膀胱功能需要得到準確評估,只有這樣才能依據評估結果來為其設定合理、有效的飲水排尿和清潔計劃。
其次是要對神經元性直腸進行護理。護理人員首先要依據患者的實際手術情況,對患者的直腸功能進行準確評估,并通過評估結果來制定排便練習方案,為患者排便提供科學依據。從飲食的角度來看,患者的食物中應富含纖維,該舉措能夠為腸道蠕動提供更多的動力,但同時也要注意飲食的節律性,避免紊亂飲食。
緊接著是對患者的皮膚進行護理。由于脊柱損傷患者需要臥床治療和休息,因此發生褥瘡等皮膚疾病的概率較大。為此,家屬不僅要每天擦拭患者的身體,幫助患者清潔皮膚,同時還要協助患者翻身,避免細菌滋生。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告知家屬預防褥瘡等皮膚疾病的知識,幫助家屬提升健康意識。
之后是對肺部感染的預防和處理。保持患者治療空間的室內清潔和通風,給予患者一個良好的呼吸環境,能夠為患者降低肺部感染提供有效支持。與此同時,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必不可少。必要時還可以針對患者的呼吸進行提功能性訓練。
最后是對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處理。在該階段,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身體溫度和血液狀態進行密切監測。對患者的血管進行彩超檢查后,如果發現并無其他問題則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肢體,引導血液進行回流,避免出現深靜脈血栓。如果患者已經出現了血栓癥狀,應立即進行溶栓處理并進行適度的保暖工作。
三、脊柱脊髓損傷術后恢復期康復訓練
(一)軸線翻身法。
首先把患者的兩只手臂放在胸部前方,做出交叉姿態,然后護理人員將右手放在患者的腰部,另一只手需要放在患者的肩部位置,此時另一名護理人員將雙手分別放置在患者臀部和腰部的位置,兩名護理人員同時用力即可幫助患者完成翻身操作。
(二)良肢位擺放方法。
良肢可以有以下兩種擺放方法:一,側臥位。該姿勢需要將患者的頭部墊起,讓患者向前伸直上臂,完全伸展上肢,同時將下肢彎曲,并將上身部位的下肢墊起。二,仰臥位。該姿勢需要將患者的頭部和肩胛骨分別用枕頭墊起,其次需要使用枕頭將腳踝和腳蓋兩個位置墊高,并將肘關節向前伸展。
(三)手法扣拍技術。
幫助患者調節至舒適姿態,然后護理人員將兩手的手指并攏,形成酒杯狀,然后在患者的腹部位置進行力度較小的叩擊,每分鐘大約需要叩擊一百次左右,每次叩擊應保持用力的均勻性,同時應該以患者的疼痛感為度量標準,調整用力角度和用力大小。
(四)站立訓練。
首先讓患者倒在一個電動直立床上,然后使用約束帶將患者固定在床上。之后開始將直立床進行傾斜操作,幫助患者直接站立起來。傾斜程度應保持在三十度左右,在該訓練過程中應嚴密觀測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當出現異常情況后應該立即調整直立床的傾斜程度,避免讓患者受到損害。
四、結束語
脊柱脊髓損傷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往往需要通過骨科康復訓練來完成脊柱功能的恢復。針對性的骨科康復訓練不僅包括對手、足關節等位置的鍛煉,同時還有上下肢的運動恢復。該方法能夠以加快患肢血液循環的方式避免患者的下肢出現靜脈血栓現象,在調節患者神經功能的同時還能實現快速康復這一治療目標。但需要強調姿態的準確性,避免出現其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