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中圖分類號】 R197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59-01
腎病是一種由于患者腎臟內固有的組織以及細胞受到損傷而引起的一系列腎臟病變,根據臨床治療經驗可知,患有腎病的患者絕大部分存在人體免疫功能紊亂或者異常,因此患者大多存在腎臟或者全身癥狀。了解腎病相關知識并配合專科醫生進行臨床診斷治療,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以及降低腎病的臨床發病率。那么我們應該對腎病的哪些知識進行了解呢?
一、什么是腎病
腎病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腎功能衰竭,患有該病的患者可能出現鏡下血尿、蛋白尿、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以及明顯水腫的癥狀。根據臨床資料可知,腎病的臨床分型以及病理類型較多,因此不同的腎病根據患者發病情況以及腎臟病變程度,通常治療手段、治療藥物以及治療療程也會出現不定量的變化。部分患者例如隱匿性腎小球腎炎的患者的腎病癥狀較輕,具有較好的治療預后效果,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偏向于給患者進行常規血壓、腎功能以及尿常規檢查,根據上述基本指標的變化情況,再給患者實施相應的藥物治療。部分患者如急性腎炎的患者,臨床治療中基本偏向于采取合理規范治療為主。部分患者如前頭所列舉的腎病綜合征患者,該類患者則建議在常規臨床指標檢測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但是由于現有的臨床治療技術有限,該類患者及時接受免疫治療,預后仍有復發的可能性存在。但是仍然建議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因為慢性腎炎是最常見的腎病類型,也是腎病轉歸的最后一節點,合理規范的激素以及免疫治療,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向尿毒癥進行轉歸。
二、腎臟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根據現有臨床腎病研究,我們可將腎病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歸結為以下幾方面:
(1)體液免疫介導:1)以IgE介導的超敏反應;2)以IgM或者IgG和C3介導的體液免疫反應;3)以IgG和C3介導的體液免疫反應;4)以IgA介導的體液免疫反應;5)以IgM和C3介導的體液免疫反應;6)各種免疫球蛋白參與的體液免疫。
(2)細胞免疫介導:體液免疫雖然是腎病發生的主要病理機制,但是根據研究可知,腎病的病程進展也離不開細胞免疫介導。
(3)固有免疫系統參與的免疫發病機制。
(4)補體直接介導的腎臟病。
上述的所有發病機制,均會導致患者機體的腎固有細胞活化以及腎小球炎癥的出現,因此有效的對癥治療十分關鍵。
三、為什么在臨床治療中覺得腎病的難治
腎臟病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選擇免疫治療的患者占絕大多數。但是作為患者接受治療后會對其產生幾種疑慮:1)臨床療效不佳,且毒副作用多、2)治療療程長,且總在過度治療以及姑息治療間徘徊、3)治療期間痛苦較多,且病癥仍會向尿毒癥轉歸。針對上述疑慮,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原因。
(1)機體超敏反應難以控制:超敏反應是腎臟常見的免疫反應之一,由于腎臟內存在大量的免疫復合物或者類似物的存在,因此一旦機體出現特異性結合就容易導致患者機體的炎癥反應出現,一旦這種反應過敏就容易導致患者機體出現超敏反應。并且部分超敏反應難以控制,故一旦失控將會對患者腎臟細胞以及組織造成嚴重的損害。
(2)腎臟疾病病發的因素復雜:根據現有臨床治療研究以及經驗可知,腎病的發病機制復雜,且治病機理未研究透徹,因此對于臨床腎病患者的有效治療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素。
(3)腎病起病隱匿,就診、診斷時機較晚。
(4)其他:臨床治療技術不過關、病情診斷不明確、模糊性治療等都是導致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較低的原因。
四、腎病免疫抑制治療的常用臨床藥物
在臨床治療中,腎臟疾病常用的免疫抑制治療藥物有以下幾種類型:
(1)針對細胞免疫類型的藥物:西羅莫司、FK506以及環孢素A等。
(2)針對體液免疫類型的藥物:來氟米特等。
(3)針對免疫系統參與的抑制類藥物: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環磷酰胺、嗎替麥考酚酯、苯丁酸氮芥以及硫唑嘌呤等。
腎病的臨床治療一般是基于6~8個月的常規血脂、高血壓、蛋白尿以及抗凝治療的基礎上,若患者病情未出現好轉則開始采取免疫治療。但是激素以及免疫制劑等藥物治療期間,患者的痛苦程度以及機體出現毒副作用的情況較常規治療嚴重。因此建議患者應該配合醫務人員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這樣能夠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也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的有效率,對平復患者的病情,防止疾病復發都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