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海英

【摘要】
目的:比較分析靜脈血和毛細血管血常用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差異。方法:將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健康體檢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集毛細血管血,觀察組采集靜脈血,均實施血常規檢驗,比較兩組各項血常規生理指標。結果: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MCHC)、紅細胞平均體積(MCV)、血紅蛋白(Hb)、血小板計數(PLT)、紅細胞計數(HBC)水平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均較高,白細胞計數(WBC)水平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常用血常規檢驗中靜脈血與毛細血管血所取得的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應用靜脈采血法實施血常規檢驗可提升血常規檢驗準確率,改善疾病診斷與治療工作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靜脈血;毛細血管血;血常規檢驗
【中圖分類號】 R969.4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67-02
人各項生理活動中,血液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機體運輸、調節體液以及呼吸過程中均由血液的參與,通過檢驗血液,不僅可對血壓疾病實施有效的診斷,而且可為其他系統疾病診斷提供有效信息。臨床中血常規屬于常見檢查內容的,通過對血液中血小板、白細胞等指標進行檢查,能夠有效獲知細胞分布、數量以及形態變化情況,從而為疾病診斷與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不同采血方式所取得的檢查結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從我院選取100例健康體檢者展開研究,探究分析了靜脈血和毛細血管血常用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差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健康體檢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5.3±4.9)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23例,年齡21-56歲,平均(35.4±5.0)歲。兩組比較性別、年齡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集毛細血管血,觀察組采集靜脈血,均實施血常規檢驗。觀察組具體方法如下:采取清晨空腹靜脈血,在實施檢查當天運用采集器抽取清晨靜脈空腹血,以真空采血管收集血液。采血期間,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規定方法實施各項操作,處理肘部皮膚避免,此后實施穿刺采血,采血量控制在2ml左右。對照組具體方法如下:采集毛細血管血,以左手食指內側面為主要采血部位,對穿刺部位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同時采血量控制在2ml左右。所有血液樣本均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光電ME–6410P)實施檢查,檢查各項血常規生理指標[1]。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各項血常規生理指標,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MCHC)、紅細胞平均體積(MCV)、血紅蛋白(Hb)、血小板計數(PLT)、紅細胞計數(HBC)以及白細胞計數(WBC)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錄入Excel,采用SPSS19.0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運用x2實施檢驗工作,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的情況下,表示擁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MCHC、MCV、Hb、PLT、HBC水平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均較高,WBC水平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檢查科實施時間期間,血常規屬于最為常見的血液生理指標檢查措施。近幾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以及相應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已經在我國廣泛范圍內得到了應用,尤其是在各級醫院檢驗科室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改善了臨床血常規檢驗工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而且為提升臨床血常規檢驗工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創造了技術支持。總結過往經驗后發現,實施血液樣本采集過程中,毛細血管和靜脈血管采集血液樣本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區別,所以間接導致血常規檢查結果,即生理指標靈敏度與準確性存在一定的差異[2]。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可獲知,MCHC、MCV、Hb、PLT、HBC水平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均較高,WBC水平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對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后獲知:PLT屬于一種由骨髓成熟巨核細胞胞解脫落下的小塊胞質,和人體止血工作存在緊密聯系,但發生創傷失血時,PLT能夠快速黏附在創傷部位產生止血栓子;Hb屬于紅細胞中運輸氧氣的特殊蛋白質,升高或降低均達標了機體最敏感變化,和血液疾病與出血均存在聯系;WBC具備吞噬細菌的作用,當WBC水平升高則往往表示機體發生感染,反之當WBC降低則表示免疫功能存在低下癥狀[3]。具體而言,末梢血檢測血的獲取途徑主要為手指部位血液,由于血液多來自毛細血管,出血量較小,為獲取較多血液樣本,需對采血部位進行積壓,而擠壓則會導致細胞發生破裂,繼而導致白細胞值偏高,影響檢測準確性。同理,其他各項指標也會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而靜脈血則可避免這一弊端[4]。
綜上所述,在常用血常規檢驗中靜脈血與毛細血管血所取得的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應用靜脈采血法實施血常規檢驗可提升血常規檢驗準確率,改善疾病診斷與治療工作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郝苗.靜脈血與毛細血管血常用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對比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1):4548-4549.
[2] 葛高霞,張美娟,黎青.新生兒的末梢血與靜脈血在血常規檢驗結果的比較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23):3314-3316.
[3] 藺西軍.靜脈血與毛細血管血常用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對比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7):5364-5365.
[4] 單娜.靜脈血與毛細血管血常用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對比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