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摘要】
目的:比較針灸、針刀在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間到本院治療的87例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采用隨機綜合平衡法,將研究對象劃分A組(n=43,針灸治療)和B組(n=44,針刀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B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中應用針刀治療方式,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針灸;針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69-02
在中醫學領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屬于“骨蝕”“骨痿”“骨痹”范疇,由于其發病機制復雜,很容易發生誤診情況,導致臨床治療不及時,發生致殘情況[1]。目前,在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臨床治療方式比較多,包括針灸、理療、按摩、針刀等,其中,應用最普遍的是針灸、針刀,但有關這兩種治療方式的對比研究則相對較少[2]。本研究選取病例探討比較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中針灸、針刀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的研究時間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研究對象即87例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按照隨機綜合平衡法,把研究對象劃分成A組43例和B組44例。A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45-61,平均年齡(53.42±4.3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3±0.21)年。B組患者男、女比例27:17;年齡最小者43歲,年齡最大者62歲,年齡均值(52.51±3.81)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2±0.41)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病歷信息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較。
1.2 方法
A組采用針灸治療,選取主穴、配穴,進行皮膚消毒,選取銀針,刺阿是穴,得氣后,點燃艾柱,插入針柄,每穴三壯;針刺配穴后,補瀉,取仰臥位,外展髖關節,微屈患側膝關節,針刺阿是穴、關元穴等,留針30min;輔助患者側臥,微屈膝關節、髖關節,伸直健側,針刺阿是穴、陽陵穴、腎俞穴等。每天1次,2周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B組應用針刀治療,具體如下:①體位選擇:臀部操作:俯臥位;股骨外側:側臥位;股骨溝、內收肌操作:仰臥。②定點:確定股骨頭大轉子點、臀中肌點、內收肌群點、髂脛束、闊筋膜張肌點、臀上皮神經點、腘繩肌起點。③操作過程:結束定點后,消毒皮膚,采用退出式麻醉,在各點注射2%利多卡因,各點注射劑量以1ml為宜。在X線引導下,發揮3號或者4號針刀(1mm)作用,對上述定點進行鉆孔減壓。每個療程5d,各療程間隔2d,共計治療6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劃分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未見跛行情況,髖關節正常,無痛感,下肢功能恢復,無短縮問題,X線片顯示骨壞死、骨增生硬化消失;有效:臨床癥狀、髖關節活動功能均有所改善,X線片顯示股骨頭變大或扁平,但骨壞死、骨增生硬化改善明顯;無效:臨床癥狀未有任何改善,甚至加劇。總有效率=(1-無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在統計學軟件SPSS23.0中錄入實驗數據。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通過(n,%)、(x±s)表示,各自以X2、t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提示數據之間有差異。
2 結果
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比A組高,兩組之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指股骨頭正常血液供應被破壞,引起組織壞死問題,該病在中老年群體中多發,患者股骨頭密度小,結構損傷塌陷,伴有劇烈疼痛,導致髖關節至下肢無法正常活動,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4-5]。
在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針刀治療應用普遍,其將中醫針灸和西醫手術原理結合起來,參考生物動力學作用,依次對髖關節周圍軟組織進行松解,觸激神經肌肉,在短時間內恢復髖關節生物力學平衡。髖關節穩定性由骨性結構完整度、神經調節、軟組織支撐等決定,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使髖關節周圍軟組織受到影響,發生炎性反應,引起攣縮、粘連等,導致患者的行走血管、神經受到影響。發揮針刀作用,松解髖關節囊、腘繩肌,促進炎性物質吸收,使生物力學平衡、神經功能恢復,增強臨床療效。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45%,明顯比A組的76.74%高,兩組之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提示相較于針灸治療方式,在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應用針刀治療,臨床療效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依據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的臨床癥狀、發病情況,選取針刀治療方式,臨床療效顯著,說明該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然而,由于本次研究中,選取的樣本數量太少,實驗時間短,以至于研究結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來一段時間,將搜集更多病例資料,再次開展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1] 謝利雙.針刀與針灸治療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 2016,36(10):1031-1035.
[2] 晉華程.小針刀療法聯合溫腎活血湯治療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09):132-134.
[3] 王占有,周學龍,謝利雙,等.針刀與髓芯減壓治療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5):165-168.
[4] 葛明富,許漠沙,高曦,等.小針刀內收肌松解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療效分析[J]. 針灸臨床雜志,2018,34(4):37-40.
[5] 胡阿特·哈德爾,周偉,帕爾哈提·艾買提,等.小針刀聯合運動療法治療顳下頜關節盤不可復性前移位的效果評價[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9,17(4):32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