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贇興 陳佳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HBV-DN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慢性乙型肝炎評估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間在我院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例為觀察組,35例體檢正常者為對照組。 結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IgG、和IgM水平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P<0.05);血清HBV-DN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與患者病情的輕重呈正相關。 結論:血清HBV-DN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慢性乙型肝炎進行有效診斷,反映病情輕重,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與病情監測,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免疫球蛋白
【中圖分類號】 R197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74-02
慢性乙型肝炎作為一種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其病因是因患者感染了HBV病毒,導致患者的細胞和體液免疫發生異常反應,造成免疫調節發生紊亂[1-2],病情發生可怕性的惡化,發展成為肝硬化、肝癌等,最終嚴重使患者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3]。本文旨在探討血清HBV-DN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慢性乙型肝炎評估的臨床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觀察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在19~63之間,平均年齡為44.76±7.35歲;病程病程2.9-8.3年,平均病程為5.11±1.26年。另以35例體檢正常者為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在17~62之間,平均年齡為45.13±7.55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平均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作對比,無差異性,具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中作為臨床診斷標準[4]。(2)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具有嚴重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2)對核苷(酸)類似物及相關藥物過敏的患者
1.4 方法
(1)樣本采集。
抽取研究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每分鐘5000r,離心15min,備用。
(2)檢測。
HBV-DNA水平:采用ABI 7300熒光定量PCR儀對其進行定量檢測;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應用貝克曼BECKMAN COULTER IMMAGE800特定蛋白儀對其水平進行檢測,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水平。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實驗結果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表示兩組間具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清相關指標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IgG和IgM水平明顯升高(P<0.05)。
2.2 不同病情分度血清相關指標比較
輕、中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均增加,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與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呈正相關,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具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慢性疾病,發病率高,具極強的傳染性,發病原因是因感染HBV病毒,難以治愈,持續時間長,肝細胞會遭受不斷破壞,進一步導致肝癌、肝硬化[5-6],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7]。慢性乙型肝炎發病征兆不明顯,容易被忽視,所以診斷非常關鍵[8]。HBV-DNA是乙肝病毒復制的主體,其水平可直接反映乙肝的感染情況,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呈正比[9]。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一種抗體類似物,反映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可很好的監測乙型肝炎的診斷與病情[10]。
本研究結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IgG和IgM水平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P<0.05);血清HBV-DN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與患者病情的輕重呈正相關。
綜上所述,血清HBV-DNA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慢性乙型肝炎進行有效診斷,反映病情輕重,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與病情監測,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紅英, 丁 潔, 游 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學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7, 20(8):939-942
[2] Yan YX, Gao YQ, Sun X, et al.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and hepatitisB virus infections in HIV-positive Chinese patients[J]. Epidemiol Infect. 2011, 139(3):354-360.
[3] 何文敏, 蘇 毅. IL-10和IL-17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中的研究進展[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4, 22(3):333-339.
[4] Yang HC, Shin YF, Liu CJ. Vi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J]. J Infect Dis. 2017, 216(suppl. 8): S757.
[5] 趙 陽, 姜曉明, 趙 臣. 血清HBV-DNA、ALT、AST、TNF-α和IL-10聯合檢測在慢性乙型肝炎診斷中的意義.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8, 22(7):1181-1182.
[6] 康海燕, 趙子龍, 張 志等. 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療效觀察[J]. 現 代 中 西 醫 結 合雜 志. 2016, 25(15):1653.
[7] 駱佩怡, 唐正運, 劉偉東. 替諾福韋酯單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5, (34):4216.
[8] 張小磊. 血清 ALT、AST、GGT、HBV-DNA聯合檢測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評估中的應用[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9, 51(2):211-212.
[9] Yang N, Feng J, Zhou T,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quantitative HBsAg and HBV DNA leves in chronic hepatits B patients[J]. J Med Virol. 2018, 10, 250.
[10] 楊 律, 范明亮, 許沉龍.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驗在乙型肝炎診治中的意義 [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20):5110-51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