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


【摘要】
目的:探究微型種植支抗螺釘不同植入法對正畸治療的影響。方法:將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進行微型種植支抗螺釘正畸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通過系統(tǒng)抽樣法分成兩組,實施微螺釘種植體垂直90度植入治療的30例患者歸入對照組,采用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治療的30例患者歸入研究組,分組對比患者治療后牙唇傾角、咀嚼功能以及安全性。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后下中切牙唇傾角以及上中牙唇傾角均小于對照組,上下中切牙唇夾角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咬合力以及咀嚼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均較高,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種植體松動、不適感、牙周水腫以及牙齦炎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型種植支抗螺釘正畸治療在臨床治療中的實施選擇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牙唇角異常,提升其咀嚼功能的康復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微型種植支抗螺釘;不同植入法;正畸治療
【中圖分類號】 R151.4+1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02-02
正畸治療是口腔畸形患者治療中較為常用的治療方式,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糾正畸形情況,能夠有效提升牙齒的美觀性[1]。由于正畸治療屬于新型治療方案,該療法的基礎治療能夠提升頜骨的可塑性,提高牙骨質的穩(wěn)定性,確保其在高壓力下能夠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且能夠平衡牙周膜內環(huán)境的良好狀態(tài)[2]。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開展,臨床治療中可以選擇的植入方式也越來越多,選擇相適合的植入方式對于治療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顯著的作用[3]。此次我院就將微螺釘種植體垂直90度植入治療以及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治療作為對比研究的方式進行臨床分析,并針對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xiàn)將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進行微型種植支抗螺釘正畸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通過系統(tǒng)抽樣法分成兩組,對照組(30例)年齡區(qū)間15-38歲,均值(25.69±1.52)歲,牙齒松動患者10例,牙齦紅腫患者16例,齲洞患者14例;研究組(30例)年齡區(qū)間15-37歲,均值(25.24±1.42)歲,牙齒松動患者11例,牙齦紅腫患者14例,齲洞患者13例;患者均符合正畸治療要求,均無精神異常情況,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均符合手術要求,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比較以上兩組患者基本資料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微螺釘種植體垂直90度植入治療,于患者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位置垂直90度方向將微螺釘植入,植入后1個月進行150g的支抗牽引。研究組采用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治療,手術前對患者口腔進行檢查及清潔,如患者伴有炎癥情況需要進行消炎和鎮(zhèn)痛處理,常規(guī)麻醉完成后切開植入部位的粘膜,根據(jù)治療要求對粘膜進行剝離,處理后將微螺釘種植體植入病灶位置。所有患者手術后均需告知其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清潔和飲食習慣,定時回院進行復查和抗感染處理,確保治療效果的提升。
1.3 觀察指標
分組對比患者治療后牙唇傾角、咀嚼功能以及安全性,①牙唇傾角評價:詳細統(tǒng)計患者治療后下中切牙唇傾角、上中牙唇傾角以及上下中切牙唇夾角,分組計算各統(tǒng)計均值后對比;②咀嚼功能評價:統(tǒng)計患者治療前后咬合力以及咀嚼效率,分組計算均值后對比;③安全性評價:分組統(tǒng)計60例治療后種植體松動、不適感、牙周水腫以及牙齦炎的發(fā)生率后進行組間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分析,(x±s)表示計量資料(t檢測),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x2檢測),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牙唇傾角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下中切牙唇傾角以及上中牙唇傾角均小于對照組,上下中切牙唇夾角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2.2 分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安全性?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種植體松動、不適感、牙周水腫以及牙齦炎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美觀的要求度也越來越高,選擇正畸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常規(guī)微螺釘種植體垂直90度植入治療在正畸治療中的應用雖能夠滿足治療要求,但是作用稍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在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對于治療效果以及康復質量的提升均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能夠確保實現(xiàn)口頜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平衡以及美觀。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后下中切牙唇傾角以及上中牙唇傾角均小于對照組,上下中切牙唇夾角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咬合力以及咀嚼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均較高,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種植體松動、不適感、牙周水腫以及牙齦炎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在微型種植支抗螺釘正畸治療中的應用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畸形矯正的效果,提升對牙齒、面部骨骼、面部肌肉以及頜面神經(jīng)的調整和規(guī)劃,同時能夠優(yōu)化患者上下頜骨、牙齒的關系,提升口頜的穩(wěn)定性,確保牙齒和面型的美觀。
綜上所述,微型種植支抗螺釘正畸治療在臨床治療中選擇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法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牙唇角異常,提升其咀嚼功能的康復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馮宏宇. 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療效[J]. 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7, 4(14):17-17.
[2] 盧艷萍. 牙齦炎患者應用微型種植體支抗對其咀嚼能力的影響[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v.31(10):84-85.
[3] 李薇, 于世德, 文靜, 等. 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穩(wěn)定和安全性[J]. 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7, 4(1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