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 要:在當前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鐵路企業的改革進程不斷加快,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問題進一步突出,有效的債權管理可以提升資金運作效率,強化企業防范和控制市場風險能力。本文以鐵路企業債權管理研究為核心,通過建立客戶資信評價體系,加強債權基礎管理,制定債權控制目標,構建債權績效考評制度等措施,形成鐵路企業債權閉環管理體系,強化債權清收,防范資金風險,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關鍵詞:鐵路企業? 風險債權? 績效考核? 閉環管理
一、鐵路企業債權管理現狀
債權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的資產變現能力,關系企業的不良資產率,對防范國有資產流失有著重要作用。2015年,國鐵集團強化債權管理,全面梳理債權基礎臺賬。2017年,組織開展風險債權清理。2018年,進行風險債權清收績效考核。債權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2017年起,南寧局集團公司債權總額連續下降;2019年,風險債權余額較上年末壓縮26%,債權清收效果顯著,但債權管理的瓶頸也日益突出。
(一)債權清理范圍
債權,“債務”的對稱,主要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間產生的特定權利義務關系。財務管理中的債權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各種應收款項。
目前,鐵路企業債權清理以流動資產為主體,包含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和長期應收款等,還包含賬銷案存債權。債權從產生到滅失,是企業經濟業務活動在財務核算管理中的縮寫,市場活動的競爭性及不確定性決定了債權管理的不確定,因此企業債權管理的重點是風險債權。風險債權存在但不局限于以下類別“未簽認債權;賬齡1年以上債權(含賬銷案存債權);涉訴債權;賬齡1年以內存在清收風險的外部債權;存在已支付預付賬款的商貿債權等”。
(二)鐵路企業債權管理主要問題
(1)客戶資信調查不徹底,風險防范措施匱乏。在經濟業務開展前,對客戶的生產經營能力、財務狀況,還款能力了解不充分、不透徹,客戶資信評價不足50%。加上合同簽訂不規范,付款方式、付款時間、違約責任等條款不明確,爭議解決措施欠缺,債權保護條款缺失。履約過程中,客戶信用等級動態調整滯后,風險債權預警及報告不及時從而形成了債權風險。
(2)債權基礎管理不扎實。基礎臺賬建立不規范,沒有按經濟業務事項進行債權單項逐筆管理,臺賬信息與實際信息不符。財務核算不規范,列賬原始資料不充分,不全面。科目設置簡單,年度建賬前沒有實施有效的科目分析,簡單合并列賬,輔助核算和財務核算相脫離,造成長期核算不清,賬目不準確,不能為債權管理提供準確的信息。
(3)缺乏有效的債權管控機制和激勵機制。少數業務人員為獲取收入讓渡合同利益,預收變賒銷,為債權清收埋下隱患。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責任分工不清晰,誰負責清收誰負責管理,界定不明確。債權清收績效考核機制缺失或不完善,債權清收處于被動狀態。
二、風險債權管理的關鍵要素
(一)付款方式
付款條件和付款期限的約定,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從法律上保護了債權人的權利,是明確債權的到期時間的關鍵因素,也是債權清收和管理的基礎。
(二)債權簽認
債權及時核對及簽認,可以第一時間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減少單邊掛賬發現賬實不符情況,是保護債權人合法權利的重要手段。
三、加強鐵路企業債權管理的建議與思考
(一)強化債權管理風險意識
(1)加強風險研判,建立客戶資信管理評級體系。從行業規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情況、信用情況等方面進行客戶資信評級,以信用等級為依據確定賒銷額度和結算方式。對長期合作客戶進行動態資信測評,資信情況惡化時應及時調整合作策略,避免出現更大的風險。
(2)建立債權預警制度。分別按賬齡及債權到期時間進行風險債權清收預警,備用金及找零金在賬齡滿12個月內清收完畢;未清收債權到期前3個月進行預警。有效防控,抓緊清收,從源頭上控制新增風險債權。
(二)提升債權基礎管理工作質量
(1)加強合同的審核和簽訂。合同簽訂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需同時對合同進行相關審查,確保合同條款齊全,內容規范。合同內容必須對債權支付方式、支付條件、支付期限、違約責任做出明確約定,同時還應約定爭議解決方式及簽訂債權保護條款,如保證金的賠付,債權到期不能給付加收債權滯納金,明確約定債權不得轉讓及質押等。
(2)重視債權基礎工作管理。單項逐筆建立債權臺賬,詳細記錄每筆債權的客戶信息信用等級,業務內容,支付條款,合同編號,發生和到期時間等重要信息,并定期核對。財務部門加強債權列賬審核把關,不能僅憑合同列賬,需提供業務雙方簽字確認的原始列賬資料,如勞務確認單,業務銷售單,避免虛假列賬和單邊掛賬。債權合同信息與財務信息應一一對應管理,明確區分每筆業務經濟活動事項,準確界定每筆債權的到期時間,清收狀態。
(三)強化債權清收流程管控
(1)常態化清理。債權形成后,明確債權的責任部門和清收責任人,財務部門定期與業務部門進行債權確認,提醒并監督債權清收。建立債權定期簽認、清查制度。財務部門每年應進行債權簽認,以取得債務人書面簽認記錄。定期清查賬面債權,厘清債權緣由,做到債權明確,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定期催收債權,按照“誰經辦、誰負責”原則明確催收責任,并做好重要催收記錄。對逾期風險債權積極采取仲裁、訴訟等司法手段維權,最大限度主張債權認權利。對涉訴債權,建立“一案一策一專班”工作機制,及時分析存在問題,最大限速尋找可執行財產線索,加快司法處置流程,挽回債權損失。
(2)制定債權控制目標,持續考核,合理獎勵。構建債權清收考核機制,制定年度債權控制目標和月度債權清收目標,對清收欠進度單位進行月度、季度績效考核;集團公司內部單位債權拖欠的,債權債務雙方同時納入考核;建立基層單位和上級專業管理處室聯動考核機制,強化內部責任和業務管理責任。建立重點債權專項督辦制度。壓存量,控新增,持續清收,防止前清后欠。對年末無風險債權單位進行合理獎勵,獎懲結合,促進清收。
(3)加強損失核銷和債權追責管理。對已經形成資產損失,確實無法收回的債權建立賬銷案存和賬銷案銷管理制度。賬銷案存債權,應繼續保留追索權。嚴格債權損失責任追究,債權核銷必須以債權損失定責追責為前提。損失核銷應堅持“政策有依據、手段已窮盡、無可執行財產線索”三個原則。
(四)加快債權債務系統應用,促進業財融合
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債權債務管理系統,將業務背景調查、合同管理、債權過程管控等風險控制節點嵌入到債權管理工作中,明確界定業務、財務人員職責分工,強化流程監管,及時發現問題,逐步將清欠重點從清存量轉向防風險、控新增領域,促進業財融合,提高企業債權管理能力。
四、結束語
完善企業債權管理是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的重要一環,也是鐵路企業推行管理會計應用的重要方面,這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管控,也需要鐵路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更需要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協作,共同把企業不良資產率、資金風險降到最低,實現鐵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鐵路總公司債權債務管理暫行辦法》, 2016.
[2]石菁.加強鐵路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必要性[J].財會學會,2019.
[3]楊黎明.完善企業債權債務管理的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