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燕 劉嬋 李潔
摘 要:在當前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國內衛生事業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深入改革,衛生事業單位包括的醫療組織較多,如疾控機構、急救機構、社區衛生組織等,且其具有公益性和社會性特點,需要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隨著醫療改革力度的增強,衛生事業單位所面對多個方面的壓力,尤其是經濟壓力,因此衛生事業單位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加大財務管理改革力度,深入分析現階段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提升衛生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對衛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財務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針對財務管理提出了優化措施。
關鍵詞:衛生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改革
一、衛生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衛生事業單位在運行發展過程中所使用的資金主要都來源于財政部門,但是財政部門對衛生事業單位下撥款項是有限的,是根據衛生事業單位的預算進行撥款的,但是由于當前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較快,各種醫療設備、人工費用、管理成本等都在不斷增加,審批通過的財政預算可能會與后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導致衛生事業單位的發展經費不足,鑒于此種情況,衛生事業單位應當加強財務管理,充分利用財政資金,而且強化財務管理也是衛生事業單位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關鍵。衛生事業單位并未將提升經濟效益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但是單位內部各項運行成本在不斷增加,在醫療改革背景下,衛生事業單位應當加強財務管理,改革財務管理制度,更新財務管理模式,避免衛生事業單位因成本增加而面對較大的風險。衛生事業單位需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優化,確保財務管理模式能夠滿足單位的發展需求,進而促進衛生事業單位健康快速發展。
二、衛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
(一)單位對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管理思想落后
財務管理是衛生事業單位管理內容中的核心部分,但是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衛生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財務管理在衛生事業單位管理中的定位不準確,未能處于關鍵位置。由于衛生事業單位受到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資金也是財政部門提供,整體來看,衛生事業單位的競爭壓力較小,而且衛生事業單位專注于提供社會服務,對內部管理較為忽視,衛生事業單位部分員工僅僅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就是日常的記賬核算和預算編制,認為財務管理不重要。衛生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財務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思想觀念落后,目前衛生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監督職能還未得到發揮,難以有效支持單位的工作。除此之外,衛生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并未根據單位的發展情況對財務管理進行改革,仍然使用傳統的管理觀念和方式,使得財務管理效率提升較慢,影響衛生事業單位的發展。
(二)缺少風險管理意識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醫療需求也隨之增加,少數衛生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為了能夠采購先進的設備設施或者規模較大的經濟活動,選擇外部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但是卻沒有制定科學的融資評估體系,導致融資成本較高,衛生事業單位面對較高的風險。而且衛生事業單位對資金需求較大的經濟活動缺乏全面的可行性論證分析,對群眾的認可以及是否可承受、經濟活動的回報等未能進行調查,導致衛生事業單位面臨較大的風險。另外,衛生事業單位在申請財政資金時,盲目追求大數額的資金,甚至虛報項目獲得資金,導致財政資金浪費或丟失,給單位帶來審計風險。
(三)財務預算編制和執行存在問題
衛生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預算編制,而且預算編制工作需要在政府的政策指導下完成,預算編制的質量不僅決定著衛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質量,也是保證財政資金合理使用的關鍵。但是少數衛生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預算編制缺少管控約束,在預算編制環節缺少準確的目標,而且預算編制內容不全面,部分衛生事業單位都是根據往年的數據進行預算編制,但是沒有將往年的預算數據與單位當前以及未來發展情況進行比對,導致預算編制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受到影響。而且預算執行不到位,盡管預算編制足夠合理正確,若是預算執行不到位,資金預算依然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部分衛生事業單位都將預算編制作為重點,忽略了預算執行,而且衛生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還未完全落實,預算執行缺少監控和約束。
三、衛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優化措施
(一)提升對財務管理的重視
衛生事業單位應當對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和財務管理工作保持同等的重視,加大對財務管理的研究力度,全面認識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準確定位財務管理,明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衛生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和其他員工都應該正確認識財務管理的職能,管理層人員要學習財務管理知識,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指導,要求財務管理部門改革財務管理方式。同時衛生事業單位要對財務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適當提升財務人員的地位,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財務管理質量。
(二)增強風險管理意識
衛生事業單位應當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完善風險管理和評估體系。衛生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風險評估和識別預警,單位在內部管理系統中實現風險預警管理功能,通過信息技術檢測單位內部的數據信息,及時發現風險,從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除此之外,衛生事業單位的員工還應當強化風險意識,在工作過程中注重風險防范,盡可能的在源頭控制風險,減少風險對衛生事業單位的影響。
(三)加強財務預算編制和執行
衛生事業單位需要加快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加強預算編制和執行環節,財務部門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展開工作,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可以適當參考往年的預算數據,但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預算編制的預見性和全面性,預算編制內容需要基于單位現階段實際情況,預算編制制定完成之后,由專業人員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通過之后方可將預算編制內容傳達至預算執行部門。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以及內部審計部門要共同監督預算執行情況,避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隨意調整預算或者不按預算執行的情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衛生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對單位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衛生事業單位要深入分析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其形成原因,不斷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解決。衛生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內部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及時對財務管理方式進行調整,確保財務管理質量和財務管理效率能夠得到提升,全面提升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旭.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衛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財會學習,2020(13):7-9.
[2]王哲.探究如何加強醫療衛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J].財會學習,2020(01):252-253.
[3]王艷艷.關于衛生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與財務管理的探討[J].智庫時代,2019(2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