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摘 要: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應該進一步推動業財融合,對內部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借助業財融合做好戰略管理工作。本文結合大數據及業財融合的概念,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并就其融合路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促進企業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實施,實現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 企業? 業財融合? 路徑
一、大數據及業財融合
大數據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無法使用常規軟件進行捕捉、管理乃至處理的數據機制,必須借助新的處理模式,才能具備更強決策力以及流程優化能力的信息資源,具有大量、高速、多樣、真實以及低價值密度的特點。
業財融合就是業務與財務的融合,強調以財政部頒發的有關文件和規定為依據,以融合性原則推動管理會計的有效實施,確保其能夠迅速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以明確的業務流程作為基礎,推動財務和業務活動的有機結合。業財融合是在業務管理過程中,融入財務管理理念,在這種情況下,業務管理不能單純的關注業務指標變化情況,更應該結合相應的財務指標,就業務活動產生的效益進行分析。通過有效的業財融合工作,企業核心業務的競爭力以及經濟效益都可以得到提升,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做好生產經營環節的價值分析及管控,確保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契機,業財融合的步伐也在持續加快,將業財融合理念應用到企業內部管理中十分必要,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業財融合的實施,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從企業的角度分析,其無論是開展各類經營活動,還是參與市場競爭,都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這也是其開展財務活動的基本目標要求。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企業能夠加快業財融合的速度,將市場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業務數據全部歸集到財務部門,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及時掌握企業經營狀況,也可以將提取出的財務數據與業務部門共享,實現對于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業財融合理念能夠推動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以往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采用的都是以核算為主的財務會計,但是在新的發展環境下,財務會計已經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經營和管理工作的現實需求,以業財融合為支撐,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大大提高,使得財務人員能夠更加精準的對企業發展狀況進行預測分析,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進一步對企業決策模式進行優化,以此來實現參與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然后,大數據背景下,業財融合可以說是企業財務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而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合理運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可以得到顯著提升,會計管理職能也會發生一定變化,財務管理開始從原本的基礎性會計工作如記賬、報稅等,朝著業務部門管理以及財務數據挖掘等方面轉變。業財融合的應用,能夠實現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融合,通過更加有效的財務數據分析,為企業經營與發展決策的制定提供財務分析支持,促進其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有效路徑
(一)關注數據分析應用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想要更好地實現業財融合,需要高度重視數據分析應用,進一步提升對于財務數據的挖掘和分析能力。具體來講,一是應該做好財務數據的深入挖掘工作,財務數據作為企業經營活動成果以及財務狀況的直觀反映,能夠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通過業財融合,企業能夠實現對自身財務數據的全面分析和應用,準確把握自身的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從而作出科學的決策;二是在開展大數據挖掘分析的過程中,應該關注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融合,要求財務部門借助專業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把控好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各類業務數據,運用科學的數據分析方法,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分析,提升財務數據所具備的決策價值;三是應該合理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圍繞業務數據基礎,做好財務數據變化情況的分析和研究,同時也應該結合財務數據基礎來分析業務數據,通過有效的數據分析,進一步加強財務活動與業務活動的聯系,促進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構建管理會計框架
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業務管理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獨立設置,系統之間缺乏聯系,難以實現數據的有效對接和共享,容易引發較為明顯的信息孤島問題。以大數據思維為支撐,配合相應的業財融合理念,企業可以構建起完善的管理會計框架,框架中應該包含戰略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資管理以及績效評價管理等內容,為大數據背景下的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支撐。
(三)優化業財管理流程
大數據時代,想要實現企業業財融合,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做好財務和業務活動流程的整合,一是應該對不同業務管理系統進行整合,包括業務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物資管理系統、財務分析系統等,在各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構建起通暢的信息對接渠道,為實現財務共享服務奠定堅實基礎;二是應該進一步加快企業內部財務和業務流程的融合,對財務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對會計組織結構進行優化,確保財務人員能夠參與到業務流程中,為業務決策的制定提供支撐,企業也需要在業務執行環節,賦予財務人員更多的管理權限;三是應該立足企業整體價值導向,重塑財務管理流程,進一步提高業財融合的深度。
(四)設置統一信息系統
大數據時代,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實現對所有業務活動的全程監管,完善的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對業務實施情況的自動追蹤管理。針對不同業務系統中的不同數據,企業應該建立起統一的結算中心系統,對數據標準進行統一,生成相應的財務報表,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五)強化風險管控能力
大數據背景下的業財融合工作對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企業需要運用內部信息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分析系統,建立起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提高對于財務風險的管理能力。應該針對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建立起現代化的財務風險控制管理制度,將大數據的信息安全管理凸顯出來,實現對內部數據流轉及共享中的數據泄露、數據損壞等問題的規避和防范。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大數據所帶來的影響,明確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就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財務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切實做好財務活動與業務活動數據的整合利用,提升財務管理工作對于業務決策的支持作用,以此來保證業財融合的效果,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祥興.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一體化建設研究[J].中國商論,2020,(05):33-34.
[2]馮怡.大數據時代集團公司業財融合對財務共享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2):232-233.
[3]周麗麗.淺談業財融合在企業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20,(05):69,71.
[4]趙濤濤.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共享與業財融合[J].財經界,2020,(02):218-219.
[5]孔祥馨.大數據視角下“業財融合”體系的應用思考[J].商訊,2020,(0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