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
摘 要:在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業財融合”成為較多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管理模式。因此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兼顧企業管理的狀況,進而在資源的管理以及資源的分配上作出適當的調整。業財融合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實現有效管理模式的建成,還在于幫助企業根據市場以及自身情況作出經營策略上的改變。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將業財融合應用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本文從采砂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入手,探討了新形勢下業財應當如何融合發展。
關鍵詞:業財融合? 財務管理? 砂石公司
隨著新形勢下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對于砂石企業自身來說,提高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砂石企業的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與財務工作的進行密切相關。生產管理、人才管理、營銷管理等方面影響企業的財務工作,而這些企業的“業”也將反作用于財務管理工作。將“業”與“財”方方面面聯系起來,分析其中的利害關系是保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一、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簡單來說,業財融合即從企業的營銷、人才、生產等管理層面去考慮如何進行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在企業中是指相關管理人員按照相應的管理準則根據企業的營業活動、資金流入與流出等情況進行的客觀反映,運用財務報告的形式向社會各界進行財務匯報,是企業相關利益群體管理企業財務狀況的一種重要途徑。其財務數據可以給到相關利益群體一定的參考性,以便做出與企業相關的決策。其必要性體現在:第一,全面提升采砂企業的管理水平。在將“業”與“財”融合之后,財務人員能夠更好地根據采砂的砂產量劃分資金,保證資源合理化前提下的資源最大化。除此之外,也能夠根據采砂生產量建立高效的財務管理模式。對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具有戰略性意義。第二,降低采砂企業經營風險。采砂企業的砂石銷售過程與財務管理直接相關,當采砂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擴大,擁有更多的客戶時。營銷業務的處理帶來的風險也急劇增加。財務人員只有充分了解砂石企業的客戶情況以及營銷模式才能夠制定與之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降低因資金短缺造成的公司倒閉。第三,擴大生產規模的前提條件。財務人員對于砂石企業的生產效率、客戶訂單、人力工資的進一步了解。是保證企業能夠在其他地方建設砂石企業分支的關鍵。
二、新經濟形勢下的業財融合的策略
(一)管理觀念的正確樹立
由于砂石企業的業務量龐大,因此業務數據的復雜性與繁瑣性將會阻礙財務管理依據業務來進行資金調整。并且關于如何理清其中數據的條理性,因財務人員缺乏一定的實際生產管理經驗而無法有效分類整理。因此減少數據,將大量砂石業務數據變為有效的信息可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從源頭把握數據的準確性,既要求財務人員與一線銷售、生產等管理人員保持密切的聯系,建立相應的數據模版,確定好源頭上的數據可用于財務管理工作。第二,消除重復性錄入工作。建立統一的信息共享網絡,減少信息在傳遞中的數據丟失,也避免重復性工作降低管理效率。第三,明確財務人員與各大管理層人員的職責。例如可在砂石企業每個部門中設置相應的信息匯報人員,幫助財務人員快速地得到目的信息用于管理工作,提高數據準確性的同時也明確了員工職責。
(二)開發雙向多維度的管控報告
多維度的管控報告是指能夠體現砂石企業義務量與財務信息內在聯系的報告。是具有預測性、決策性、以及控制性的管理報告。雙向是指業務反應財務,財務將業務量化表達的結構,而多維即將砂石公司的人力、銷售、宣傳等部門的業務信息進行細致的歸納總結。此報告能夠幫助財務人員知曉業財融合中的預算執行情況、量化管控數據、反饋監控報告等砂石企業在各方面的資金收入支出。例如辦公費用、會議費用、車輛使用費用等等。這些報告一定程度地為財務管理人員揭示了日常企業在費用支出上的關系,也為其提供了舞弊與數據操控問題的解決途徑。利用好此報告,能夠大大強化砂石企業在業財上的統一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實現砂石企業加強業財管理的融合,管理者需要依據砂石企業的管理結構,將財物管理的模塊侵入到每個部門之中,并加強與部門員工的聯系,明確相應的報告制度。從而將財物管理從點覆蓋到面,真正將砂石企業的業務與財物統一起來。
參考文獻
[1]邢代曉,邢恩奇,蘇日姑.業財融合問題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9(26):5-6.
[2]蘇波.對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一些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8):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