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蓓蓓
【摘要】口腔衛生保健是近些年社區大力推行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同樣也作為公共衛生問題,近些年普遍走向群眾為其提供防治服務。與此同時,新時代的來臨推進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得以保證,因此對健康更加重視,尤其口腔的健康防治需求日漸增長。口腔健康保健醫學模式與社區六位一體服務融合,能促進知識教育與保健項目共同發展。故而下文便以此為探究目標,深化社區口腔保健任務內容并得出相對支持策略。
【關鍵詞】社區機構;口腔保健;任務內容
【中圖分類號】 R493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00-02
社區口腔保健任務已經成為多數在崗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最近幾年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逐漸走向不規律模式,致使大多數居民口腔健康癥狀直線下降,為此社區機構工作要以維護口腔健康作為基本工作目標。口腔問題一直是生活中常見病與多發病,據各地區社區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患齲齒疾病率達到70%以上,青少年患蟲牙、齲齒率達到40%以上,中年人患牙齒疾病高達45%-50%,而老年人群全口牙齒缺失10%-12%,其中青少年以上人群中患有牙齦炎、牙結石檢出概率正逐年提高。牙齒健康維護情況各地區分布不均勻,因此在統計結果中可看出社區口腔保健內容的普及率較低,故而應即時明確工作重點,并針對社區情況確定日后工作重點與任務發展方向。
一、社區口腔機構推廣保健任務
第一,目前社區口腔機構的主要任務便是針對周圍小區、工作場所等人流量較大之處,對孕婦、學生、老年人、上班族等多種人群類型進行定期口腔健康調查,隨后統計數據結果判斷口腔衛生普及效果。隨后建立相關檔案信息,以保證數據準確性和居民口腔衛生健康。第二,積極推廣關于口腔健康維護與治療的相關知識普及,定期組織講座或社區活動。鼓勵有空閑時間的居民積極參與,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增強口腔保護意識,并能理解社區工作不易在今后積極配合[1]。第三,在日常社區口腔醫療機構運行過程中,積極發現并推廣高質量牙刷或者氟化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正確使用,保證牙齒清潔到位,以防生成牙齦炎、齲齒、粘膜感染等口腔問題的產生。第四,針對社區周圍的特殊人群,例如孕婦、殘疾人、老年人,應重新制定不同于普通成年人的口腔保健規劃。孕婦在使用口腔清潔劑時,應避免使用含有化學物質成分清潔物品,老年人最好避免進行出血量較大的牙齒修補工作。而社區工作也應針對此類特殊人群給予足夠關懷,尤其殘疾人行動不便,應站在此類人群角度重新探究口腔保健方法。第五,針對小兒人群社區應加大力量做好托管所、中小學的知識推廣工作,可以聯合相關院校組織內容宣教,增強兒童自我管理意識。從而影響家長起到監督作用[2]。
二、提升社區口腔保健工作具體內容
(一)兒童口腔保健。
兒童群體涵蓋面較廣,首先為幫助嬰兒口腔做好清潔,母親在喂養時,應減少蔗糖飲品的攝入。嬰兒半歲前要預防奶嘴齲和雪口病,同時糾正錯誤喂養方式,以免造成嬰兒口腔頜骨生長異常。兩歲以后幼兒應由家長知道其正確刷牙方式,牙膏應選擇含氟量低且正規的,以免幼兒誤服。乳牙萌生期間應安排勤加檢查牙齒,并建立社區保健卡隨時觀察牙齒狀態,以防牙齲齒發生。小學生與中學生相對便于管理,社區可組織為此種人群進行定期口腔檢查,最佳3個月1次最少應每年1次,可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教會中小學生正確使用牙線,清除牙菌斑,以及正確的刷牙姿勢,防止牙齦炎出現[3]。在社區建立個人保健卡,隨時記錄牙齒替換狀態與口腔健康指數。
(二)妊娠女性口腔保健。
社區工作應廣泛面對所有人群,女性在妊娠期間對于口腔的維護性同樣更加重要,社區應增加為其進行健康教育頻率。提升其保健意識并增加孕期應掌握的牙齒清潔知識理解,以此預防并制止齲齒和妊娠性牙齦炎的出現。明確應如何正確刷牙、清除牙菌斑,局部使用氟化物等操作方法,可以設立產前咨詢窗口,為妊娠女性答疑解問。或利用如今多媒體發展趨勢快速的便捷性,在公共平臺上進行口腔衛生防護教育,針對妊娠女性人群重點講解嬰幼兒牙齒萌出時間、牙齒退換和哺乳期應注意的喂養方式等等。學會清潔自身和嬰兒口腔方法,并有妊娠期四到六個月的牙齒及時治療意識。妊娠期間應禁止x線照射、煙酒攝入,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同時選擇藥物應謹慎。建立個人人身保健卡,隨時記錄口腔狀況例如牙菌斑,牙齦炎的發生以及治療情況[4]。
(三)老年人口腔保健。
首先應加強對老年人的生活關心并提升口腔保健宣傳力度,進而不斷提升其自我維護能力。可在小區公園等老年人群較多之處,進行牙齒健康知識宣傳,例如如何正確刷牙、如何選擇合適的牙膏以及定期到衛生場所清潔口腔次數等。盡力做到每天早晚勤刷牙,且每餐后刷牙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會牙線的選擇與使用可以清除牙縫隙殘留食物材料,有效制止鄰面牙菌斑的產生。糾正生活習慣增強營養多吃鮮蔬瓜果,限制甜食,對于缺漏牙齒應及時修補,減輕咀嚼負擔。每三個月檢查一次牙齒保障基本功能使用,義齒清潔應浸泡于清水中,若發生不適及時更換。同時在社區建立保險卡,記錄口腔腫瘤、顳頜關節癥狀和牙齒修復情況。
結束語
如今現代社會的到來,促使多數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從而容易忽視對牙齒健康的重視性。醫學常識的普及讓人們逐漸重視起牙齒健康問題,但為適應生活模式從而更多選擇社區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與保健。但由于多種外界因素影響,致使近些年社區口腔保健部門資源缺乏較為嚴重,供求矛盾日漸突出。故而應施以基本健康知識宣教外,還應配合社區保健。社區管理模式是現代醫療衛生事業所發展的新型分支,對口腔保健知識普及頻率相對較高,已經獲得人民群眾和相關管理政府的關注與支持。借此發展社會口腔保健機構新格局,擴大人群健康水平完善社區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周建明.淺談社區口腔保健的任務和內容[J].社區衛生保健,2009,8(3):199,202.
[2] 趙福全.社區口腔保健研究進展[J].飲食保健,2017,4(17):345-346.
[3] 余濤.對基層社區居民口腔保健知識及健康行為的調查及干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7):184,186.
[4] 陳偉.淺談社區老年人群口腔衛生保健[J].醫藥前沿,2017,7(35):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