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川

【摘要】
目的:探討神經內科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79例臨床特點。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癲癇患者79例做對照組,同時選取同期收治的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79例做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結果:兩組患者的發病類型無明顯差異(P>0.05),但研究組女性發病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癲癇發作頻率高于對照組(P<0.05),平均癲癇病程長于對照組(P<0.05)。結論:偏頭痛能夠增加癲癇的發作次數,增加癲癇的治療難度及病程,且女性病發的概率高于男性。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當對患者進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出可能并發的患者,并對此實施有效的防止措施,以此來降低偏頭痛的并發,提高患者預后。
【關鍵詞】神經內科;癲癇;偏頭痛;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 R74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28-01
臨床數據顯示,癲癇并發偏頭痛的概率比較高,表示癲癇與偏頭痛的發生有著雙向聯系[1]。偏頭痛的的并發會加大癲癇的治療難度,加上目前臨床中對于癲癇并發偏頭痛還沒有確診的診斷標準,因此需要對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通過全面分析得出有關的指標來為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為探討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的臨床特點,我院現選取79例癲癇與同例數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癲癇患者79例做對照組,同時選取同期收治的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79例做研究組,對照組男38例,女41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8.5±8.0)歲;研究組男26例,女53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49.0±8.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應用回顧性分析法對兩組患者以往所有的檢查、治療、發病情況等資料進行調取搜集,通過對患者進行腦電圖、心電圖以及各種常規檢查作出判斷,然后結合患者的表現分析疾病發生的臨床特點。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以及發病類型,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癲癇發作頻率,計算出平均癲癇病程。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發病類型無明顯差異(P>0.05),但研究組女性發病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研究組癲癇發作頻率高于對照組(P<0.05),平均癲癇病程長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癲癇是神經內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離子通道閉合出現異常,引起短暫的腦功能失調。癲癇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治愈的困難較高,偏頭痛是癲癇患者中多發的不良并發癥,是由于患者的丘腦-皮質環路規律失節,引起血管神經紊亂[2]。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兩組患者的發病類型無明顯差異(P>0.05),但研究組女性發病率高于對照組(P<0.05)。癲癇的發生可以分為兩種,部分發作和全面發作。79例癲癇患者中,38例患者部分發作,41例患者全面發作,其中41例為女性。而在79例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中,40例患者部分發作,39例患者全面發作,其中53例為女性。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發現,在癲癇患者中,女性并發偏頭痛的概率要高于男性。同時研究發現,研究組癲癇發作頻率高于對照組(P<0.05),平均癲癇病程長于對照組(P<0.05),表示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癲癇的發病次數要高于單純癲癇,讓而且疾病的病發會增加癲癇的病程。其分析原因是因為偏頭痛的并發會增加癲癇的治療難度,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延長癲癇的病程[3]。為了提高癲癇患者的預后,臨床應當對此類患者進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出適合患者自身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中,應該對癲癇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對于女性患者的宣教,讓其了解性別差異可能會影響到并發癥的發生,讓所有患者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預防或降低偏頭痛的發生。通過對上述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癲癇與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的臨床分型有著一定的相似度,很難通過分型來對疾病進行治療診斷[4]。從目前的情況分析,我國醫學領域中對與癲癇與偏頭痛發病機制的研究還沒有明確的臨床依據,不能對臨床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的治療提可靠、快速的指導,而且臨床的樣本過少,沒有統計學意義。但是有研究發現,癲癇與偏頭痛的發生與患者的遺傳因素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在臨床治療中,要求對患者的遺傳病及病史進行詳細的了解,分析出可能并發偏頭痛的患者,從而實施積極的防治措施[5]。
綜上所述,偏頭痛能夠增加癲癇的發作次數,增加癲癇的治療難度及病程,且女性病發的概率高于男性。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當對患者進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出可能并發的患者,并對此實施有效的防止措施,以此來降低偏頭痛的并發,提高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明文杰,章殷希,沈春紅,等.膠質神經元腫瘤相關癲癇的臨床特點及影響手術療效的相關因素[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8,34(12):1202-1206.
[2] 陳春紅,吳滬生,王曉慧,等.PRRT2基因突變良性嬰兒癲癇家系臨床特征及遺傳學特點[J].中華兒科雜志,2018,56(11):818-62.
[3] 胡春輝,孫丹,鄧小龍,等.無腦回-巨腦回畸形伴早發性癲癇腦病患兒的臨床特征及分子遺傳學研究[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8,33(24):1864-1868.
[4] 禚志紅,孫藝珍,靳培娜,等.兒童腦外傷后癲癇發作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8,33(8):607-610.
[5] 尹延肖,余年,周龍祥,等.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調查[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7,50(4):2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