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摘要】
目的:“健康體檢”作為預防疾病的前沿保健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體檢的鏈條,把“亞健康”的體檢放在前沿位置,并且要進一步重視生活方式引起的慢病預防及康復。采用先進的大健康數據技術和手段、對個體或群體整體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檢測、評估,有效的干預與連續跟蹤服務。方法: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務:健康宣教+生活方式診斷+功能醫學體檢+臨床醫學體檢+個性化的干預方案+檢后康復管理。結果:我院依托完整體檢的鏈條,運用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吸引了一批關注亞健康的群體,得到了廣大體檢客戶的認可和好評,留住了老客戶,贏得了新客戶。擁有了一批固定的進行預防干預和慢病康復的客戶群。結論:目前成為我市唯一一家把亞健康指標量化的健康管理中心,為健康管理的個性化干預提供了客觀數據支持,管理前后的指標對比明顯,使健康管理的質量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關鍵詞】功能醫學體檢;亞健康; 大健康數據;有效的干預; 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務
【中圖分類號】 R395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60-0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升, “健康體檢”作為預防疾病的前沿保健措施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所以目前健康管理中心的功能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不能只是關注疾病的檢查和治療,而是把“亞健康”的體檢放在前沿位置,亞健康是各種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礎[1]。并且要進一步重視生活方式引起的慢病預防及康復。
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有哪些:
一、健康知識宣教
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外食族群越來越多,飲食內容偏向高熱量、高油脂、高糖,造成三高人群與日俱增,慢性病罹患率也持續增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數據顯示,慢病造成的原因中:醫療占8%,環境占7%,社會占10%,遺傳占15%,而生活方式高達60%[2]。所以說科學均衡的膳食結構是預防疾病的首要問題,預防的第一關就是轉變觀念,現在多數人對疾病望而生畏,談癌色變,但是卻不知這些可怕的東西都與個人的觀念和生活習慣有直接的關系。我院目前以社區、單位、學校為個體,針對不同的群體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二、生活方式診斷
對每一個客戶都要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查和診斷,包括個人及家族疾病史調查;日常膳食狀況調查;睡眠情況調查;生活習慣調查;工作及生活環境調查;壓力源及心理情況調查;運動習慣及運動量調查,建立動態健康檔案,對身體情況、膳食情況、生活習慣、運動狀況等進行專業的分析、評估 。修正并制定個性化的膳食、運動、睡眠、壓力疏導等方面的健康指導方案。
三、功能醫學體檢
為了使健康體檢起到偵察兵、先鋒隊的作用,在原有臨床體檢的基礎上引進目前國際上先進的功能醫學體檢設備和先進的健康管理理念。什么叫功能醫學檢測呢?功能醫學檢測起源于美國細胞分子矯正學和細胞分子營養學,人體是受外部環境(食物、醫藥、生理、心理、環境)和內部環境(細胞營養不足和細胞代謝異常造成的毒素累積)雙重影響,最終由量變到質變,人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當器官的部分細胞出現損傷和結構異常的變化,組織結構受損時還不能顯現出器質性病變。任何疾病的形成都需要一、二十年的時間累積,通常是器官功能先下降,當下降到一個臨界點時才會生病,這就是由器官功能下降到疾病發生的過程。功能醫學檢測就是捕捉這種功能量變信息的科學評估工具。功能醫學檢測到異常的預警信息,可以提前兩到三年發現健康風險和疾病的潛在風險,從細胞的營養和修復進行健康管理,為避免將來疾病的發生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四、臨床醫學體檢
就是目前社會上體檢中心普遍開展的一般查體項目,如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規、尿常規、腫瘤標志物等化驗檢查:心臟、腹部、盆腔、甲狀腺、乳腺、周圍血管等彩超檢查,診室血壓、動態血壓檢測;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檢測,動脈硬化檢測,心血管功能檢測,骨密度檢測,肺功能檢測,胸部DR、CT檢測,核磁共振、CTA造影檢測等項目。對于疾病性質、病變程度、病癥分析、病理診斷等提供客觀的數據,為疾病的治療提供可靠的保障,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五、個性化的干預方案
通過對個體生活方式診斷,功能醫學體檢、臨床醫學體檢這幾個環節得出的結論,綜合考慮為客戶制定個性化的膳食、運動、睡眠、壓力疏導、營養組方、藥物治療等干預方案;膳食方案內容包括一日三餐的搭配品種和攝入量;運動方案內容包括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何種方式運動;睡眠和壓力的干預方案包括就寢時間、心理疏導等內容;營養組方就是補充缺乏的營養素,修復損傷的細胞,改善器官的功能;藥物治療針對臨床體檢的結果,對癥施治,控制病情發展。
六、檢后康復管理
顧客進行完善的體檢以后,根據得出的客觀數據,制訂出個性化的干預方案。方案的執行過程就是檢后康復管理的重點,分為居家式管理和集中管理兩種。居家式管理是針對那些風險程度相對較輕、需要工作、自律性較強的部分群體,由專業的醫生和健康管理師一對一電話跟蹤指導,集中式管理就是把那些風險程度較高、不需要上班有充足的時間、自律性較差的那些客戶集中在健康管理中心吃住,有專門的營養配餐師針對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進行分類,配備不同的食譜。健康管理師每天一次對顧客的飲食、運動、和方案的執行進行電話(或面對面)全程跟蹤指導服務。觀察比較對照管理前后的癥狀和檢查指標,及時有針對性的調整干預方案。
以前的體檢中心只做了體檢的工作,對于檢后客戶的管理沒有系統完善的管理模式,所以導致了近70%的亞健康人群忽視了自己的健康隱患,沒有防患于未然,直至發展成為疾病才去治療。一些慢性病者也沒有采取有效的干預和管理,直到臨床癥狀表現嚴重才不得已加入臨床治療的患者隊伍中。針對目前現狀健康管理中心必須擁有整套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將預防醫學、治療醫學、康復醫學都涵蓋在內,真正做到有防、有治、有控的全面管理,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質和生活品質.[3]
參考文獻:
[1] 董玉整.亞健康及其產生的三個主要原因.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 , 24(9):758-759.
[2]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年度報告──呼吁世界各國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劉寒音 -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3] 黃建始, 陳君石.健康管理在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挑戰.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07 , 6(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