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琴

【摘要】
目的:探討對放射性肺炎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后獲得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1月收治的114例放射性肺炎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護理組(57例):采用傳統護理措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展開肺炎護理;對照組(57例):采用傳統護理措施展開肺炎護理;就組間肺炎控制效果展開對比。結果:護理組放射性肺炎患者肺炎Ⅰ級比例(59.65%)、肺炎Ⅱ級比例(35.09%)均高于對照組(21.05%)、(14.04%)明顯,肺炎Ⅲ級比例(3.51%)、肺炎Ⅳ級比例(1.75%)均低于對照組(33.33%)、(31.58%)明顯(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有效運用,可使得放射性肺炎患者分級情況獲得有效改善,最終實現放射性肺炎患者有效預后。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放射性肺炎;肺炎分級
【中圖分類號】R395.1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81-01
放射性肺炎作為胸部腫瘤放療并發癥之一,其會導致患者呈現出刺激性咳嗽、低熱、胸痛、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系列癥狀,其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影響較為顯著,如果未做到早期發現以及早期控制,則患者受到損傷會逐漸嚴重,最終可能表現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以及死亡的現象,對此針對性醫護措施的研究,對于放射性肺炎患者病情改善表現出顯著價值[1-2]。本次研究將針對放射性肺炎患者探析針對性護理措施運用可行性,以實現放射性肺炎患者有效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1月收治的114例放射性肺炎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護理組(57例):女20例,男37例;年齡區間為31歲~73歲,平均為(52.25±2.55)歲;對照組(57例):女21例,男36例;年齡區間為32歲~75歲,平均為(52.26±2.59)歲;納入標準:①放射性肺炎于臨床獲得明確診斷;②表現出較高肺炎醫護配合度;排除標準:①短期內接受過其他實驗研究;②存在癔癥等系列影響正常交流溝通疾病;就兩組放射性肺炎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措施展開肺炎護理,就放射性肺炎疾病知識以及常規護理措施等進行講解;護理組:采用傳統護理措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展開肺炎護理,具體為:
1.2.1 心理護理有效開展
要求護理人員將同放射性肺炎患者交流力度適度增加,對于癌癥以及治療方面相關知識適時傳遞,對于疾病確保患者可以正確對待,對于放療期間系列配合要點以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在進行系列護理活動期間,需要做到態度和藹、舉止文靜以及技術嫻熟,對患者最佳心理狀態的保持做出保證。
1.2.2 生活護理有效開展
對此類患者臥床休息需要密切注意,將肺負擔有效減輕,對于有氧運動適度進行,對于定期復查工作定期開展。如果患者需要長期臥床或者呈現出較差體質,則需要積極做好皮膚護理以及口腔護理工作,對于壓瘡出現充分避免。
1.2.3 出院指導有效開展
將患者同家屬之間溝通有效加強,對放療后休養調理重要性進行強調,對于感冒需要積極預防,需要做到勞逸結合。合理展開呼吸鍛煉操作,就縮唇式呼吸方法對患者進行指導,就患者肺功能進行積極鍛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放射性肺炎患者的肺炎控制效果(肺炎分級情況)。
1.4 判斷標準
Ⅰ級:患者用力時表現出呼吸困難癥狀或者呈現出輕微干咳的現象;Ⅱ級:患者呈現出持續性干咳癥狀,需要采取藥物對患者實施麻醉性鎮靜治療,在輕微用力后表現出呼吸困難的現象;Ⅲ級:患者呈現出嚴重咳嗽現象,選擇藥物對患者實施麻醉性鎮咳未獲得效果,在安靜期間呈現出呼吸困難的現象;Ⅳ級:患者呈現出呼吸功能不變的現象,需要對患者實施輔助通氣或者持續吸氧[3]。
1.5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放射性肺炎患者護理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展開處理,計數資料(肺炎分級情況)行X2檢驗,以n(%)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組放射性肺炎患者肺炎Ⅰ級比例(59.65%)、肺炎Ⅱ級比例(35.09%)均高于對照組(21.05%)、(14.04%)明顯,肺炎Ⅲ級比例(3.51%)、肺炎Ⅳ級比例(1.75%)均低于對照組(33.33%)、(31.58%)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放射性肺炎作為肺部炎癥反應,其主要因為對患者完成放射治療后呈現出肺組織損傷的情況后最終出現,其出現同放射野面積、嚴重程度、分割次數、照射劑量、化療藥物、個體易感性以及肺組織功能等表現出相關性[4]。在患者表現出放射性肺炎情況后,會對患者肺功能造成影響,也往往表現出放療失敗的現象。對此,為了確保放療計劃順利完成,要求對于醫生系列輔助檢查,護理人員需要進行配合完善,針對性護理措施的開展,可使得呼吸鍛煉充分加強,對于放射治療計劃的順利開展可以做出充分保證,最終使得患者生存質量獲得顯著提升[5]。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有效運用,可使得放射性肺炎患者分級情況獲得有效改善,最終實現放射性肺炎患者有效預后。
參考文獻:
[1] 孫磊萍.對接受放療的肺癌患者進行預防性護理對其發生放射性肺炎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3):242-243.
[2] 張麗珍,李紅,洪燕玲,等.肺癌放射治療所致放射性肺炎患者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05):840-842.
[3] 劉成香.中醫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療放射性肺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5):146-147.
[4] 魏春英.護理干預對胸部腫瘤同步放化療并發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2):128-129.
[5] 紅娟,劉芳.肺癌合并放射性肺炎采取臨床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