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琴

【摘要】
目的:分析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對老年結腸癌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結腸癌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摸球法分為對照組39例,為基礎護理,觀察組39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比兩種護理方式下患者胃腸功能改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時間等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結腸癌患者進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時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腸功能,無嚴重不良反應,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家庭為中心;老年結腸癌;胃腸功能恢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 R395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205-01
老年結腸癌為我國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女性患者發病率高于男性。患者發病原因和飲食習慣有關,其中高脂肪、低纖維飲食患者發病率顯著高于正常人員。對此種疾病現階段主要以根治術治療,但有術后創傷大的特點,患者常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營養不良等并發癥。為提升患者干預效果選取有效護理方式便十分重要,傳統護理主要以術后康復干預為主。但家庭中心護理則更為重視患者家庭在護理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家屬作用,有效提升康復效果[1]。現選取我院老年結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各種護理方式效果,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本院老年結腸癌患者78例,對照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齡61~74歲,平均年齡(68.29±1.47)歲,橫結腸癌16例、升結腸癌14例、降結腸癌9例;觀察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68.18±1.36)歲,橫結腸癌15例、升結腸癌14例、降結腸癌10例,患者基礎信息并無較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性護理,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護理知識和、康復知識,同時也為患者分析基礎性不良狀況,叮囑其合適飲食。
觀察組則為家庭為中心護理。護理時以家庭為核心,術前即為患者和其家屬進行知識講解。為家屬分析患者術前和術后注意事項,避免由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引發不良心理。強化護患溝通,為其家屬講解留置管和胃導管護理,并負責觀察導管狀況。術前叮囑患者進行胃腸準備,服用葡萄糖避免嚴重饑餓。
術中護理,觀察組患者均為持續硬膜外麻醉,同時也為依據患者出血狀況,為其進行補充血液。同時也需觀察患者體位變化,將手術溫度維持在34℃。患者手術結束前30min為其采用0.75%羅帕卡因10ml干預,術后也進行硬膜外干預。
術后護理,為患者家屬和患者講解飲食控制方式,術后6~8h攝入水分,同時于24h內口服4次腸內營養蛋白,用量控制為200ml。術后3d患者可由流食飲食轉移為半流質飲食。術后12h內進行尿管夾閉,同時于24h內拔除尿管。由家屬參與下幫助患者進行四肢活動。
1.3 觀察指標
(1)分析患者胃腸功能,主要分析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術后排氣時間、經口進食時間。(2)患者并發癥分析,主要分析患者術后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深靜脈導管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3.0軟件,以X2檢驗計數資料(%、n),以t檢驗計量資料(x±s),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效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時間等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2.2 患者并發癥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變化,各種腸胃疾病發病率也逐步提升。結腸癌作為常見胃腸疾病,近年發病率也呈持續提升趨勢。雖然手術可改善患者預后效果,但預后護理方式也為提升患者胃腸功能的重要方式[2]。
? 對照組患者接受護理時主要以知識講解和并發癥護理為主,但觀察組患者護理時則以患者家庭為核心,不僅更為重視患者進行知識講解,同時也為其家屬進行知識分析,所有護理活動均有家屬參與[3-4]。術前進行知識講解,通過此種方式家屬不僅可起到家督作用,同時也可提升護理實時性。術后護理時,主要為飲食和運動干預,由于護理時有家屬參與,因此患者不僅飲食得以控制,同時運動更為主動積極,同時對各種術后并發癥也得到有效控制。分析本次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果更好[5]。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排氣時間等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此種情況和家庭為中心護理時患者干預更為全面有重要關系。同時對比患者并發癥時發現,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率更低P<0.05。提示可知,由于為患者家屬參與護理,對常見并發癥干預更為細致,因此術后并發癥也更少。
綜上所述,為老年結腸癌患者進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可有效提升胃腸功能,降低并發癥率,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玉萍. 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對腹腔鏡下結腸癌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17, 8(1):89-91.
[2] 徐國麗, 路夷平, 劉琳,等. 芒硝腹帶臍敷促進結腸癌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31):2422.
[3] 姜海燕. 快速康復護理對腹腔鏡結腸癌切除術后疼痛程度、炎性反應及胃腸功能的影響分析[J]. 健康之路, 2018,6(6):188-189.
[4] 孫曉林, 鄭麗娜, 錢國武,等. 強化院外健康信念對老年結腸癌患者健康認知、行為改善的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8, 24(34):4134-4138.
[5] 張建麗, 杜莎莎. KAP護理模式對腸癌手術患者術后腸胃功能恢復與心理狀態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6(6):82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