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馳
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的學科,將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作為主要教學目的,是實現素質教育與培養綜合型人才目標的重要內容。然而,應試教育背景下的體育與健康課堂缺乏合理的規劃,僅使用千篇一律的機械化訓練填充課堂時間,難以實現教學目標。課堂評價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不當行為產生一定的制約。因此,研究有效評價指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關鍵詞:有效評價;體育課堂;課堂教學
引言:
我國在20世紀末的時候,提出了改革開放政策,同時體育課程也跟著黨的步伐,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大家都積極探索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學評價,就是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促進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為根本,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的多重性評價,在體育課堂中,應該對課堂教學實施有效的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為導向優化課程設計
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當認識到科學開展課程設計的重要性。通過該種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科教學,充分體現出學科教學中,學生所具有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高效開展初中體育學科教學時,首先應當做好課程設計,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體系,為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做好充分準備,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效率。為實現這一目的,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為導向,統籌考慮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設計,確保教學活動的高效推進。比如,教師在設計體育課程教學時,應著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重視培養學生體育愛好的重要性,并在課程設計中將其融入其中。如對學生開展50m短跑訓練時,教師一般都是直接按性別,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再開展具體的訓練。而總體來看,運用該種方式,相對較為枯燥。如果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能夠進行一些優化設計,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動力及熱情等進行有效的激發。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運用小組接力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競技和團隊意識,促使學生全身心參與到訓練中,以取得高效的學習成果。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游戲引入到訓練之中,如可以要求男生帶球跑,要求女生一邊進行跳繩,一邊進行短跑,進而對課堂學習的氣氛進行營造,促使學生參與訓練學習的興趣不斷提升,學生該方面的體育技能也會明顯改善,進而實現高效開展體育學科教學的目標。
二、重視體育課堂評價的實效性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在各種評價活動中進行的,不管是顯性的、隱性的,還是總體的、具體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更多的教師也嘗試讓學生主動去表達、去交流,進行相互評價。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應該是有效且真實的,是為促進教學服務的。那么怎樣提高體育課堂評價的實效性呢?一是要正確運用恰當得體的評價語言。蘇格拉底曾說過:“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點燃探究的火焰。”因此,教師的評價用語應該從實際出發,充滿真情實感,具有鼓勵性。只有這樣的評價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心靈的觸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二是要因材施教、分層鼓勵。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成長背景、稟賦特長各不相同,因此體育課堂評價也應該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注重個體間的差異。其實,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三、創新教學模式
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在以生為本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還要從創新教學模式人手,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知識技能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學來強化體育知識中的技術要點,使初中體育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全面提高學生體育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或者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組織學生以游戲或者體育競技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和體育技能提升。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從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從中學習體育技能,培養體育精神。
四、優化評價,提供差異化培養方案
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的有效性是互相影響的,課堂教學的評價結果既是對本次教學效果的評估,也是下一次教學設計的參考標準。因此,在個性化培養模式下,為了保證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格外關注教學評價方式,以便及時且合理地調整教學計劃。在評價過程中,由于個性化培養模式下每一名學生接受的訓練內容與流程均存在差異,體育與健康教師應使用多元評價的方式,針對學生的具體方案,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進行整合,并對不同起點的學生設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實行差異化評價。
五、情境評價,注重學生實踐能力
情境評價要求教師建立教學與學習的全過程評價體系,把評價作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一部分,評價變成學習教學中的一環,而不是被當做教學的負擔,在教學中強行增加評價環節,加重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教師應為學生的教學評價建立一個輕松的情境,養成學生自我評價習慣。情境評價還要求教師建立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相結合的評價制度,評價過程又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全方面的監督,發現教學中的問題,為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簡單來說,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評價的過程。學生在體育訓練中離不開同伴的幫助和教師的指導,在學習的期間,這些人對學生的表現有著充分的了解,能夠為學生進行自身全方面評價提供更多的信息,教師應把這些信息及時記錄,總結歸納出學生學習中的優點和問題,為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訓練提出更多有效的建議,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結束語:
運用有效評價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成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開展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合理地選擇有效評價,為學生挑選適合的且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剛.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評價[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3):76.
[2]陸元凌.構建有效評價機制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探究[J].成才之路,2019(23):28.
[3]丘玉花.優化課堂評價體系實現初中體育有效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