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亮
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2016年10月,呼倫貝爾市第四次黨代會按照自治區黨委“積極構建以林業單位黨組織為支撐點、黨建聯席會為紐帶、街道社區黨組織為依托的點線面結合的林區黨建一體化格局”的要求,提出“一片林、一家人、一條心”發展理念和林地黨建一體化的具體思路。林地雙方按照習總書記“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和自治區黨委構建林區黨建一體化的要求,堅持“雙向開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相互促進”原則, 整合黨建資源,創新教育方式,健全活動載體,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構建堅持將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建設、群團建設、和諧穩定建設與本地區各項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方針,構建新型“黨建一體化”機制,把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去,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形成林地大黨建格局。
一、林地黨建一體化存在的瓶頸問題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與駐地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局在黨組織上互不隸屬、行政上互不關聯、體制上條塊分割,在林地黨建一體化建設上還存在著一些瓶頸問題。
一是現行管理體制障礙的問題。長期以來形成條塊分割的“單位黨建”模式,地企黨建工作囿于各自領域,互動較少,在黨建手段、組織制度以及組織聯動方面出現斷層。二是缺乏統籌地企黨建工作機制的問題。個別基層黨組織存在建設空白點,地區黨建聯創、場所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等方面溝通協調合作機制亟需完善。三是存在共建共管能力不足的問題。目前森工企業主要是管理在崗黨員。街道,社區管理離退休黨員。各司其職,存在街道,社區不接收企業離崗黨員,造成林區大批離崗黨員無法過正常的組織生活和失聯黨員增加的局面,地企雙方在共同管理流動黨員、口袋黨員、失聯黨員上沒有十分有效的辦法。四是黨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目前地企黨建信息的互動交流不多,特別是流動黨員信息化管理工作尚未完全推開,地企黨組織聯誼、黨員教育培訓方面發揮的作用不明顯,在整合黨員教育網絡、實行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地企黨建結對共建工作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還有待于進行加強。五是在活動開展上存在形式化,流程化問題。地企在抓黨建活動載體中僅限于文體、會議,需要處理好豐富內涵與拓展外延的關系,既不能搞那些了無新意、缺乏實質內容的教條主義和務虛動作,也不能搞那些表面熱鬧而實際缺乏效果的形式主義和“花架子”。 六是支撐保障不足問題。地企雙方均存在黨務活動經費的不足的問題,不能保證黨建工作的經常性,不僅制約了黨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同時還會影響到黨組織的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工作。
二、林地黨建一體化的對策方法
(一)轉變思想觀念。面對國有林區改革、商品林全面停伐、發展轉型產業,把轉變林區人的思想觀念放在第一位,共同帶領職工轉型發展。堅持從嚴治黨,全面落實“第一責任”,把政治功能當成管黨治黨的關鍵。把強化服務理念,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服務作為重點,消除“最后一公里”的隔閡,在服務中體現黨的政治優勢。
(二)理順管理體制。一是創新制度建設。推行林地聯席協調會議制度和雙向溝通機制,定期共商林地共建事務,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在黨建共建的基礎上,拓展共建內涵,真正做到共駐共建。二是創新交流平臺。開展“比黨建管理”、“比黨建亮點”、“比為民辦實事成果”。推動組織結構由垂直式、單向式向扁平化、網絡化發展,逐步實現林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社區化、協作化、社會化、一體化。三是履行工作職責。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履行職責,具體推進企地黨建一體化工作。以街道和社區為主體建立不同層面的聯合型黨組織,由轄區林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兼任委員,負責統籌協調區域內的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事務。四是完善工作機制。通過不斷形成和完善共建項目管理、監督、考核、交叉任職、經費保障等相關制度,形成規范運行機制,保證組織架構發揮作用。
(三)嚴格黨員屬地管理。目前,加強黨員管理,增強黨員的理想信念和黨性認識,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力,是黨組織重點工作之一,但在具體工作開展中還存在瓶頸的地方。一是企業退休黨員黨費繳納不及時。由于部分黨員退休后離開了原工作單位,因此不能按時繳納黨費或不愿繳納黨費,長期下去導致他們對繳納黨費意識淡薄;二是正常組織生活難以維繼。黨員退休后逐漸由參加原單位的組織生活改為參加社會活動和社區活動,特別是能主動參加社區組織的老年人活動,導致不愿正常參加組織生活,長期下去黨員的信念就會動搖。解決以上問題,就要按照黨章的規定,創新載體,完善退休黨員屬地管理,讓他們在參加社會活動和社區活動的同時,積極主動的參加屬地的組織生活。
(四)以活動為載體推進林地黨建一體化。一是創新制度建設。可推行林地聯席協調會議制度和雙向溝通機制,定期共商林地共建事務,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在黨建共建的基礎上,拓展共建內涵,真正做到共駐共建。二是創新交流平臺。開展“比黨建管理”、“比黨建亮點”、“比為民辦實事成果”。林地兩家結對共建將各自黨建工作中的突出做法、先進經驗、為民辦實事成果進行歸納總結,相互借鑒學習。并通過對比學習,及時找到自身存在差距及不足,定期完善整改。三是創新活動載體。比如基層黨組織與下轄村、社區、單位黨支部首批結對共建,以“共強一個基礎,共育一支隊伍,共創一項活動,共解一個難題,共幫一名群眾”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為共建任務,促進地企雙方黨組織之間的良性溝通,達到了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結對共建目標。四是以平安建設為切入點。建立了“聯防、聯治、聯調、聯控”機制,充分發揮企業退休老黨員、老干部的優勢,發揮老同志的參政議政積極性,讓他們成為社區志愿者的主干力量,同抓共管社區治安,對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信訪問題,地企之間動員各方面力量,全方位、多層面開展好排查,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林地雙方將進一步探索“形成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體系”新途徑,推進黨的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造林地黨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