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楊睿
摘要: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產業迅速發展,出現了眾多信貸消費平臺。“花唄”全稱“螞蟻花唄”,是螞蟻金服于2014年上線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用戶申請開通后,將獲得500至50000元不等的消費額度,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對基于“花唄”的信用評價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花唄;在校學生;消費觀
一、前言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分期購物平臺的普及,和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改變。產生了中國有史以來首個個人信用評分---“芝麻信用分”,分值在350-950之間,根據用戶間不同的芝麻信用分,可以獲得相應的消費額度。還可進行分期付款消費等。這給了支付寶主要用戶群體之一 ----大學生一個易得的消費信貸額度。作為大學生,在擁有了“花唄”額度后在網絡消費中能夠使用支付寶“花唄”進行超前消費,而基于“花唄”的信用評價---芝麻信用分則是對用戶群體的一個信用評價值,它決定了用戶的“花唄”額度。面對“花唄”這一消費信貸額度,作為大學生的用戶,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愿意使用;對它的看法又是什么。本文將結合大學生基于“花唄”的網絡消費影響因素及學者們的研究報告的基礎上,使用數理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模型分析。研究大學生網絡消費的影響因素,通過調查“花唄”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的影響。
二、大學生消費現狀
(一)消費結構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以往大學生文體消費是消費結構占比最大的一- 部分,然后是服裝消費。然而目前這種消費結構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已經產生變化,消費結構越來越多元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大學生人情消費的比例開始大幅度上升,此外,互聯網信息消費,各種娛樂消費,旅游消費也水漲船高。
(二)消費的差異性增大
消費差異性存在性別差異、地區差異、個體差異等等。不同性別消費的結構差異較大。目存在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大學生盲目消費現象比較突出,在消費結構中會產生很多沒有必要的消費。而且這些消費的結構與學生實際承受能力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對稱現象。調查報告顯示,由于我國地區貧富不均,大學生消費水平也具有一定差異性。一般來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會導致家庭經濟收入不同,家庭經濟收入基本決定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會導致不同地區大學生消費水平產生較大的差異。
(三)盲目心理和攀比心理越來越明顯
大學生消費中的盲目心理日益突,尤其是對著近年來電子商務的日趨成熟, .購物網站的宣傳和誘導導致大學生經常盲目消費。當代大學生較易出現攀比和從眾,普遍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另外,大學生消費者容易出現攀比心理。大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們容易受到社會風氣或學校環境的影響:愛慕虛榮。享受主義、炫富、虛榮心等不良消費心理。
(四)從眾心理
當前大學生消費中的一-種 重要負面心理影響因素就是從眾心理。大學生群體在消費上經常盲目從眾,很容易就會受到周邊同學的影響。近年來的“雙11 購物狂歡節”就是商家利用廣大消費者的從眾心理打造的一個成功的營銷活動。而我們發現在“雙11”中大學生群體開始成為消費大軍的先鋒部隊。這表明大學生群體的自我認識不夠,經常在消費中會隨波逐流進行不必要的消費。
三、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
(一)個人內在因素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出現不正確的消費觀一方面源于自身心理不夠成熟。大學生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當我們在學習、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中受到一些不良消費觀的影響時,會對原來正確的消費觀念產生動搖,以至于會出現一些隨大流、 攀比、無節制的高消費行為。
(二)社會大環境的負面思潮的影響
當今社會是大眾傳媒,是借助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向人們傳遞信息的,具有時效性、公開性和覆蓋面廣等特征;大眾傳媒的誘導性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論述:第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眾傳媒加速了信息的流通,提供信息的渠道日漸多維化,給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第二,大眾傳媒有時禁不起社會利益的誘感,對一些社會上不良風氣大肆報道,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形成產生很大的障礙。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生,資本主義國家所奉行的消費至上、個人主義及享樂主義的不良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容易讓高校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傾向于自我滿足,喜愛物質消費,這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四、對大學生使用信貸產品進行消費的建議
(一)注意自己的日常消費行為偏好
現在出現了很多針對無收入來源的大學生群體的網絡信貸消費平臺,這對無收入的大學生群體而言一方面滿足了他們先買后付的超前消費體驗,另一方面容易導致大學生群體身背一系列小額借貸債務。所以通過本次研究建議大學生使用網絡消費信貸要量力而行,不能無度使用,要了解自己的消費能力和經濟實力。理性消費,養成科學的、理性的消費觀。
(二) 保持良好的人脈關系
大學生群體是一群特殊的群體,都未進入社會,還未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和值線觀。在對待網絡信貸消費時,應該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從自己的個人狀況出發,不能隨波逐流,別人經常使用網絡信貸消費不代表自己也適合使用,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在進行消費時要理性合理,做出適合自己的消費判斷。
五、結束語
綜上,通過對花唄對我國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分析,大學生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代表著最先進的流行文化。在使用網絡信貸消費同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自己權衡利與弊,要養成認識、重視自己的個人信用的習慣。濫用網絡信貸消費未及時還款等會令我們的信用受損,這代價將是巨大的。合理使用網絡消費信貸,不能成為為網絡信貸平臺賺錢的奴隸。
參考文獻:
[1]程誠.大學生消費的同群效應[J].青年研究. 2015(02): 1-9.
[2]鄧金.影響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因素分析[J].吉林農業.2015(29).
[3] 李海峰,衛攀虹.消費主義價值觀影響下大學生消費的特點及原因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5(10): 114-115.
[4]郭琳娜.大學生網絡分期消費產品發展現狀、原因及利弊分析[J].中國市場.2015(16): 32-34.
[5]張琪,張鑫.我國個人征信體系市場化研究---以芝麻信用分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5, 36(16):173-175.
[6]孫倩倩.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調查和分析[J]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3):32-34.
[7]唐郡.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 .浙現代商業.2015(03):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