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言 苗秋實
摘要:當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現實性存世體現在三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錯誤表現、研究創新力不足問題、傳播馬克思主義信仰研究不足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二: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的信仰不堅定;二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增加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基礎上,立足于時代、面向問題,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深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研究困境;馬克思主義方法
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在媒體宣傳、理論研究等領域投入資源最大,涉及面最廣。然而在解決中國現實問題方面的能力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面對現實土壤滋生出的新生思想流派,馬克思主義學界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以提升應對效果。
一、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當下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些成就這來源于對中國實際的正確把握和對馬克思主義著作的正確解讀。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馬克思主義研究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并積極探索解決的方法。
1、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問題表現
馬克思主義研究在今天代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另一方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表現在:
一方面,一些學者不能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間、改革開放前后社會主義之間是繼承和發展關系的問題,理論問題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部分學者還存在不正確的認識,這表現在用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成就否定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不能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屬性,或者認為改革開放之前的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無疑,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另一方面,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把握不準確,存在泛化、空化的現象。馬克思主義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并沒有也不可能取消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的應有地位,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發展也需要從其他學科汲取影響,馬克思主義需要和其他學科一起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泛化問題表現在,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各個領域的具體問題。然而馬克思主義并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2、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創新力不足
有學者指出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困境的表現形式有三:一是脫離現實,在文章中玩弄沒有實際意義的抽象概念;二是單純地頌揚或者指責某一理論;三是跟風研究成為了學術界的一種潮流。多有無法反駁的常識,少有尖銳明了的觀點,或者出現在文章之中多是純粹的思辨與宏大敘事,這些現象都指向了理論研究的創新力不足[1]。馬克思、恩格斯曾經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論述到:“對現實的描繪會使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境,能夠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觀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綜合。”[2]這種思辨的結論一旦離開現實,其自身的價值就完全被抽離掉了。
3、對傳播馬克思主義信仰研究和培育能力不足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理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任,是支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支柱。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們對信仰的需求呈現不斷增強的態勢,而與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相稱的是,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研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普及和傳播,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馬克思主義信仰沒有取得應有的地位和優勢。
二、導致馬克思主義研究困境的原因分析
1、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足、研究不夠
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流派,作為一個理論體系,作為一種政治學說,作為社會科學,是大多數學者的共識。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信仰,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信仰構建和傳播的必要性的學者不多。沒有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維度,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不能達到應有的深度和廣度,就不能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今時代的結合,就不能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信仰轉化為人們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建設和追求實踐。
2、時代變遷和科技進步的加快,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正確性和指導力,推動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相結合、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都與時代特征和科技進步不可分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世界經濟格局中的關鍵性力量,整個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進步都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無疑也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復雜度和難度。如何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特征和最新科技發展成果,是一個需要長期艱苦投入的偉大事業,應該說這一領域,馬克思主義研究還存在大量的空白空間和需要進一步加深研究的地方。
三、對解決馬克思主義研究困境的方法思考
1、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事情;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和樹立,也是一個需要方法不斷創新的事情。這需要廣泛地占有前沿知識。恩格斯曾經指出,“要確立辯證的同時又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需要具備數學和自然科學知識。”[3]恩格斯已經很明確地表達了,如果沒有數學和自然科學對哲學的支撐,是很難建立起完備的世界觀的。相應的,馬克思主義區別于別的什么主義的哲學是在于其實踐的特性。立足于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推動新時代下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的構建。
2、立足時代、面向問題,推動研究的深入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4]為了更好地解釋和改變世界,需要不斷將前沿科學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范疇之內。需要對現實中的問題的批判研究,并促進而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馬克思、恩格斯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5]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黨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國內外形勢,處于改革的深水區,這是則更需要批判作為“摸石頭”的工具,而其理論成果,則要轉變成推動“過河”的根本動力。
在這一過程中,要辯證分析和應對當今時代、當今世界的具體特征和復雜形勢;辯證分析和應對國國情的歷史文化背景;辯證分析滿足當下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情況,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在世界和新時代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險明.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缺失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困境[J].學術界,2019(02):14-21.
[2] 李海青.困境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一種反思性的視角[J].哲學動態,2012(03):26-30.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5.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