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梅
摘要:2018年12月19日,詞語“土味情話”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網絡語言作為語言中最活躍的部分,土味情話具有自身獨特的幽默婉轉的表達方式。本文將介紹土味情話的起源、流行原因、目前的研究范圍、分類及衰敗的原因,使人們對土味情話加深認識。
關鍵詞:土味;幽默婉轉;土味情話
一、土味情話的定義
這幾年,土味情話泛濫于網絡世界,甚至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疑惑自然由衷而生,土味情話是什么?根據百度百科,“土味情話”是指一個網絡用語, 多用來形容那些聞者惡心聽者肉麻, 膩人的, 具有鄉 (想) 土 (吐) 氣息的惡俗情話。其多采用轉折、夸張的表達方式。土味情話來源于土味文化的一個分支。從詞義的角度說;雖說是“土味”,但土味情話也不是真的土味。“土味”原指貶義詞或中性詞,但是隨著網絡文化的積極化,“土味”逐漸用于表示褒義詞或中性詞(劉怡,2018)。也就是說,土味情話中的“土味”與鄉土色彩關系不大, 而是指一種帶有游戲色彩的愛情表白, 其特征是不直接談情說愛, 讓聽者先尷尬,而后讓聽者覺得甜膩甚至肉麻。通過沒有直接道出交際的目的---表達愛意,土味情話是用間接地言語表達喜愛之情。土味情話不直接表達內容, 屬于一種間接言語行為, 通過設“坑”、貶低、嘲笑, 讓人吃驚、生氣、驚訝, 然后夸對方、說想做什么事, 最后讓對方推導出“原來你喜歡/愛我”, 達到“逗樂”“增進情感”的目的(徐素萍,2019)。土味情話也可以理解為富含轉折、出人意料, 讓人有些尷尬卻又有點甜蜜的情話(鮑素娥,2018)。土味情話所帶來的尷尬,不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影響,而是通過“冷幽默”來表達愛意。土味情話是年輕人表達和宣泄情緒的一種新途徑,采用文字游戲的方式將真情實感添上幽默搞笑的外衣(袁昱菡,2018)。根源于中國的“規矩文化”里,直接表達愛意是“不合規矩”的,所以當情話帶上游戲色彩,就婉轉的把愛意表達出來,就算表達愛意失敗之后也不會使得交際雙方感到尷尬,從而避免關系僵化。土味情話是一種語言變體的結果(馮煜,202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土味情話是社會生活中間接,幽默地表達愛意的一種表達方式。
但是,土味情話存在的局限性是表層化、粗糙和強大的復制化,很容易走向低俗。
二、土味情話的發展由來
土味情話來源于土味文化的一個分支,而土味文化根源于鄉土文化,都是指一種比較“接地氣”、“本土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李洋,2018)這種文化屬于一種亞文化,來源于小鎮青年的樂觀態度和積極生存的精神狀態。亞文化最早來自芝加哥學派(1940),是附屬性的文化,通過獨特的風格和另類的符號對主導文化進行挑戰。土味情話是小鎮青年這類的次屬階級對物質財富豐富的上層階級進行抵抗的結果。(郭雨寧,2019)自從2017年,臺灣網紅“波特王”的“干搭訕系列”土味情話在微博上走紅,土味情話就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2018年5月,周杰倫的新歌《不愛我就拉倒》中的歌詞就體現出濃重的“土味”色彩。同月,電影《超時空同居》的主演雷佳音、佟麗婭在宣傳新劇時就采用大量的土味情話,還有2018年末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的選手們把土味情話用來作為才藝比拼的一種方式,2019年《王牌對王牌》的華晨宇、《極限挑戰》的賈乃亮和羅志祥、《中餐廳》的黃曉明和王俊凱等人就用土味情話來大秀綜藝效果。從2017年的產生,2018年的發展,到2019年的盛行,土味情話這個附屬文化的發展是一個由下層小鎮青年創造而逐漸影響到網絡層面,再由明星、偶像在網絡廣泛使用所帶來的宣傳產生了影響,即從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的發展歷程。
三、當前的研究
根據中國知網,從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就有14篇文章是關于土味情話的討論。基于土味情話的發展時間還短,目前關于土味情話的研究還不多,只是期刊方面的淺嘗輒止。而且研究的角度各異,主要是從話語分析的詞義、語義角度;語言修辭角度;語用順應論和多模態角度和新聞轉播的亞文化的角度分析土味情話的形成機制和流行成因。關于土味情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異形同音字、同形多音字的關聯、拆詞重組、違反常規預期和通俗比喻(袁昱菡,2018)(楊明毅,2019)。土味情話的表達方式采用引注(姜露露&沈基松,2019)。而對于土味情話的流行成因,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即語言外部和語言內部(李洋,2018)。在語言內部方面,土味情話是網絡語言使用者選擇語碼的結果,是網絡語言順應了網絡語言“求新求異”的變化規律。(徐素萍,2019)而在語言外部方面,土味情話的流行成因則是小鎮青年自身的情感表達和積極生存的需要,還有媒介環境的自由寬松的改變(鮑素娥,2018)。此外,土味情話的盛行還符合大眾獵奇和狂歡性調節情緒的心理等,這些都是造成土味情話盛行的成因。
四、土味情話的分類
土味情話的分類可以從“音”、“形”、“修辭語法”和“常理”角度。“音”又可分為同音和諧音。同音有同音同形和同音異形。(如:木馬=mua)諧音的使用是出乎預期料想,達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如:你知道用英文怎么說墻、眼睛、膝蓋嗎?-wall、eye、knee=我愛你)。“形”是把詞的形狀拆分或者重組。(如:您是指把你放在心上、買一塊地-你的死心塌地)。“修辭語法”是采用設問、比喻、排比、重復、雙關等手段。(如:聽聞先生治家有方,小女愿聞其詳。)“常理”是說話人通過違反聽話人的常規反應,達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感。(如:別讓我看見你-不然看見一次就喜歡一次)土味情話最大的特點就是違反聽話者的預期答案,違反“質”、“量”和“方式”,給你始料不及的意外效果,從而給你帶來愉悅感。
五、土味情話過時原因
首先,作為活躍的網絡語言,土味情話具有一個生命周期,即產生、成長、頂峰到衰退。其次,通過青年和新傳媒的推崇、傳播,土味情話在社會成員間廣泛被使用。再次,新穎的形式和內容被頻繁使用就失去了原來的新鮮感,而土味情話又是一層不變的語言觀,使用者對此失去了熱情,態度從喜愛到無感,再到厭惡,直到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六、總結
土味情話雖“土”,卻有很大的包容性,是不同社會階級思想融匯的體現。 它的發展流行是大眾社交語言選擇的結果,它的消退也是自身局限性造成的。它的出現是當時的人們樂觀積極的心態表現,是社會繁榮的間接證明。我們對任何一種文化都應該是包容的,這樣才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建人類共同的文明。
參考文獻
[1]喬穎.論土味情話及其幽默機制[J].學語文,2020(01):83-87.
[2]馮煜.社會語言學視角下“土味”情話中的修辭世界[J].漢字文化,2020(01):88-89+96.
[3]黃曉云,劉偉.英漢“土味情話”構造機制對比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9,27(04):42-45+55.
[4]侯旭京.多模態隱喻淺析土味情話——基于綜藝節目《非常完美》男女嘉賓對話[J].海外英語,2019(22):80-81.
[5]潘翌旦.土味文化研究——以土味表情包和土味情話為例[J].戲劇之家,2019(35):223-224.
[6]姜露露,沈基松.從引注角度看“土味情話”的表達特點[J].漢字文化,2019(21):127-130.
[7]袁園,張巨文.“土味情話”的模因傳播機制及情感建構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9,36(03):100-105.
[8]徐素萍.網絡土味情話流行成因的語用學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9,5(06):1-4.
[9]郭雨寧.從亞文化角度看“土味情話”的產生與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9(09):14-16.
[10]啊如那.淺談“土味情話”[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3):241-242.
[11]楊明毅.淺析“土味情話”的形成機制[J].傳播力研究,2019,3(07):213.
[12]袁昱菡.“土味情話”的話語分析[J].語文建設,2018(32):74-75.
[13]鮑素娥.土味情話:小鎮青年的積極生存與自我表達[J].視聽,2018(11):144-145.
[14]羅志野.談語言力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