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云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普及,微課的興起對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也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當教學實際中需要制作微課時,許多教師依然感到為難。那么,如何才能設計一節(jié)好的微課,制作微課的步驟是怎樣的,微課在日常教學中怎樣運用呢?下面一起來進行探討吧!
一、明確定義,讓教師心中有準繩
我們一般將微課定義為:針對學科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和開發(fā)的一節(jié)情景性、趣味性強的可視化微型課。多個具有適當、連貫戰(zhàn)略的微課,連綴在一起,則形成具有同一定義目標的微課程。微課程通過多個微課的教學,實現(xiàn)預先定義的教學目標。
那么。一節(jié)好的微課有什么標準呢?只有對好的微課有了清楚的定義,教師開發(fā)微課便有了常識性的準則,從而能夠根據(jù)教學需要更好地設計微課。
1.教學知識點小而明確。微課在時長上短于常規(guī)課程,因此微課的知識點更能體現(xiàn)微課的“微”,即解決某一個有價值的知識點即可。例如:科學課“空氣的熱脹冷縮”,教師把癟的乒乓球通過熱水的浸泡恢復球形,這個實驗將學生引入情境。進而向?qū)W生解釋空氣能夠熱脹冷縮的知識點。整個教學過程知識點明確,即解決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問題,教師對該知識點的講述應做到清晰準確。
2.學情把握、受眾定位精準。在教學實際中,微課的授課對象沒有年齡限制,因此應用廣泛。那么,對不同年段的學生,反復訓練同樣的內(nèi)容,其教學目標也不同。例如:統(tǒng)編教材語文習作的觀察序列,三年級致力于細致觀察、觀察變化,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四年級則是調(diào)動多種感官觀察變化,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寫清楚。年段不同,微課的教學目標也不相同。
3.講解語言生動、聲畫一致。微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所以語言生動、幽默、通俗易懂對學生更有吸引力。教師在講解時應避免照本宣科,要運用學生喜歡的語言來講解課堂知識點。同時,要注意微課視頻中的聲音與畫質(zhì)配合一致。不能出現(xiàn)提前或延后。
4.視頻畫質(zhì)清晰美觀。微課是靠視頻向?qū)W生傳授知識點,良好的畫面感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接受。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追求畫面的美感,最好風格統(tǒng)一,并注意切換的細節(jié)。視頻錄制的畫質(zhì)要清晰,不要出現(xiàn)晃動或者花屏的情況。這樣良好的版式設計與高清的像素,是微課成功的關鍵。
二、巧于設計,讓微課視頻短小精悍
1.根據(jù)要求選擇知識點。微課視頻既可以運用于課前預習,也可以放在課堂上作為教學的支架,更可以放在課后對知識進行鞏固。教師根據(jù)實際需求選擇知識點,但值得強調(diào)的是:要注重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不能零散地開發(fā)微課,要注重微課之間知識點的聯(lián)系。
2.圍繞知識點設計微課。一節(jié)完整的微課包含了課前學習任務單、微課視頻、課后進階練習。在設計學習任務單時,明確本節(jié)微課的教學目標、運用的教學方法、教學的基本流程以及希望學生學習后達到的要求。在設計微課時,知識點切勿多,一節(jié)微課就解決一個教學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簡短可感的現(xiàn)象切入知識點,通過課前實物演示、知識講解、Flash動畫等教學手段進行講解,并且可設計小練習進行鞏固。以及通過微課拓展課外、線上的學習資源。進階練習則是學習完微課的小練習。題目不多,大多數(shù)都在五個以內(nèi)。學生能夠完成與內(nèi)容相關的練習則可進入下個階段的微課學習。
3.運用工具錄制微課。不同學科的微課運用不同的手段進行講解,因此,畫面錄制的設備也不相同。目前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錄屏類,教師準備好PPT、講稿以及熟悉的錄屏軟件即可操作。這是最常見的錄制方式。二是攝像類,教師準備好攝像機或者像素高的手機、演示的實物,邊講解、邊演示、邊錄制。這在美術(shù)、科學等學科的微課中經(jīng)常用到。三是專用工具類,這類微課的錄制對信息技術(shù)要求較高,教師需準備好圖像切換工具、Flash動畫等工具,在微課講解的過程中,可模擬還原講述的場景,這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
三、靈活運用。讓微課的傳播與使用廣泛而有效
1.融入日常教學。微課要融入教師的日常教學,可運用于課前預習、知識重難點突破、課后鞏固。微課必須能在教學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才是鮮活的、有教學意義的。在教學中運用微課,由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的傳統(tǒng)學習模式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自主學習的模式,在教師的引領下。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在線課程”化。微課本身是一種視頻教學資源。授課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如果通過一個團隊將微課程的開發(fā)系列化,其教學影響將更加廣泛,更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均衡化,有利于教育資源薄弱地區(qū)的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學生獲取學習的資源更多,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更強,在這種情況下,必然需要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流程來與之相適應。微課因此應運而生,并推動了教育資源均衡化的發(fā)展。同時,教師教學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也推動了教育質(zhì)量提升和教育方式變革。讓我們一同努力,與時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