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嫻琳,陸祖娥,許雁宇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尖銳濕疣是臨床上常見的性傳播疾病,常發生在生殖器、肛周,近年發病率明顯上升。因該病有潛伏期、傳染性強、治療時間長、容易復發、感染途徑和部位特殊的特點及患者依從性差,導致治療效果不佳。門診全程規范化護理是通過成立規范化護理小組,對患者在門診治療過程及回歸家庭實施的護理措施,在醫護、家庭的聯合護理干預下增強患者的防治意識,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我院皮膚性病科門診實施全程規范化護理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皮膚性病科門診治療的84例尖銳濕疣患者,均符合《皮膚性病學》中的診斷標準,有臨床冷凍治療的適應證,排除其他系統疾病,均為首次治療。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 42 例,對照組42例,其中男51 例,女33 例;年齡18~69歲,平均(40.75±1.12)歲;病程0.7~3.5年,平均(2.15±0.61)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病變分布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采用液氮冷凍聯合潔悠神抗菌材料治療,定期復診。對照組實施門診常規護理措施:常規宣教疾病知識、治療方法,創面及飲食護理并交代復診時間。實驗組實施全程規范化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2.1 成立護理小組 護理組由4名護士和1名高年資的醫生組成,討論制定護理內容、實施方法、評價標準,由組長負責安排協調工作,既分工又合作,建立微信平臺,即建立個體微信和群微信,邀請患者及家屬一起加入。
1.2.2 建立電子病歷 采用護理組設計的電子病歷,全面評估并詳細記錄患者基本資料、家庭情況及患者對疾病知識認知程度、心理狀況、病情及治療過程。
1.2.3 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認知程度,采用一對一的口頭教育、小型講座、模型演示、隨手小冊子等多渠道教育,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尖銳濕疣的原因、感染途徑、對身體的影響及防護、治療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采用護理組自制評分表評價教育效果,如不達標,再進一步開展教育。
1.2.4 心理護理 尖銳濕疣有感染途徑特殊、容易復發、反復治療、經濟負擔重的特點,患者常出現煩躁、焦慮、絕望等心理問題,我們實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以溫和、親切的語氣及同情心與患者交流并指導患者采用心理調節的方法。采用訪談及自制的護理調查評分表評估干預效果,如效果不達標,需反復干預。
1.2.5 治療護理 做好治療前的準備工作,治療動作輕、穩、準,注意觀察患者情況,傾聽患者訴說與交流 ,分散注意減輕不適。指導患者創面的觀察與護理,治療后一般出現局部疼痛,輕度紅腫,遵醫囑每天噴潔悠神抗菌材料3次;保持創面干爽減少刺激,穿寬松純棉柔軟褲子,不觸壓、撕扯痂皮,讓其自行脫離[1]。如有情況隨時微信咨詢或就診。注意勞逸結合,放松身心,進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飲食,忌煙酒酸辣食物,適當鍛煉增強體質。貼身物品單獨使用,做好高溫處理,治療期間禁行性生活,性同伴需同時檢查治療,交代復診時間并作好電子病歷記錄。
1.2.6 延伸護理 治療后第1天和第3天進行微信隨訪,掌握創面、用藥、護理情況、心理狀態及家庭支持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干預。關注微信信息,及時回復解答、指導。復診前1 d微信溫馨提醒,強調復診的重要,并注意患者的回復情況。不定時地向微信群發送疾病、治療、護理、飲食、防護知識短片及一些健康娛樂短片,調節患者的緊張情緒。
1.3.1 治療效果評判 評判治療效果為最后1次治療后的6個月進行評估,痊愈:疣體完全消退,局部恢復正常,原病變處及鄰近2.0 cm范圍內無新發疣體;顯效:皮損癥狀明顯消退,皮損直徑較前縮小≥60%;好轉:皮損癥狀改善,直徑較前縮小20%~60%;無效:皮損癥狀無明顯改變,直徑較前縮小<20%[2-4]。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3.2 護理滿意度評判 采用自制的滿意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內容有服務態度、內容、方法、水平、及時、效果。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85分 ,滿意為60~84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率 =(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依從性、治療效果實驗組較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依從性、治療效果比較(n,%)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較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尖銳濕疣容易復發的原因是鄰近組織存在亞臨床和潛伏病灶及患者的依從性差。給予規范治療,患者遵醫復診治療才能清除疣體及鄰近組織亞臨床和潛伏病灶,提高治愈率,減少復發。全程規范化是一種基于常規護理的優化護理模式,與常規護理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患者得到人性化、個性化、規范化的護理。在門診治療的患者通常采用常規護理,即患者治療過程護士按部就班實施護理措施,治療完成后患者離院。回家后創面、飲食護理及心理調適全靠患者的主觀意愿完成;全程規范化護理是通過評估、計劃、實施、協調、監督、評價、反饋護理鏈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5],患者回家后仍得到護理人員全方位的服務及專業化指導,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彰顯了人性化、個性化、規范化的服務內涵。②具有時代性、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回家后創面出現變化或有疑問無法解決時,只能到醫院,費時費力;全程規范化護理利用時代網絡彌補了常規護理中的不足,患者可以把創面相片或視頻、問題上傳微信,醫護人員通過遠程有針對性、預見性地給予解決,同時可以隨時隨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實施護理干預。為醫護、患者、家屬提供溝通交流平臺,患者借助平臺可分享護理經驗,同時也節省了時間和減少了經濟負擔。③給予門診患者無縫隙、連續性的護理。常規護理模式門診患者治療完成后,護理服務隨即中斷,護患再無關聯,復診才會產生新一輪的護患關系;全程規范化護理突破了常規的護理理念,把護理延伸家庭,形成護、患、家屬三位一體的護理鏈,共同監督、督促、參與患者的家庭護理,患者在規范化的護理中治療康復。同時可以了解患者家庭支持情況,幫助協調家庭關系,患者處于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④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臨床效果。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復診治療全靠自己及家人的主觀意愿,由于對病情了解不夠,重視不夠及心理、經濟壓力原因導致不按時復診治療,以致病情反復,療效不佳,喪失治療信心;全程規范化護理通過微信延續、不間斷的健康教育,患者和家人的參與,更加深刻了解疾病知識,增強防治意識,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同時復診前溫馨提醒,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臨床療效。⑤提高護理滿意度。常規護理模式醫護和患者的交流僅在治療過程中,溝通交流有限,無法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全程規范化護理醫護與患者、家屬通過交流,及時解決患者的疑難問題,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中實驗組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較好,護理滿意度較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顯示全程規范化護理在門診尖銳濕疣患者的治療中效果較好,可以在臨床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