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偉燕
(寧波市寶韻音樂幼兒園,浙江寧波,315600)
本次活動以談話—欣賞理解歌曲—在游戲中學唱歌曲—加入最強大腦的游戲和排圖游戲為內容,既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又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挑戰欲,讓幼兒愿意唱、喜歡唱。語言活動和音樂活動互相滲透,用多種形式演唱等支持性策略,較好地解決活動中的難點。
1.初步學唱歌曲《顏色》,通過擺放圖卡記憶歌詞,嘗試說英語單詞red、blue和green。
2.通過“最強大腦”游戲,進一步學唱歌曲,體驗游戲挑戰的樂趣。
3. 在“益智玩圖”游戲中,體驗創編歌詞的快樂。
1. 磁帶《彩色世界真奇妙》,錄音機。
2. 樂句形象卡片:藍天、綠草、紅花、彩虹等。
3. 彩色絲帶。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個彩色的奇妙世界,身邊的事物有各種顏色,五彩繽紛,非常美麗。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顏色》,請你們認真聽,在歌曲里,你聽到了哪些顏色?每種顏色里提到了哪些不同的景物?(范唱第一遍)
1.教師范唱第一遍,提問:“好聽嗎?“你聽到歌里有什么顏色呀?”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顏色標記(紅、藍、綠)。
2.歌曲里提到紅色的水果(蘋果、石榴、櫻桃和草莓),藍色的景和物(天空、海洋、海豚和鯨),綠色的景和物(草地、樹林、青蛙和螞蚱)。教師再次范唱兩遍,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并隨意擺放相關的景物圖卡。
3.除了顏色、各種相關的景物,你還聽到了什么?這些英語單詞是怎么讀的?(范唱第四遍英語單詞red—紅,blue—藍,green—綠)。幼兒聽歌發現排序不對,上臺調整圖卡順序。
4.教師范唱第五遍,驗證歌詞順序。
5.幼兒嘗試跟音樂看圖卡學唱一遍,通過練唱解決、突破重難點旋律和歌詞。(哪里不太會唱,覺得有難度)
1.介紹游戲規則,明晰任務意識。將幼兒分成黃、綠兩隊,每組選出一位小朋友,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來唱一唱,比一比哪一隊唱得好。歌曲結束時,能準確找出歌曲中的景物的小朋友就是勝利者,可以得到一顆五角星。(少一句,再來一次)
2.提升游戲難度,挑戰尋找少兩句。(哪一隊的代表先唱出來,哪一隊就贏了)
3.少了好多句,太難了怎么辦,可以借助團隊幫忙。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斷累加難度,增強游戲趣味性與挑戰性。(挑戰成功,真棒)

圖1 挑戰歌唱
1.猜出正確的動物,替換歌詞,進行挑戰歌唱。你們優美的歌聲和好玩激烈的游戲把小動物們引來了,今天它們也想跟我們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出示PPT1,展示圖片動物,它們是誰?逐一說一下。
2.展示PPT2,請你們認真觀看屏幕上的小動物,紅色的小動物有哪些,藍色、綠色的動物有哪些?
3.現在,我要變魔術了,蓋上一塊綠布,什么動物不見了?(河馬)用河馬圖卡去更替歌詞中的圖卡,進行演唱。
4.蓋上一塊藍布,什么動物不見了?(狗熊、小兔、小豬、大象) 更替歌詞中的圖卡,進行演唱。
5.蓋上一塊紅布,什么動物不見了?(長頸鹿、犀牛、貓頭鷹)

圖2 動物圖卡
本次活動具有層次性,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斷推進游戲的難度,從挑戰1到挑戰5層層推進,有效地調動了幼兒的音樂感受,增強了幼兒對顏色的認知。

表1 活動層級
歌唱活動是幼兒園里最常見,也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教學活動。幼兒通過歌唱活動可以得到很多方面的發展,如節奏感、表現力、理解能力以及表演時的自信心等。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有的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持久性不長,有的幼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幼兒表現出一種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學習的方法比較單一(反復唱),學習情緒不夠積極和愉悅。
也許是因為傳統的歌唱活動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流程比較簡單,教學方法一成不變,所以幼兒學習歌曲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的過程缺乏趣味性和游戲性。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可以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什么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效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樣的游戲形式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以至于幼兒愿意唱、喜歡唱?這些問題需要教師思考。
本次活動打破了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嘗試用新的教學模式,即“談話引出—欣賞理解歌曲—在游戲中學唱歌曲—加入最強大腦的游戲和排圖游戲”,既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又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挑戰欲,讓幼兒愿意唱,喜歡唱。
首先,傾聽以欣賞、感受:五遍(第一遍找顏色,第二、三遍找相應顏色的景物,第四遍找英語、學念英語,最后一遍調整排序后的圖片以對應歌詞)。
其次,師幼聽音樂旋律并一起歌唱,尋找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中英文多形式合作進行演唱。這個環節將幼兒園語言領域與音樂藝術領域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分角色演唱突破重難點(旋律和歌詞)。教師主唱中文,幼兒伴唱英語,也可以采用男女生互動等多種形式。
再其次,在幼兒基本會唱的基礎上,以游戲方式挑戰唱歌五到六遍(一遍少一幅景色圖+兩遍少兩幅景色圖+一遍少三幅景色圖,挑戰難度逐步提高,去掉的圖片數量逐漸遞增)。這個環節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挑戰是幼兒喜歡的學習方式。
最后,借助益智玩圖、戴有色眼鏡、變魔術等方式再次激發幼兒的興致,游戲更具激情。變魔術所產生的小動物數量和字數逐漸遞增,替換歌詞難度更具挑戰性,幼兒的積極性更高,將活動順利推向高潮,進一步提升、優化歌唱活動。在歌唱活動中,幼兒習得創編歌詞的新經驗,為自身可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次活動的價值聚焦點是使語言活動和音樂活動較好地互相滲透,一年級歌唱活動會滲入英語教學,但大班幼兒的英語能力弱,活動中教師通過多種形式演唱等支持性策略,較好地解決了英語的問題。本次音樂活動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結合語言中的數詞量詞的認知,運用游戲挑戰(遵循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挑戰的音樂游戲)和多媒體圖示法,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歌曲,進行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活躍活動氣氛。
音樂來源于生活,表現生活,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遵循“貼近生活,融于生活”的原則,把生活經驗音樂化、音樂教學生活化。在活動中,如果遇到困難,教師要鼓勵幼兒同伴互助或求助教師,引導幼兒愿意并樂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