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濟銘 孫秋鵬

摘? 要:板式網球(Padel)是2016年引入我國的一項集趣味性、時尚性及簡單易學等優點的新興體育項目,并且該項目發展也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以及中國網球協會等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鑒于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對現階段我國板式網球的發展現狀予以梳理,在此基礎上,運用PEST模型對我國板式網球的發展前景進行剖析,并為其發展推廣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以期為我國未來推廣與發展板式網球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板式網球? PEST模型? 推廣策略
中圖分類號:G84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c)-0048-02
Abstract: Padel is a new sports project that introduced China in 2016 with fun, fashion, and easy-to-learn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ject has also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and the Chinese Tennis Association .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o sort 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lab tennis. Based on this, the PES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na's slab tennis. Targeted strategies to provide referenc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addle tennis in China.
Key Words: Padel; PEST model; Promotion strategy
板式網球作為一項集網球、乒乓球、壁球、羽毛球特點于一身的新興項目,其場地要求不大,一塊場地可同時容納多人進行運動,十分有利于學校面積有限的中小學開展網球運動[1]。鑒于此,本文通過PEST模型對我國板式網球的發展前景進行剖析,為我國板式網球推廣提出有針對性策略,為我國板式網球的普及與發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徑,為政府職能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 我國板式網球發展現狀
通過訪談與實地考察發現,板式網球的運動特征高度適合我國國情。首先,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體育產業不斷發展,板式網球受到一大批企業的關注。自2016年引入我國以來,受到了中國網球協會、中國大學生協會網球分會等高度重視,并在北京網球運動管理中心院內修建了我國第一塊板式網球場。經過3年的發展,該運動已在廣州、長沙等9個省市開展。另外,板式網球也在高校開枝散葉,其中,2018年華南理大學就率先在高校開設了板式網球公共體育課,已有800余名學生通過公共體育課學習了板式網球。另外,板式網球場地四周由玻璃墻圍起,球場的地面也采用了更易于打理和維護的人造草地,有效節約了成本。從表1可知,板式網球場地的整體面積還不到標準網球場的1/3,占地面積小,更加匹配我國學校、社區、城市土地資源緊缺的現狀[2]。
雖然板式網球具有許多的優勢,利于在我國普及與開展,但由于此項運動在我國剛剛落地,因此存在著諸如參與人數不多、學校和社會板式網球場地數量少等問題依然存在。
2? 基于PEST模型的板式網球發展分析
2.1 政策環境
隨著《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全民健身計劃》及《健康中國“2030”》等政策戰略相繼落地,有效地激活了我國體育參與的文化氛圍。此外,教育部辦公廳和中國網球協會還頒布了《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試點工作的通知》和《關于請支持推廣板式網球運動函》,一系列的政策紅利有效地推動了板式網球運動的開展。
2.2 經濟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穩步提升,人民群眾對于體育、健康需求也在隨之提高。并且,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已成為新時代社會的主流需求,對于體育產業發展而言是十分大好。但對于處在發展初期的板式網球而言,則是任重道遠,尤其是場地設施建設資金的來源單一問題,就是阻礙其發展的最大困難。
2.3 社會環境
雖然,我國具有人口優勢,但板式網球運動剛剛引入國內,獨立的組織機構尚未成立,導致整個板式網球運動無法有效開展。組織機構的缺失、項目資金的不足,導致無法與亞洲、國際性板式網球機構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開展外聯工作。此外,尚未完善的專業人員培養機制,導致了板式網球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等專業人才的匱乏。
2.4 技術環境
目前,世界板式網球已擁有規范、成熟的場地建造標準。此外,在“互聯網+”的熱潮下,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為板式網球的發展提供更廣泛、更便捷的宣傳渠道,并在大數據的應用下,也為項目擴大受眾人群,以及幫助企業、協會為發展目標和策略調整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3? 我國板式網球推廣策略
基于PEST模型分析后可知,我國板式網球發展的環境土壤有優有劣。因此,如何立足外部環境優勢,完善不足,成為了現階段我國板式網球推廣策略的根本。
3.1 加快構建組織機構與人才培養體系
新興運動的推廣離不開相應協會的支持,然而當前板式網球還未有屬于自己的協會,僅依附于網球協會當中。因此,需加快構建相應的組織機構,并順應中國體育社會組織變革的大方向和大趨勢,切實完成“實體化建制”,成為納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獨立社會團體。
另外,運動的推廣還離不開教練員、運動員及裁判員的培養。我國在人才培養體系上可參考中國網球協會(CTA)和歐洲板式網球的培訓體制,成立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的管理機構,完成板式網球教練員和裁判員培養體系的構建,并以校園網球為切入點,為板式網球的發展與推廣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
3.2 健全各級競賽體系與運動員等級評定體系
體育賽事作為特殊事件,能夠對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健全板式網球各級競賽體系,能有效提高舉辦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并形成板式網球項目的體育文化,對社會體育產生促進作用。
另外,伴隨各級競賽體系的完善,專業運動員等級評定標準也應隨之配套。因此,板式網球應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對運動員等級制度的規定,構建屬于自己的等級評定標準,并將該項目引入到體育高水平、體育單招等政策之中,以此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該項目中。
3.3 拓寬融資渠道與加強媒體宣傳
當前,我國板式網球的發展過程中,興建場地難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則來自于資金的籌措過于單一。因此,需要拓寬場地建設的融資渠道,將政府補貼與社會購買服務相結合,發揮協會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優勢,在體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基礎上,建立社會資本投入機制,吸納社會資本,緩解政府財政壓力,避免龐大的基礎建設量與財政支付能力不匹配的問題,提升投資效率。
新媒體的應用優勢已不言而喻。故而,板式網球的宣傳與營銷需與新媒體相結合,通過新媒體平臺實現相關信息的交互及賽事的轉播,為球拍、服裝、場地、賽事等板式網球衍生產品提高宣傳效果、拓寬銷售渠道,推動板式網球運動的普及。
4? 結語
板式網球作為風靡全球的新興運動,已在中國大地生根發芽?;赑EST模型分析可知,雖然現階段我國的板式網球的發展土壤優劣參半,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推廣策略地不斷落實,我國的板式網球運動一定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參考文獻
[1] 周子順.校園網球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2):109,111.
[2] 周琰皓.板式網球特點及在中國推廣概況[J].四川體育科學,2017,36(6):103-105.
[3] 周琰皓.板式網球在成都市推廣的可行性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