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大學生代購 法律風險 防范措施
基金項目:大連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912026128)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陳博,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法學專業學生。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46
國內消費者近年來對于包括基礎生活用品、高端電子產品在內的海外商品需求飛速增長,互聯網的發展也使海外代購呈現一種井噴式的增長趨勢。同時大學生這一群體也加入了代購這個行業中,大學生代購作為新興市場群體,其法律風險也逐步凸顯出來。
《中國留學生白皮書》中顯示,本科和碩士是中國留學生選擇最多的階段。出國留學的同學既克服了語言障礙,又擁有年輕人對潮流的敏銳度。于是這類人群使用自身條件所擁有的地理優勢和在物品上的價格優勢,慢慢構架起了一座橫跨在國內消費者和國外產品的橋梁。現在大學生代購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以及通過淘寶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受眾群體以同齡人為主。
消費過程都開始于消費者對商品產生需求,而這種需求可能是多方面導致的,可能是由于近期對于某種商品的喜愛,或者是由于攀比心理等。當下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國內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同樣商品在不同國家的價格差異等。名牌在國內外存在的巨大差價,是海外代購興盛的根本原因。[1]因此大學生代購的主要經營商品也不僅僅是鞋帽衣物,化妝品等,同時也有手機相機等高端的電子產品。價格差異、款式多樣以及國內巨大的需求市場使得大學生代購的隊伍在近些年逐步壯大。
大學生從事代購,未免會因為年齡、閱歷等原因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貨源的是否保真以及對于代購產品售后是否完整等。大學生從事代購存在的法律風險在當下有很多問題反映了出來。
(一)大學生代購存在自身法律風險性
重慶大學學生小安給網絡代購商做二級代理賺差價,不想因賣出的一款黑色香奈兒名牌包惹上官司。消費者小翟通過小安的網店“小丫頭美國代購”,花2.28萬元買了一款香奈兒的黑色名牌包。小翟說收貨后發現不是正品,與小安溝通未果,起訴其退貨退款并主張小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她賠償三倍貨款,共計近10萬元。
據記者了解,小安是重慶大學在校學生。但是賣家小安辯解,她并非是真正的網絡代購商,她只是代購商下的一個二級代理人。也就是說,她跟消費者談好價格后,消費者打款給她,她扣除中間差價,將貨款直接打給網絡代購商,整個過程中她不接觸貨物,由代購商直接給消費者發貨,她只是提供快遞單號。[2]雙方的爭議焦點為被告小安是否構成詐騙。
在上述案例中,被告小安作為大學生代購,由于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全面,造成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同時對于自己的生活及學業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并可能因此承擔巨額賠償。以小安為例,目前大學生代購由于大學生本身資歷尚淺,對于國家法律了解不夠,損害到消費者對商品如實了解的權利,甚至可能造成欺詐等法律風險。
(二)大學生代購存在盲目性
小徐是某大學藝術與平面設計學院的學生,出身農村的他深知父母培養其讀藝術專業的不易,于是他便決定課余時間做微商賺錢,減輕父母的負擔。剛開始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賣什么,于是便隨著大流,找到了一個賣衣服的上家,并注冊了一個微信號,干起了小買賣。
2017年1月開始,他在百度貼吧發廣告和微信二維碼積累客戶,收獲客戶的信任后,經過轉介紹,朋友圈里的客戶數量便一點點積累起來了。小徐主要銷售萬寶路爆珠、硬殼中華(專供出口系列)等進出口煙,而且是代銷的形式,接到客戶訂單后,聯系上家發貨直接寄到客戶手中,通過微信支付貨款。兩年時間,小徐通過在微信中售賣香煙,一共獲利2-3萬元。[3]筆者后來了解到小徐因非法經營罪被岱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小徐由于在銷售產品上選擇的錯誤,被以非法經營罪起訴。這也折射出大學生代購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大部分大學生從事代購行業的初衷都是希望減輕父母生活壓力。但由于在經營銷售商品上的盲目性,不光會對自己的學業及家庭增加更大的負擔,同時也會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給國家經濟造成損失。
代購行為在我國呈現出發展速度快,代購主體種類復雜的現狀。也正是基于這個現狀,我國在近些年有關代購行為的法律體系也日益完善。不僅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越來越完善,同時對于代購主體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一)我國《電子商務法》相關規定
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不僅僅標志著我國立法體系的愈加完善,也標志著我國對于電商領域的管理體系的完整性更上一層樓。以《電商法》第十七條為例,第十七條要求代購主體要明確商品信息,保證消費者對商品的了解,以此來防止在代購行為中由于代購主體單方面對商品信息的隱瞞,造成消費者由于對商品了解不夠,進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
筆者認為于2013年10月25日通過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亮點是針對代購行為新增的一系列法條,如第二十五條賦予了消費者的七日反悔權,是因為在代購過程中可能由于消費者了解商品信息不夠明確造成“信息偏差”出現,使消費者自身蒙受損失。第二十八條是新增法條,明確了代購主體應該保證消費者對于代購方的信息知情權。這就規范了代購主體要將自己的經營信息等對消費者做到“透明化”。第二十八條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范圍極廣,在當下,代購過程極易出現糾紛情況,這種非現場信息披露制度在代購糾紛出現時可以盡快明確相應的責任方,使代購糾紛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三)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
在電子商務平臺中有許多商家因其證件齊全、服務態度好、商品質量過硬,而深受消費者的信賴,然而這種網店卻容易遭遇其他商家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隨著電商平臺的普遍化,網絡上出現了一種“職業差評師”,即收了錢后給一些信譽較好的網店差評,商家只得通過向其付錢讓他們撤銷差評來減少影響。新修正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第八條就明確禁止經營者通過虛假宣傳等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與本條呼應的第二十四條則明確了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后國家管理部門對這類無良商家的懲罰。
(一)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
大學生作為一類獨特群體,對創新創業活動熱情高漲,國內許多高校也順勢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但大部分創新創業教育都停留在理論方面,講授內容多為行業歷史和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對于當下該行業的法律風險及行業規則教育存在不到位情況。這也導致大學生在創業時往往會出現沒有在工商部門備案,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
筆者認為學校作為大學生群體可以接觸到電子商務及相關法律知識的主要平臺,應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教育教學作用。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時,可將授課的側重點從原來的傳統行業普通介紹轉化為行業相關法律應用,開展與電子商務運營相關的法律知識授課。從而使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的大學生能夠系統的了解《電商法》《經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同時各大高校也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應積極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實踐,代購行為法律風險討論,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大學生了解法律知識,降低觸犯法律的風險,使得大學生代購行為在法律保護下發展。
(二)保證代購產品的質量
現如今大學生代購行業飛速發展,無數代購者和商品紛紛涌入,多樣化的商品為消費者的選擇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也出現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買賣雙方出現信任危機,現如今產品質量問題也成了大學生代購存在的最大問題。大學生并非專業人士,對于一些高仿產品無法分辨真偽;同時社會經驗不足,對海外商品進入國內的流通審驗等各個環節細則不清楚,從而極易被騙,出現手握假貨而不自知的情況。
針對上述現象,大學生代購需要加強產品監督,建立誠信代購。首先政府應充分發揮其監管作用,海關、工商部門、衛生部門多方聯動,建立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規范,設立代購產品質量標準,嚴格把控入關商品質量,減少不合格產品流入國內市場情況的發生。其次,對于從事代購行業的大學生來說,也要不斷提升自己辨別能力,了解相關法律知識,選擇可信賴的采購方保障產品質量。
(三)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一條明確了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與其他線下商品經營者一同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因此大學生從事代購行業,也要做到依法納稅。目前大學生代購大多數都是代理了某個品牌公司的產品,雖然不是由大學生本人發貨,但是由于大學生代購者是在收到了消費者的款項后向公司支付相應的貨款,這時依法需要繳納增值稅與個人所得稅。通過《電商法》的新規定更加明確了大學生代購也需要與普通商家一同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稅目,新條款的規定規范了大學生代購,同時也規范了國家納稅體系,使其更加符合當下現狀。
(四)提高售后服務水平
售后服務作為商品出售后商家與消費者最密切的聯系之一,它代表的不僅僅是商家對消費者提供的服務,更多代表了商家的商業理念與經營模式。正如格力集團“掌門人”董明珠所說的一句話“沒有售后服務就是最好的服務”。而大學生代購者作為電商經營主體當然也需要針對商品進行完整、誠信的售后服務,尤其是在出現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出現對產品的不滿意等想法,大學生代購者要做到售中咨詢,售后保障雙管齊下。而要做到這兩點首先得以消費者為中心,誠心誠意為消費者著想,并且得明白消費者潛在的消費目的,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因此大學生代購者也要順應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的發展規律,對做好對消費者的售后服務,應與消費者簽署售后服務合同,規定雙方權利義務,例如七天無理由退貨、運輸途中損壞賠償、產品質量問題賠償等等,依法依規經營。
綜上所述,大學生代購行為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作為代購主體的大學生需要不斷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也要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做到依法依規誠信經營。
參考文獻:
[1]海外代購禁觸法律紅線[N].國際商報,2013.
[2]光明網,http://www.gmw.cn/2016-03-03.
[3]舟山檢察,http://www.zhoushan.jcy.gov.cn/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