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股東出資 加速到期 執行異議
作者簡介:王瑛,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法院審判員。
中圖分類號:D922.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53
案例:許某水、許某枝訴廈門市合翔果蔬有限公司、第三人廈門珍敏貿易有限公司執行異議之訴案。
(一)基本案情
第三人廈門珍敏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珍敏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9日,注冊資本500萬元。許某水、許某枝為珍敏公司的股東。許某枝認繳出資額為100萬元,實繳出資額為10萬元,許某水認繳出資額為400萬元,實繳出資額為40萬元。2017年7月20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于就廈門市合翔果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翔公司)與珍敏公司、許某水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作出(2016)閩02民終2989號民事判決,判決珍敏公司應向合翔公司支付租金320000元。該判決生效后,珍敏公司未履行判決確定的付款義務,合翔公司向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中,翔安區法院經查詢珍敏公司的船舶、銀行、工商、不動產、證券、車輛等登記信息,實際凍結珍敏公司銀行賬戶金額計10371.44元,未查詢到珍敏公司有無其他財產。珍敏公司的財產不足以清償(2016)閩02民終2989號民事判決確定的債務。翔安區法院于2018年5月22日作出(2018)閩0213執異10號執行裁定,追加許某水、許某枝為本案被執行人;許某水、許某枝應在尚未繳足出資的范圍內,與珍敏公司共同承擔(2016)閩02民終2989號民事判決書所確定的義務。原告許某水、許某枝認為,其作為珍敏公司的股東,注冊公司時,注冊資本有認繳期限,在珍敏公司有可供執行財產的情況下,將公司股東的兩原告追加為被申請執行人明顯不公。翔安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現有證據,合翔公司有權要求許某水、許某枝在尚未繳納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許某水、許某枝訴請判決不予追加許某水、許某枝作為(2016)閩02民終2989號民事判決書的被執行人的訴訟請求缺乏合法依據,判決駁回許某水、許某枝的訴訟請求。
許某水、許某枝不服該判決,向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支持許某水、許某枝的一審訴訟請求。廈門市中級法院審理認為,許某水、許某枝的上訴請求成立,判決撤銷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法院(2018)閩0213民初1976號民事判決;不得追加許某水、許某枝為(2016)閩02民終2989號民事判決的被執行人。
(二)裁判理由概述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原告許某水、許某枝是否應于認繳期限屆滿前在其尚未繳納出資的范圍內對珍敏公司所負債務向合翔公司承擔責任。在民事判決的執行過程中,作為被執行人的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追加其股東為被執行人應當基于法律的明確規定,并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2014年3月1日,我國公司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許某水、許某枝認繳出資的期限目前尚未屆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 規定的未繳納或未足額繳納出資,系指股東在認繳的出資期限屆滿后,未履行或未足額履行出資義務的情形,并不適用于本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 ,合翔公司并未向人民法院提出對珍敏公司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珍敏公司并未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綜合上述分析,許某水、許某枝于2007年1月設立珍敏公司時,并不存在未繳納或未足額繳納出資的情形,合翔公司亦未舉證證明許某水、許某枝存在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情形。
(三)案例引發出的相關法律問題
本案中,二審法院的生效判決表達了對于債權人要求股東出資加速到期的訴求不予支持。雖然該案二審判決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尚未印發,但足可見此類型案件確具有爭議性,處理結果仍值得商榷。股東出資能否加速到期問題引起廣泛爭議。公司資本制度是公司法的基石。2013年修訂的《公司法》將公司資本制度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后,降低了公司準入門檻,強化了股東意思自治,但其弊端也日益顯現,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不利于交易的穩定和安全。因此如何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債權人利益亟待破解。如何平衡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有待在立法與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一)肯定說
該觀點認為,股東出資在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應加速到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以下簡稱《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3條中的“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應包括出資期限未屆期的股東。
(二)否定說
持股東出資義務加速到期否定說的觀點認為,股東不能喪失對出資期限的期待利益,債權人只能請求出資期限已屆至而未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本案中二審的判決體現了肯定說的觀點。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浦東法院聯合發布的自貿區司法保障十大典型案例之黃某訴H投資、Y旅社等合伙協議糾紛案也采納了否定說,該案例明確其典型意義,認為不應輕易剝奪出資人的出資期限利益。